□范留明(洛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大伾山探源
□范留明(洛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大伾山是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禹贡》载:“导河……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说文》对“汭”的解释是:“汭,水相入也。”即多条河汇合的地方,又指河流弯曲之地,一般指河流弯曲之凸岸。洛汭,是古地域名,亦称什谷,位于今河南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一带,因洛河至此流入黄河而取名。也有传说这里是出“洛书”的地方。《尔雅·释山》曰:“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伾。”许慎以为丘一成为伾,即一成高的山丘为伾。也就是说“伾”是指相对独立而又低矮的山丘。因其小而称其大,故曰大伾山。《禹贡》里的大伾,说的就是这样的大伾山。那么这座山到底在那里呢?
《水经注》说:“河水东经成皋大伾山下。”又载大伾山在成皋城北。从地望上看兹大伾山,就在今荥阳市西北20多千米的汜水与黄河的交汇处。这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土山,至今在汜水河口与黄河的交汇处,仍能看到这样的小土山。另据史料记载成皋县始建于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治所就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村西北的土岗上。《水经注》曰成皋县之故城在伾上,萦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崄,崎而不平。这里所说的是战国时期的成皋故城,该城北面和西面临黄河,南面和东面为深涧,故成皋之名是取山岭高矗濒临黄河之义。后来的成皋城虽离开了大伾山(已塌毁),而成皋县治直到1954年才被撤销,并入荥阳县。所以所最早的成皋故县城,是“凭山为基,东阻于河”。也就是说成皋故城就位于当时黄河的东南面,山阻河险,而黄河就是从大伾山脚下折向东北流的。只是这座大伾山是土山包,历经黄河大水的冲刷,早已坍塌殆尽,“成皋故县城”也相继废弃,而今只有成皋古县城遗址尚存,此外这里还有“吕布城”遗址等。成皋城是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座古城,2006年6月8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大伾山被黄河冲刷崩塌的事实也是十分可信的。就在此下游广武山(邙山)上存有楚汉相争时的汉霸二王城遗址,其中位于鸿沟西边的是汉王城堡遗址,也因黄河的长期侵刷,在20多年前崩塌了大部分。此处地质风貌与大伾山完全相同,说大伾山被黄河冲刷崩塌是完全可能的。
今鹤壁市浚县县城内也有一座大伾山,但此山名要晚很多。浚县大伾山原名黎山,又名青坛山、东山,系太行余脉,东西宽0.95 km,南北长1.75 km,面积约1.66 km2,海拔高度135 m,平地高起70 m。它并非土山,而是平原突起的石体孤峰。相传,东汉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经过此地时,曾在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并谥此山为青坛山。此山也是很有名气的,上面存有南北朝之后的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其中有东晋后赵(公元319-352年)主石勒依印度僧人浮图澄之言,为了以镇黄河,依山凿就了大石佛,高22.70 m,是中国北方第一大佛,又称“八丈佛爷七丈楼”;还有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 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大佛和天宁寺现在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丰泽庙,元代的观音岩,明清的禹王庙、吕祖祠、张仙洞、阳明书院等建筑,各具其妙,为大伾山增添了不少光彩。
从历史资料看,浚县在商代称黎,周元王元年晋国在此设黎邑。西汉高祖初年(前206—前195)在此置黎阳县,据考古发现当时的县治在黎山东北1.50 km处。《汉书·地理志》中载:黎阳县属魏郡。应劭注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为名。”这里的黎山就是今大伾山,河水就是指当时的黄河。此后在不同朝代这里还曾置黎州、黎阳郡。直至北宋初年(960年),这里开始设置浚川军,取之大禹“浚畎浍距川”的首尾两字。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置浚州,州治在浮丘山巅。明洪武三年(1370年)浚州人口不满五千,改浚州为浚县。可见浚县在宋代以前都是称作黎和黎阳。那么黎阳的黎山也只能是在唐代后期或宋代之后才改名大伾山的。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文字记载。但在笔者看来,在此之前这里的黎阳一直与黎山有着密切关系。据唐代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载:“黎阳县在黎阳山北。《元和郡县图志》是由李吉甫于唐宪宗至元和年间(806—820年)撰写的,也就是说起码在公元820年的唐代,此山还叫黎阳山。那么为什么要改名大伾山呢?一是因为浚川、浚州和浚县地名已经脱离了黎山的连系;二是黎山矮小也符合伾山之概念;三是追慕《禹贡》大禹导水“至于大伾”之遗迹;四是宋代黄河确实是从浚县东南边流过了。站在黎山上也确实可以抒发"登大伾、俯大河,怀大禹"之豪情感慨。所以将此山更名大伾也是情有可原的。
殊不知,文人的这种情调,却给后人造成了不少误导,以致今日还有不少人总把浚县大伾山当做《禹贡》里的大伾山,这实在是一种天大的误会。《禹贡》里说的很明白:“导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此处降水即今漳水,大陆即古大陆泽。就是说当时的黄河是从成皋大伾山脚下折向北流的,然后再北过降水,进入大陆泽的。古大陆泽,也叫巨鹿泽,《尔雅·释地》十薮:“晋有大陆。”《吕氏春秋·有始览》九薮中作巨鹿泽。它在今河北邢台隆尧、任县、巨鹿、宁晋间。根据后人的研究成果,《禹贡》黄河也是从浚县以西几十公里的地方向北流去的,直至秦汉之后,黄河才从浚县之东边流过。这些都说明《禹贡》黄河与浚县大伾山是根本不沾边的。
当然对于善徙多变的黄河来说,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成皋大伾山在黄河东南边,是黄河的阻碍,其傍边有孤柏渡口(今建有古柏渡游览区)。而浚县大伾山是在黄河的西北边,这里有黎阳津,二者都是历史上横过黄河的著名官方渡口。
据《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军,命武臣、张耳、陈余等率军三千,自黎阳津渡河,北略赵地。唐代天宝十一年(752)李白来到了黎阳津对岸的白马津(一津两名),北渡黄河到黎阳,然后游历幽燕。在此长吟《发白马》一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一扫清大漠,色虎戢金戈。”歌颂了一位从中原发兵,讨伐胡兵,肃清边患的大将军。以大漠孤烟,雄风铁骑的边塞诗著称的唐代诗人高适,也以黎阳风物为题材作诗道:“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呤。”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黎阳渡依依惜别的另一番情景。宋端拱元年(988年)宋廷曾于黎阳置通利军,以戍守黎阳津,抵御契丹南攻。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六年间(1023-1028)黎阳城毁于黄河水患,移治浮丘山西。至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口,河道最终南徙,从此离开了浚县境地,黎阳津也就从此消失了。
但“大伾山”依然存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于大伾山讲学。所作《游大伾山赋》和《登大伾山诗》镌刻于大伾山巅。198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此山开辟为浚县大伾山风景旅游区。1987年名列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1月4日浚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区山门上有副对联称:“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幻迹;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横额“青坛紫府”。基本说明了此山的景致所在。
成皋大伾山不复存在了,而黄河孤柏渡口还在。它位于孤柏嘴,因这里有一棵孤柏而得名。传说这课古柏枝叶繁茂,树冠大可及亩,当年秦王李世民夜袭窦建德军营,曾在此树下避过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行经此处时,曾赋诗写道:“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宋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此处被辟为汴河口后,这里更成了江南通往陕西的最大水运中心,商贾游船盛极一时,经济文化非常繁荣。由于渡口水势平稳,岸边较为陡峭,上下船都无泥沼之苦,所以民间便有“孤柏嘴过河,干上干下”之说。至民国时期,这里的渡口有渡船40余只。当地村民五六百口人,全靠渡口吃饭,每天能运送上千人过河。2014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从此穿黄而过。当地村民早在此建起了万亩渔塘、荷花公园、农林生态园、跑马场、滑沙场、景区码头等旅游观光设施。2015年7月正式更名为古柏渡飞黄旅游区。成皋古城和《禹贡》大伾山也会为之渐渐浮现于人们的视野。
编辑:宋大春
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