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峰
莽将(外一篇)
◎徐云峰
在吴语中,莽将和蛮将似乎是可以通用的,大抵是指那些莽撞冒失、身材粗壮、一身蛮力又不讲理的人。
提到蛮将,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或者拳打镇关西的鲁智深,《岳飞传》中的狠将牛皋,或者《三国演义》中在长坂坡当阳桥吓死夏侯杰的猛张飞。他们的形象都十分艺术化,皮肤黝黑,铁塔一样的身胚,钢针般的胡须,声若洪钟,嘶吼如雷,性情暴烈,杀人如麻,往往一句话没说完,操起家伙就上,在小说中当的都是急先锋的角色。
不知何故,这个蛮将一度曾是我的诨名。我莽将或蛮将的美称不是来自别人,恰恰来自我父亲。
我是父亲的宠儿。哪天父亲没下酒菜了,只消吱个声,我就跳进河里扑腾几下,满满一碗河鲜就准备好了。母亲却嫌烦。那些鱼、虾、蟹、河蚌之类,做起菜来不但费柴火,还特别费油。父亲分配给我最美的差事就是去集镇上打酒。三四里路,我走下来一路轻松。我喜欢打酒时营业员找我的一分、两分零钱。放学路上买上一颗糖,一咬两半,和要好的小伙伴一人一半,两人嘴里含着,甜滋滋的,一路甜到家。
我性情温顺,也绝少与人发生争执,细细思量,自己可以和莽将抑或蛮将挂得上钩的无非是这样一些琐事,譬如割草不小心割破了指头结果流了许多血,或者在路上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被前面那柄被人扛着的锄头剐破了头……
有一件和莽撞脱不了干系的事情就是下河采菱角时脚底被打碎的玻璃瓶扎了十多厘米长的一条大口子,被母亲驮着送到医院去缝了十几针。那年的暑假,恰逢大旱,天气干燥,一直到连河床也快晒干了。全村老老少少都去河滩里捞鱼。
那条河是我的粮食、庄稼和麦地,我最亲密的朋友、家人和兄弟。我熟悉河道里的每一处沟沟坎坎,就像熟悉我躯体里的每一条筋筋脉脉。我知道河的哪一处弯道有鲫鱼,哪一处沟沿有蟹、鲶鱼或者鳝鱼。河就是我精神里的花园,我唯一的游乐场和食堂。在那里,我需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在家里养伤,心里痒痒的,像有一百只猴子在挠。
脚伤恢复之后,一次在干枯的河床上,我发现了有一圈黑色的突起,凑近细细一看,竟然是一条黑鱼的嘴巴。我奋力往下挖掘,结果挖出了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黑鱼。这就是那条河给我的回报,她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最最亲爱的孩子。
再有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就是我掉进河里差点被水淹死。那是个冬天,我去河边洗手,一不小心就滑到水里了。我穿的是哥哥、姐姐穿小剩下来的棉衣棉裤,入了水人竟然也不沉底。我当时肯定是吓坏了,一动不敢动,只会轻轻地哭,生怕声响一大就会沉到河底。我就像一叶浮萍那样在水面随波逐流,后来终于被人发现了,大家都围在河边看稀奇。堂叔用绳把两根晾衣的竹竿连了起来,母亲则趴在河边拼命地喊我的名字,让我把伸过来的竹竿拽住……
如此一一总结下来,不觉把自己也吓了一大跳。这个莽将或蛮将的称呼多少与我还有些相称的。或许,在我的骨子里面还有血性和阳刚的一部分,只是这种潜能就像一匹小兽一直暗伏在意识的最深处潜滋暗长着。一旦遭遇国恨家仇,我也一定壮怀激烈,也有投笔从戎、慷慨赴难的决心和勇气。不知这是否也可以算是一种融在血液里的某种文人士大夫情怀。如此看来,不管是莽将抑或蛮将,算得上是优点。
想到这里,不觉释怀。时间是把刀子,它斩却张扬的爪牙、削走尖利的棱角,把粗糙的坚石,最后磨砺成为一块晶莹透亮的玉石;把原来那个懵懂、顽劣的少年,雕塑成一个安安静静的男子。我也终于知道,只有还原本真,不矫饰,才是最好的自己、安逸的自己。只有这样,才会和大多数人一样,从从容容、平平淡淡地笑对岁月风尘。
故乡的河流是一段根植于泥土的记忆。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记忆的枝蔓便不断延生,丝丝缕缕、潜滋暗长,一直到开出花来,最后终于结出果子,接着就被出门在外的游子紧紧揣进怀里,然后在睡梦里轻轻地绽放在异乡的风尘里。请远处的风、请路过的飞鸟、请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为四海为家的游子带来故土和那条河流的讯息吧!因为那是一道割不断的恋情,是一段承载不动的思念,是只属于一个人的乡愁。
居住在城市,每次忆及家乡,扑面而来的总是那种潮水般湿漉漉的气息,因为我曾经的家、我的祖辈和父母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四面环水的圩乡。每次看到这条绕城而过的河流,就会无端产生出一种亲切感,就会产生一种对于家乡和故土的思念,就像遭到放逐、流亡在外的人儿终于见到故乡。
记忆中,有关这条河流的完整印象还是读完初中,进城读高中之后。家距我读书的地方大概有十八里地。那时没有通公路,每个星期去学校可以坐那种乌壳的木头轮船,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高静园附近的轮船码头。若是周末,下午的课稍晚些,赶不了最后一班回家的客轮,那就不得不花上两个多小时步行回家。路线是穿过城中到码头街、过双桥,然后沿河堤过泓口、斑竹,一路向东到濑阳。后来通了公路,我也有了一辆自行车,那条归家的圩埂路便日渐荒芜起来。
多少年过去了,我真想再次用脚亲自把那条年少求学时的圩埂路丈量一遍,重新怀想一下我曾经熟稔的曲曲折折、弯弯绕绕的河流。踩在结结实实的圩堤上,离家愈近,我的心便愈温暖。河流不但孕育生命,而且丈量生命的长度。年少时那些有关河流的记忆,除了那些沿河而居的善良的人们,还有那一座座的桥。一座桥连着一个村庄,一座桥就总会有一个故事。双桥、泓口桥、思古桥、道成桥、斑竹桥、濑阳桥,正是许许多多的桥和许许多多的村庄牵扯出一段历史和风情,勾勒出一幅有关这条河流的极美画卷,直叫人缱绻决绝。
“门前一条河,媳妇像阿婆。” 河流是属于女性的。河流孕育生命,生命不断轮回。年轻的媳妇长着长着就老了,老了之后也做了媳妇,有了媳妇之后就做了婆婆。这条河就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大部分时候她是静谧、安详的,但偶尔也有肆虐、狂躁的时候。还记得九十年代初的那场大雨,雨越下越大,超过了警戒水位,接着又漫过了河堤。为了保护圩堤的家园和万亩良田不被洪水吞没,父亲不惜卸下家里的门板,指挥全村的青壮劳动力日夜战斗在圩堤上;母亲则带着全队的妇女在家做饭,然后用篮子挑着,把粽子、馒头等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圩堤上。如今,年迈的母亲向我诉说往事的时候内心依然透着自豪。
岁月不断变迁,一代一代的人相继老去,而河流不会老,河流只会变换一种方式继续存在,但乡愁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家乡;有家乡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乡愁。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徐云峰,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州市文联签约作家,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作品散见于《风流一代》《雨花》《青年文摘》《参花》等杂志。目前出版长篇小说《青色》《玉雕师》,散文随笔集《禅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