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勇
(贵州遵义公路管理局桐梓段,贵州遵义 563000)
改扩建工程中集中拌合混凝土(砂浆)
曾 勇
(贵州遵义公路管理局桐梓段,贵州遵义 563000)
为了控制公路改扩建工程混凝土和砂浆拌合质量措施,通过介绍混凝土和砂浆集中拌合的优点,并结合工程实际。
公路改扩建;拌合场;集中拌合
(1)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正确。小型拌合机施工现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大多采用人工计量方式,施工配合比误差很大,每盘磨盘机搅拌所需要的砂、水泥、水的重量无法有效按配合比添加,工人添加的随意性大。其结果要么是水泥用量添加不够,造成砂浆和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质量隐患;要么是水泥用量过多了,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因水泥凝固时的水化热收缩产生裂缝,造成工程质量的不稳定。
(2)砂浆混凝土拌合的不均匀性。小型拌合机现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常常会出现拌合不均匀现象。由于小型拌合机采用人工现场配料、自由式落体拌合方法,因此砂浆和混凝土性能较差、质量不稳定,离析现象非常普遍;
(3)生产低效率性。由于现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机械化程度较低,砂浆和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提高。
(4)砂浆和混凝土的性能不稳定。由于施工队伍众多,施工班组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对生产砂浆和混凝土的原材料物理性能缺乏了解,缺乏对原材料的性能系统检验,造成砂浆和混凝土的不稳定性。而施工现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生产方式因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施工等因素,造成砂浆和混凝土性能上的不稳定性。
(5)环保性和文明施工较差。施工点多,各点现场拌合,所有施工点均有砂石材料、水泥堆放,现场凌乱,废弃的包装袋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现场文明施工无法有效保证;,在公路施工现场使用袋装水泥现场搅拌砂浆和混凝土,因袋装水泥包装破损等因素造成水泥损失,使配合比计量不准确、建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公路现场拌合砂浆和混凝土存在生产效率低下、行车保畅困难、新技术新工艺难以应用、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1)品质优异:集中拌制砂浆和混凝土已经是现在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通过精确的电子计量,大大节约计量时间,生产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集中拌合砂浆和混凝土采用强制拌和机拌制施工,由于机械的生产工艺先进,砂浆和混凝土均匀性较好,检验手段完善先进,所用的原材料质量稳定可靠,彻底解决了现场“计量过磅难”的施工质量通病。其砂浆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施工现场采用自由落体式拌制的砂浆和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克服在施工现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混凝土料离散性大、质量波动大等弊端,有利于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提高。
(2)使用方便,利于文明施工:以往各点现场现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属劳动密集型、手工作坊式生产,生产效率低,产品单一,投资虽小,但产品质量不稳定;一般砂的储存量至少要考虑3~5 d的用量,凡施工砌体的地方都有砂石材料堆放,现场凌乱。而集中拌制砂浆是随用随拌运到现场,当天用完。集中拌和砂石材料在选定拌合场采用分类堆放,能减少对施工现场的占用,砂石材料堆放整洁,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施工现场的环保,避免了现场堆积大量的原材料,能满足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尤其对地方老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区域窄,大多数砌筑材料都堆放在原有通行的路面上,占用通行路面宽度,难以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噪声、扬灰、废物等既污染环境的因素,不利于文明施工和行车安全,属于逐步淘汰的落后生产方式。采用集中拌制砂浆和混凝土后,节省水泥、砂石材料堆放及现场拌合机具占用路面空间,可以解决因材料占用路面宽度过宽、现场狭窄造成的许多问题。
(3)经济性:节省材料存贮费用,浪费小,(现场搅拌砂石材料约有15%~30%的材料损失、水泥约有10%的材料损失);适合机械化施工,降低成本;解决了施工现场拌合的各种通病,因此能提高和保证路基防护工程施工质量,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4)提高工效:集中拌制适合实行机械化施工,提高了建设速度,可以大大缩短防护工程建设周期,同时提高路基防护工程质量,降低了投资风险,减少了后期的公路维修费用。由于集中拌合质量稳定,采用砂浆和混凝土专业化和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生产工效,加快工厂施工进度。
贵州省G210桐梓崇溪河至蒙渡桥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路线起点位于G210贵州与重庆交界处崇溪河,终点位于桐梓县新站镇蒙渡与S302线相交处,K2028+000~K2043+687.221为该项目第三合同段,全长15.687 828 km,施工的段落路线长,由于翻越青杠哨哑口,地形起伏大,地质不良地段多。
由于施工任务重,时间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全合同段划分为5个工区,每个工区施工长度3 km左右,拌合站建立在各工区施工段落的中间位置。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工区独立建立集中拌合站,拌合站场地按要求进行了硬化处理,场地硬化面层20 cm厚C20混凝土,所有硬化后的场地不得有弹簧、翻浆等现象;拌合站不同规格的材料采用分档储备,隔离堆放不得混堆,各规格砂石材料之间设置挡墙隔离,挡墙采用片石浆砌,为保证拌合料的质量拌和机料仓、配料机按要求搭设遮雨棚,遮雨棚采用钢结构;配备电子计量设备,电子计量设备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标定,所有砂浆和混凝土必须由拌合站集中拌制,禁止现场使用拌制砂浆和混凝土。每天对5个集中拌合站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检查,防止工区擅自修改配合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每个工区配备6 m3混凝土罐车2辆运输混凝土和砂浆,杜绝现场拌制砂浆和混凝土人工添加砂及水泥、水的随意性,保证砂浆和混凝土的拌合质量,便于工程质量控制。
通过对贵州省G210桐梓崇溪河至蒙渡桥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集中拌制混凝土(砂浆)的应用,保证混凝土和砂浆的质量,提高了施工工效,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的推进,工程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1] 焦予民,祁永好.干混砂浆及其搅拌设备市场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
[2] 鲍建新,杨广来.水泥混凝土集中拌和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03.
[3] 王术飞.水泥混凝土集中拌和及运输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6.
U416.1
C
1008-3383(2017)01-0043-01
2016-10-26
曾勇(1973-),男,贵州桐梓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管理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