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WL’系列苜蓿品种在北疆的引种试验

2017-03-01 07:23:39穆尼热买买提张博朱忠艳祖日古丽田聪阿斯亚王玉
农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草业苜蓿牧草

穆尼热·买买提,张博,朱忠艳,祖日古丽,田聪,阿斯亚,王玉

(1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2新疆畜牧科学院科草业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

美国‘WL’系列苜蓿品种在北疆的引种试验

穆尼热·买买提1,2,张博1,朱忠艳2,祖日古丽2,田聪2,阿斯亚2,王玉2

(1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2新疆畜牧科学院科草业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北部的苜蓿品种,引进‘WL168HQ’、‘WL343HQ’、‘WL363HQ’、‘WL354HQ’等4个美国‘WL’系列苜蓿品种,进行2年的生育期和产草量测定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育期无明显差异,越冬率均在95%以上,在当地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WL’系列苜蓿品种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新疆大叶苜蓿,其中‘WL168HQ’初花期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达20.32%,中性洗涤粗纤维含量35.0%。生长第2年‘WL168HQ’、‘WL343HQ’年总产量最高达24024.7、23590.7 kg/hm2,比新疆大叶苜蓿增产25.2%、23.8%(P<0.01)。经分析‘WL168HQ’和‘WL343HQ’品种在北疆平原区适应性比较强,干草产量高,营养丰富,建议同类区域广泛推广种植,也可以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创新利用。

美国WL苜蓿;北疆平原区;引种;生产性能;养分

0 引言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草质优良等特点,各类家畜均喜食。紫花苜蓿根系比较发达,除了作为良好的家畜饲草之外,还有保持水土、改土肥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1-3]。随着种植面积的继续扩大,紫花苜蓿现已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分布在全国14个省区,总种植面积为1.33×106hm2,中国在世界苜蓿生产大国中居第6位[4]。

新疆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苜蓿的故乡。新疆土地资源辽阔,土地总面积166.04万km2,现有耕地面积414万hm2,宜农地约720万hm2,具有发展人工草地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新疆发展人工草地奠定了基础[5]。2002年全区苜蓿种植面积15万hm2,2005年增加到30万hm2,面积增长1倍以上,发展速度达到历史最快水平。2006年以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苜蓿种植面积21.2万hm2[6]。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中央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加大以及奶牛业的快速发展,牧草及饲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种植面积也逐渐增大[7]。成功建植人工草地、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是牧草品种的正确选用。要根本上解决当地饲草料供给的问题,必须选择高产优质的牧草进行引种栽培,建植人工草场,从而达到缓解当地牧草极度缺乏的目的[8]。

近年来,新疆也选育出一些优异的苜蓿品种,但产量和品质上与国外苜蓿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还不能满足农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因此,从国外引进优质苜蓿新品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苜蓿品种引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国内也有不少文献报道。焦亮等[9]对来自国内外及甘肃本地的10个紫花苜蓿材料进行了田间栽培比较试验;谢善松等[10]对引进不同来源的22个紫花苜蓿材料进行栽培筛选试验;徐怀忠等[11]对国内外引进的27个苜蓿材料在盐碱地、干旱区和阴湿区3种不同生态条件区域进行了为期4年的栽培试验;杨红善等[12]对美国和加拿大引进苜蓿品种在兰州半干旱、半湿润区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筛选了当地适合的苜蓿品种。也有许多研究工作者在新疆不同地区引进不同苜蓿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比较研究,如孟季猛等[13]用国内外9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石河子地区进行了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驯鹿’、‘WL-324’、‘新牧1号’表现最为突出;买买提·阿洪西克等[14]以国内外9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哈密地区进行了引种筛选试验,筛选了产量高且稳定的‘甘农三号’、‘新牧1号’、‘敖汉’、‘金皇后’、‘三得利’、‘WL232’;郭海明等[15]在新疆绿洲区引进‘胖多’、‘金皇后’、‘阿尔冈金’、‘WL323’等4个品种,连续4年测定产量,最终筛选出‘胖多’;李科等[16]在新疆引进国内外26个苜蓿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筛选出‘全能’、‘巨人’、‘皇冠’、‘凯撒’和‘新牧1号’,平均干草产草达12000 kg/hm2以上;孙宗玖等[17]对丹麦引进的19个牧草品种进行3年的引种试验,筛选出新疆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这些研究为当地苜蓿品种引进,综合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笔者选用于2013年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从北京正道公司引进的,目前世界上适应种植范围最广的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品种在新疆北部平原区引种,测定适应性、主要营养成分及干草产量,旨在筛选当地适宜的优良苜蓿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站位于东天山博格达峰北麓,地理坐标为87°46'—88°44'E,43°45'—45°46'N,海拔550 m,为平原井灌区休耕地。土壤类型荒漠化灰钙土,pH 7.8,全盐量13.8 g/kg,有机质34.8 g/kg,水解性氮104 mg/kg,有效磷20.9 g/kg,速效钾653 g/kg。气候条件为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时间长,春秋季节不明显,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6.7℃,年均降雨量205 mm,年均无霜期174天[18]。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引进品种4个,种子来源及质量见表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0 m2,播种量15 kg/hm2,条播,播种深度1~2 cm,行距0.45 m,设保护行1 m,重复3次。播前施磷酸二胺150 kg/hm2,播种前测定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发芽率,计算出种子实际使用的程度。整个生长季节人工除草4次,浇水4次,浇水方式为滴灌,未施用肥料。

表1 参试材料来源及种子质量

1.3 取样及测定项目

物候期的观测:从播种开始到枯黄期间,每10天观察记载1次。包括出苗、分枝、现蕾、开花、成熟、枯黄等时期。

越冬率:每小区定30株,返青期检查存活情况,计算见公式(1)。

株高:每小区随机选10株,每次刈割前测量每株地面到顶端的高度,取平均值。

干草产量测定:初花期小区刈割测产,从收获鲜草中取500 g,风干至含水量18%以下,计算出干鲜比,见公式(2)。

式中:L代表干草比率(干鲜比),Wg为鲜草的风干重量(kg)。

干草产量计算见公式(3)。

饲用价值测定:2015年7月1日,第二茬测产时,取800~1000 g样品混合,晾干后供营养品质分析用,测定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粗含量,营养价值测定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完成。

1.4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1 2003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后,采用SPSS 11.5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及越冬率的观察

各参试品种2014年5月12日播种,出苗时间为5月25日,出苗整齐。2年的种植及试验观测(表2),表明不同品种各个生育期和返青时间之间无明显的差异。各参试品种当年生长天数164~165天;第2年204~206天,其中第1茬51~53天,第2茬34~36天,第3茬33~35天,第3茬至枯黄期83~85天,3茬后再生草高度低于50 cm。参试品种越冬率均在95%以上,生长过程中未发现感染病虫害,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2.2 不同茬次植株高度

苜蓿株高与产量一定程度上正相关[19-20]。本试验对参试品种在初花期刈割前进行株高测量(表3),植株高度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第3茬株高比头茬和2茬下降明显,主要是由于第3茬草的生育期处于7月3日—8月4日,气温较高,水分蒸发和根部养分消耗快,再生速度减缓,导致生长高度开始下降。新疆大叶苜蓿株高与‘WL168HQ’和‘WL343HQ’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WL363HQ’和‘WL354HQ’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表2 2014—2015年物候期观测及越冬观察结果

表3 生长第2年不同茬次品种间的株高cm

2.3 干草产量

美国‘WL’系列苜蓿品种在阜康市可刈割3茬,产量见表4。各苜蓿材料第2年干草产量比种植当年大幅度增加。第2年的贡献率比第1年高出142.6%~171.5%。从2年的产量结果看,不同品种高低趋势基本不变,产量高低顺序是‘WL168HQ’>‘WL343HQ’>‘WL354HQ’>新疆大叶苜蓿>‘WL363HQ’。品种‘WL168HQ’和‘WL343HQ’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最高产量分别达24024.7 kg/hm2和23590.7 kg/hm2。‘WL363HQ’产量最低,为17666.2 kg/hm2,比对照减产1.8%,其他3个品种相比对照分别增产25.2%、23.8%、5.9%。生长当年2茬产量高于3茬和头茬,到第2年头茬到第3茬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表4 不同苜蓿品种2年的平均干草产量表kg/hm2

2.4 主要营养成分

牧草营养成分的高低是评价牧草饲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21],牧草营养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22]。一般认为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低的牧草,其饲用价值也就高[23]。由表5可知,美国‘WL’系列苜蓿品种初花期粗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为20.32%、20.03%、19.70%、18.65%,显著高于新疆大叶苜蓿(P<0.05)。

表5 不同品种营养成分含量%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是对植物细胞壁或纤维成分的一种测量指标,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24]。一般认为,NDF越低,粗饲料品质越好。由表5可知,美国‘WL’系列苜蓿品种中性洗涤纤维范围在35%~38.3%,新疆‘大叶’苜蓿为37%。其中,品种‘WL168HQ’和‘WL363HQ’中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引进的4个美国‘WL’系列品种均在新疆阜康地区完成生长生育周期。各参试品种当年生长天数164~165天,第2年205~206天,可刈割3茬草,越冬率在95%以上。品种间生育期差异不显著,未发现感染病虫害,在当地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牧草产量是衡量牧草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的主要指标,对苜蓿的引选评价意义重大。经2年的干草产草比较,参试的品种在该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品种‘WL168HQ’、‘WL343HQ’、‘WL354HQ’产量分别达24024.7、23590.7、19108.3 kg/hm2,明显高于对照品种,比对照增产25.2%、23.8%、5.9%。品种‘WL363HQ’的产量最低,为17666.2 kg/hm2,比对照减产1.8%。

本研究‘WL’系列苜蓿品种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新疆大叶苜蓿,其中‘WL168HQ’初花期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0.32%,中性洗涤粗纤维含量最低,为35.0%,说明引进的4个美国‘WL’系列苜蓿品种营养丰富,品质较好,能全面满足家畜生长的营养需求。

研究表明,在新疆阜康地区,‘WL168HQ’和‘WL343HQ’品种不但增产20%以上,而表现出很好的生产力和适应性,建议类似地区推广种植,也可以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创新利用。本试验是在没有施肥情况下,针对不同苜蓿品种2年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比较,考虑紫花苜蓿多年生特性,笔者拟继续进行品比试验,进一步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为适宜新疆独特气候条件下种植推广的优质高产品种的引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优秀材料和科学数据。

[1]戚志强,玉永雄,胡跃高,等.当前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J].草业学报,2008,17(1):107-113.

[2]吕林有,何跃,赵立仁.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研究[J].草地学报, 2010,18(3):365-371.

[3]王虹,师尚礼.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的评价与筛选[J].草业科学2015,32(11):1838-1846.

[4]耿华珠.中国苜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安沙舟,刘晓媛.新疆人工草地建植问题的探讨[A].现代草业科学进展——中国国际草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草原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349.

[7]王英哲,徐博,徐安凯,等.1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引种和生产性能比较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38-44.

[8]刘锦霞,武高林,马涛.宁夏中北部荒漠生态系统特征分析及其保护对策[J].草业科学,2008,25(4):10-13.

[9]焦亮,李阳春,魏臻武,等.王亚玲.10个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J].草原与草坪,2006(5):21-25.

[10]谢善松,王宗寿.22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闽北红壤山地试验初报[J].当代畜牧,2004(9):25-27.

[11]徐怀忠,杨自平,先晨钟,等.苜蓿引种试验研究[J].草业科学,2005, 22(4):47-52.

[12]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等.苜蓿引进品种半干旱、半湿润区适应性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86-90.

[13]孟季蒙,尹君亮.新疆紫花苜蓿引种筛选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6 (2):59-61.

[14]买买提·阿洪西克,热比亚木·阿不来孜,依不拉音·热合木吐,等.9个苜蓿品种引种对比试验研究[J].新疆畜牧业,2011(3):25-29.

[15]郭海明,于磊,林祥群.新疆北疆绿洲区4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J].草业科学,2009,26(7):72-76.

[16]李科,朱进忠.26个苜蓿品种引种筛选试验[J].草原与草坪,2006 (4):25-31.

[17]孙宗玖,阿不来提,石定燧,等.牧草引种试验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2003,40(5):283-286.

[18]穆尼热·买买提,祖日古丽,田聪,等.适宜在北疆平原区生长的饲用豆科植物猪屎豆引种研究[J].草业科学,2015,32(11):1902-1906.

[19]初晓辉,单贵莲,毕玉芬,等.10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及持久性比较[J].草业科学,2012,29(4):610-614.

[20]彭宏春,牛东玲,李晓明,等.柴达木盆地弃耕盐碱地紫花苜蓿生物量季节动态[J].草地学报,2001,9(3):218-222.

[21]莫本田,罗天琼.贵州主要野生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灰色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1996,24(5):42-46.

[22]成若琳.甘肃天然草地饲用植物营养价值评定[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3]张喜军,祝廷成.牧草饲用价值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J].中国草地, 1991(6):63-67.

[24]侯敏.30个苜蓿材料生长特性与品质比较及综合评价[D].呼伦贝尔: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13-15.

Introduction of‘WL’Alfalfa Varieties in Northern Xinjiang

Munire Maimaiti1,2,Zhang Bo1,Zhu Zhongyan2,Zuriguli2,Tian Cong2,Asiya2,Wang Yu2

(1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2Institute of Grassland Research,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Urumqi 830000,China)

To select alfalfa varieties which could grow well in Northern Xinjiang,4 American‘WL’alfalfa varieties including‘WL168HQ’,‘WL343HQ’,‘WL363HQ’and‘WL354HQ’were introduced to plain area of northern Xinjiang.Growth period,yield and main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the 4 varieties were analyzed in 2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wth period of the 4 varieties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and the wintering survival rates were above 95%.The 4 alfalfa varieties showed very good adaptability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s of‘WL’varieti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Daye’.Crude protein and NDF content of‘WL168HQ’in blooming period was 20.32%and 35%,respectively.In the second year,the total yield of‘WL168HQ’and WL343HQ’were up to 24024.7 and 23590.7 kg/hm2respectively,increased by 25.2%and 23.8%compared with that of‘Daye’(P<0.01).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WL168HQ’and‘WL343HQ’had strong adaptability,high yield and rich nutrition in northern Xinjiang.Thus,we suggested that these varieties should be widely cultivated in areas with similar environment,and also be used as breeding material of possible new alfalfa varieties.

American‘WL’Alfalfa Varieties;Plain Area of Northern Xinjiang;Introduction;Production Performance;Nutrient

S-3

A论文编号:cjas160700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乌兹别克斯坦优良饲草品种引进与筛选”(20146016);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优质牧草种质资源评价、选育与数据库建立”(新科条字[2016]78号)。

穆尼热·买买提,女,1978年出生,新疆塔城人,副高,学士,主要从事牧草栽培育种工作。通信地址:830022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阿里山街468号,Tel:0991-3075126,E-mail:munire788@sohu.com。

2016-07-07,

2016-09-07。

猜你喜欢
草业苜蓿牧草
青海草业
青海草业(2022年1期)2022-04-27 06:02:48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00
苜蓿的种植技术
国审牧草品种
——黔南扁穗雀麦
苜蓿:天马的食粮
中国三峡(2017年4期)2017-06-06 10:44:22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草业科学(2017年1期)2017-03-14 05:38:41
要造就一片草原……
牧草总在雨季生长
鹿鸣(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草业科学(2015年4期)2015-02-16 06: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