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方法初探

2017-02-28 22:19龙红飞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概论理论课思想

龙红飞

【摘 要】《毛泽东思想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师讲好这门课,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心理,讲好导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 必须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真实性;第三,必须优化教学语言,采用对比、类比的手段,让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心順耳。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方法;针对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面简称《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具体对于这门课的教学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固然不错,但我个人认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才是最重要的。

一、了解学生心理,讲好导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本人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在讲这门课中深切地体会到讲好《概论》课的导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概论”课不宜一开始就直接进行这门课程本身内容的讲解,平铺直叙,这容易使学生感到突兀,且不以为然。

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张“通行证”,是进入学生内心世界产生亲和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每学期第一节课,笔者都针对学生对本门课的看法、建议以及最感兴趣和最困惑的问题做一个书面的堂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教师第一次在课堂上讲授《概论》课时,我们所遇到的情况基本是学生的漠然和疑虑,有的学生对这门课漠不关心、漠然置之,觉得它与自己的学业和前途毫无关系;有的学生则很有些疑虑和看法,认为这门课太空、太虚、没有开设的必要;或者认为这一理论的很多观点与现实脱节、与将来工作的实际脱节等等。针对这种现象,开学第一节课就要抓住学生的上述心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这一阶段的师生互动失败,那么这门课的整体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加强教学的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真实性

启发性的教学就是不要把理论一股脑儿地倒给学生,而是要把说教变成思悟,先去启发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讨论,然后再做出结论,让学生在思考中、讨论中增长见识,辨别是非,使枯燥的理论具有鲜活的色彩。

要做到有针对性,就是要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学生大多是思维活泼的,当他们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就很可能开始关心和关注这门课,并随着这门课的展开来思考其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他们头脑中会交织着各种矛盾和斗争,甚至和老师的引导发生“碰撞”和“争执“,在不断的碰撞和争执中才能逐步认同和发展老师的观点。这就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观点、看法与思维方式,容纳与自己相矛盾的看法与思维方式、创设出让学生心理安全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老师的合理引导下自主学习。

要有实效性和真实性,就是要敢于回答学生头脑中深层次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概论》课有用、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坚定基本的理论、原则、立场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一味地唱赞歌、一味地粉饰太平、一味地回避,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正确地去看待、理解和分析处理。因此,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就十分必要,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教师要及时点拨,肯定正确,指出错误,鼓励创新,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升华思想境界,又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教师,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必须抓好两点式教学:一是思想疑点。教师在讲授时,要有新意,要密切联系现实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理论的新发展,新知识,新政策等,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疑问,行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及时解除大学生思想深处的疙瘩。二是社会热点。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日益畅通,既为大学生广泛了解社会提供了可能,又促使大学生开始用审视的目光关注社会现实。思想理论课教师在广泛了解当今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的基础上,还要深入了解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并引入课堂,使《概论》课教学更贴近现实社会生活,富有时代性,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事实证明, 教师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 关键在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敢于和善于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事件和学生们关心的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有较强的针对性, 有很好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优化教学语言,采用对比、类比的手段,让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心顺耳

《概论》课要想打动人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上课时一定要保持必要的激情,演讲的风采,力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以感染学生。教学语言一定要根据内容的变化而及时地转变,不仅要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条理性,更要有生动性。有些理论课教师的语言不能说没有科学性,也不能说没有逻辑性、条理性,但学生听了就好像催眠曲一样,让人昏昏欲睡,原因之一就是教学语言缺乏生动性,整节课从头到尾一个音调,没有任何热情。相反,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文采飞扬,扣人心弦的语言,能够唤起学生视觉、听觉和心理的美感,就能给学生带来情感的波澜,心理的愉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要尽量广泛涉猎古今中外过去、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调动各学科知识,交叉灵活运用,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强项,讲出个人的风格和特点;多用对比、类比的方式采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服学生,否则很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这里关键要搞好两个转化,一是把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通俗易懂;二是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例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总之,只有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多种教学手段联动,各种教学方法互补,教与学两方面相长互动, 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在有所思、有所悟的基础上有所得,也才能真正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概论理论课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