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留学生翻译的书改变东沙岛历史
清朝末年,中国与日本围绕东沙岛是不是“无主荒岛”展开外交博弈时,一本书的出现,让日本人哑口无言,彻底改变了东沙岛的历史,使得中国从列强手里夺回了领土。到底是什么书能够左右南海岛屿争端,逼退日本人呢?
清政府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东沙岛的“飞鹰”号驱逐舰
东沙岛是中国南海东沙群岛中唯一的岛屿。古称南澳气,又名大东沙,面积1.8平方千米。东沙岛形状如牙,俗名月牙岛;因位居珠江口“南澳”之外,所以在中国古航海图中称为“南澳气”,又名大东沙。东沙岛位于东亚至印度洋和亚、非、大洋洲航线要冲,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1901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遇风浪被吹到东沙岛。而在那个时候,在一般人眼里,这座茫茫大海中的孤岛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谁知道,西泽吉次发现这个地方简直是鸟拉屎的天堂,充斥的鸟粪富含磷肥,是优质的天然肥料。1907年,西泽吉次带领着百余人开进东沙岛,毁坏渔船、拆掉庙宇,新建码头、仓库、宿舍,开始要大规模开采岛上的鸟粪磷肥。西泽吉次雄心万丈,俨然以岛主的身份将该岛命名为“西泽岛”。
不过,西泽吉次在东沙岛上的动作很快被两江总督端方得知。端方上报给朝廷,交由两广总督查明此事。两广总督张人骏一下子懵了,电文中只说明日本人占领了粤东沿海一岛屿,并没有指明是哪个岛,这让张人骏如何去查?他就以这个岛屿并非广东管辖为由,建议请南洋大臣派船调查,把皮球推了出去。
按照一般的逻辑,这件小事本应该在大清朝官场的太极推手中“小事化了”,没想到1908年8月,英国人却来掺和一脚。英国人想在东沙岛建立一座灯塔,方便过往船只航行。但英国人并不知道这个岛到底归哪个国家管辖,于是就来询问中国这个岛的归属。
中国官员顿时紧张了起来,东沙岛不仅有被日本侵占的传言,连英国人也盯上了。如果再不采取行动,这个岛又将不明不白被列强侵吞了。经过一番调查,清政府终于确定了东沙岛的位置,明确该岛应该归广东管辖,由两广总督负责该岛的对外交涉事宜。
朝廷已经明确了东沙岛是中国的领土,归广东管辖,两广总督张人骏于1909年2月照会日本领事,正式向日本人提出东沙岛是中国的领土,让在东沙岛开采鸟粪的日本商人撤出。
日本政府收到这个照会估计也有点懵,他们大概也不知道太平洋上有这么一个岛,更不知道自己的国民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后来了解了下情况,日本方面又声称这个岛是无主荒岛,承认对这个岛没有主权,但需要中国政府拿出证据来表明对这个岛有主权。
清朝外务部就责令两广总督张人骏查明东沙情况,对日交涉,同时命令南洋大臣派出军舰巡查。张人骏约见当时的日本驻广东领事赖川浅之进,可是该领事自以为岛上寺庙陵墓已毁,狡辩称中国需拿出管辖的确切证据。
张人骏又列举中国渔民在岛附近捕鱼,在岛上建神庙、开荒种田等例子加以驳斥,该领事说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一面之词”,他们非要中国找到文字证据,尤其是地方志书中的记载作为证据才算数。
这个孤悬在海外的荒岛地方志真会有记载吗?在翻阅了大量的广东地方志后,张人骏并没有找到能够明确标识东沙岛为中国领土的证据。文献证据拿不出来,日本人岂会愿意承认中国对东沙岛的主权?事情陷入了僵局,东沙岛的归属再次成疑。
恰好在此时,《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一书的出现彻底扭转了局势。这本书中明确记载了东沙岛是中国的领土,而说起这本书的来头,不由得日本人不相信。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中国人写的,而是英国官方所著由中国人翻译。此书英文名为“China Sea Directory”,中国留学生陈寿彭节选了第三卷有关中国江海险要的部分翻译而成,取名《中国江海险要图志》。
陈寿彭是福建侯官人(现属福州市),是清末外交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法律人才。陈寿彭节选翻译的《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石印本,全书15册,包括地图5册。另一个版本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广雅书局石印本,共10册,书名是《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说》。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一书记录了中国各大河流、水道、物产、潮、冰、堤防、船务、邮政、铁路、电报的情况,无论是经商还是侵略,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南。从香港开始,由南向北详细记录了中国各省主要港口和通商口岸的资料,位于珠江出海口以东的东沙岛也赫然在列,只是名字变成了蒲拉他士。原来,早在日本人踏上东沙岛之前,1866年,英国人蒲拉他士被风吹到了东沙岛。英国官方在绘制南海的海图时,就将该岛命名为蒲拉他士岛,并顺手标注属于中国。无论英国官方当初的目的是什么,当时世界头号强国都承认东沙岛是中国的了,日本人还能说什么?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本《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可以说是西方人从海路进入中国的必读书之一了。英国人的外交人员竟然向中国政府报告说不清楚东沙岛的主权归属,希望清政府予以明确。这种有些不可思议的“不清楚”,暗中有希望中国明确岛屿主权,驱逐日本在岛势力的意思。
由英国人提醒中国政府要对东沙岛确权,后中国政府又拿出英国的地图来证明东沙岛属于中国。两件事合起来看,由不得日本人不觉得此事蹊跷,潜藏着英国人的阴谋。
此外,清政府在短期内找到了证明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如王之春著《国朝柔远记》和中文、英文的地图。在外交斗争的同时,广东水师提督兼南北洋海军统领萨镇冰派出“飞鹰”号兵舰和海关的舰只两次巡查东沙群岛。“飞鹰”号是19世纪90年代从德国购进的,时速达30海里,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之一。
最终,日本方面在确凿的人证物证前哑口无言,1909年被迫承认东沙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侵占该岛的日本人撤离,并赔偿中国渔民的损失,补交侵占期间中国损失的税款。10月11日,时任署理两广总督袁树勋与日本驻粤领事正式签订了收回东沙岛的条款,定于25日正式交接。
由于天气及轮船延误,11月19日,日方向中方提供物品清单,中方签字确认,就此完成东沙岛接收手续。中午,广东海军“广海”号军舰燃放21响礼炮,庆祝东沙岛回归。第二天,中方留下4名“护勇”驻守岛屿,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守岛官兵了!在中国内陆,当时已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张人骏听到消息后,感慨道:“此谓我大清国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自己的领土。”
东沙岛的收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确认了对于东沙岛的主权,并得到国际承认。
1910年7月,清政府设立了“管理东沙岛委员会”,实施管理东沙岛事务。清政府水师则以东沙岛为基点派兵驻守,巡视洋面,以示保护,初步改变了我国南部海疆无人驻守的局面。
二战期间,东沙岛一度被日本占领。“二战”结束,当局及时将东沙收回,1945年划归广东省管辖。1949年10月国民党退踞台湾,继续留守驻军控制东沙,并在1979年将东沙群岛、南沙群岛一起划归台湾高雄市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未对相关群岛采取军事行动,继续维持台湾当局守卫,只是将行政划归广东省汕尾市管辖。
但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对于以东沙岛为主的东沙群岛属于中国均无异议。大陆与台湾之间默契共存,共同联手捍卫着中国对东沙岛的主权。也因此,东沙群岛成为南海纷争最少的地方。
(《华声》2016年13期、《文史春秋》201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