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莲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时间≥3 h不同体位的手术患者,术前在摆放手术体位时受压部位涂抹医用凡士林,术毕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并涂抹完美芦荟胶预防手术体位难免压疮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手术时间≥3 h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根据手术体位摆放原则,采取凝胶体位垫常规保护受压部位皮肤;观察组: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手术时间≥3 h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术前在摆放手术体位时受压部位涂抹医用凡士林,再常规采取凝胶体位垫摆放手术体位并保护受压部位皮肤,术毕常规在受压部位皮肤涂抹完美芦荟胶并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痕13例、红斑2例、水泡1例;对照组压痕39例、红斑8例、水泡3例。观察组发生3例难免压疮,其中Ⅰ期压疮2例,Ⅱ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11例难免压疮,其中Ⅰ期压疮8例,Ⅱ期压疮3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10,P=0.025<0.05)。结论:医用凡士林联合完美芦荟胶涂抹患者受压处皮肤能有效预防手术体位难免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 凡士林; 完美芦荟胶; 手术体位; 难免压疮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127-03
随着医疗技术领域飞速发展,高精尖手术种类越来越多,微创外科和显微外科开展使手术时间延长,全身麻醉下限制性手术体位使患者出现体位性难免压疮[1]。美国AORN 1980年调查结果显示,因体位引起压疮占手术室安全隐患的第4位[2],手术患者压疮率高达4.7%~66%[3],患者全身麻醉后全身肌肉松弛和手术时间长,被动体位受压部位的组织所受压力超过生理承受能力极限,压疮在所难免,手术患者是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手术时间≥3 h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19~83岁,平均(56.0±6.5)岁,手术时间为4.05~8.10 h,平均(5.45±1.13)h;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手术时间≥3 h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20~85岁,平均(55.0±6.8)岁,手术时间为4.10~8.25 h,平均(5.56±1.05)h。160例手术患者体位为俯卧位、截石位、侧平卧位、侧卧折刀位各40例,手术时间3 h、>3 h且≤4 h、>4 h且≤5 h、>5 h各40例。病例入选标准:选择年龄>19岁,意识清楚能够准确表达自身感受,手术时间≥3 h的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随访能主动配合者。排除标准:术前皮肤破溃、水泡、外伤、意识昏迷、不能主动配合者。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体位、年龄、体质指数、危险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压疮风险评估 根据手术通知单上的患者基本信息和手术方式,评估手术时间≥3 h的择期手术患者,安排压疮质控护理人员到病房了解与疾病和手术有关的个人信息,包括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婚育史、家族史等,重点评估手术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麻醉因素、外力影響、全身皮肤情况等,详细记录在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单(表1)上并在第2天晨会上交班。评估标准:<9分为轻度危险、9~10分为中度危险、10~11分为重度危险、>12分为非常危险,分值越高压疮风险增高。
1.2.2 术中体位摆放 对照组:根据手术体位摆放原则,采取常规保护措施,采取凝胶体位垫常规保护受压部位皮肤,术毕与病房护士交接术中体位受压部位皮肤情况。观察组:根据术前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压疮风险等级,摆放手术体位时在受压处皮肤涂抹凡士林,再常规采取凝胶体位垫摆放手术体位并保护受压部位皮肤,术毕常规在受压部位皮肤涂抹完美芦荟胶。观察术后0.5、1、24、48、72 h皮肤压痕、红斑、水泡、破溃等情况并记录。
1.3 术中压疮分级
根据美国压疮协会分类,Ⅰ期:具有红斑,但皮肤完整;Ⅱ期:损害涉及皮肤表层或真皮层,表现为皮损、水泡或浅层皮肤创面;Ⅲ期:损害涉及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交界的组织,表现为较深皮肤创面;Ⅳ期:损害广泛涉及肌肉、骨骼或支持结缔组织(肌腱、关节、关节囊)等。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的皮肤情况比较
观察组压痕13例、红斑2例、水泡1例;对照组压痕39例、红斑8例、水泡3例,具体见表2。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皮肤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皮肤情况比较见表3。
2.3 两组压疮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3例难免压疮,其中Ⅰ期压疮2例,Ⅱ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11例难免压疮,其中Ⅰ期压疮8例,Ⅱ期压疮3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10,P=0.025<0.05),见表4。
3 讨论
3.1 术中难免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成正比
术中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医生操作对手术部位施加的外力不同,当受压部位皮肤压强达到60 mm Hg时,皮肤内血流降至正常的33%,局部皮肤承受69 mm Hg压力>2 h可发生不可逆损失[5],受压部位持续压力>4 h将不可避免发生压疮[6]。难免压疮好发于受压部位骨突处,长时间手术特殊体位对局部皮肤致潮红、硬结、水泡,多发生在术后数小时至1~6 d组织损伤,术后1~3 d最多见。对照组11例难免压疮中Ⅱ期压疮3例,2例术后24 h骶尾部位皮肤水泡发生Ⅱ期压疮,1例长达8 h之久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侧卧折刀位手术患者,术后4 h髂脊部位皮肤发生Ⅱ期压疮,患者皮肤潮红、硬结、水泡、破溃、疼痛难忍,笔者曾经外伤运用过完美芦荟胶,尝试给患者压疮部位涂上完美芦荟胶,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红肿消褪,水泡吸收,3 d后恢复。观察组3例压疮中,Ⅱ期压疮1例,是长达8.5 h的食道癌根治术患者,术毕检查全身皮肤发现髂脊受压部位皮肤红斑、细小水泡,立即涂上完美芦荟胶,术毕1 h观察皮肤情况红斑减轻、24 h细小水泡消失,术后1、2、3 d随访,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恢复正常。
3.2 医用凡士林能有效减少皮肤摩擦力
凡士林是一种矿物蜡,它不会被皮肤吸收,能在肌肤表面形成一道保护膜,使皮肤的水分不易蒸发散失,而且它极不溶于水,可长久附着在皮肤上,具有很好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力的效果。
3.3 完美芦荟胶具有杀菌、镇痛、再生的功效
完美芦荟胶从天然草本植物芦荟中提炼而成,纯净度高,具有舒缓皮肤不适、增强皮肤弹性、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的作用。压疮是由于局部長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芦荟胶含有丰富的凝胶质、维生素、矿物质、多种氨基酸、酵素和抗生素等成分;这些黏液物质涂在压疮创面上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功能,促使细胞再生和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压疮创面的愈合。
3.4 评估手术压疮风险指标
制定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术前评估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年龄、体质指数、受力点皮肤、手术体位、估计手术施加的外力、预计手术时间、特殊手术因素等。根据手术压疮风险评估等级,术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使用压力减缓用具、皮肤护理、体位观察等,手术时间>4 h,每延长30 min会使压疮发生风险增加30%[6],巡回护士定时提醒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在手术视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变换术中体位,缓解局部受力点强度。术毕认真细致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情况,特别是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3.5 加强术中难免压疮防护管理
详细的术前访视,充分的体位准备,摆放体位时需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共同配合,避免拖、拽、扯、拉等产生较大摩擦力,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加强患者的保暖措施,保持患者的体温在正常范围,避免消毒液和冲洗液浸湿床单造成患者低体温、组织缺血缺氧、末梢循环障碍。加强麻醉方式、低血压、低氧血症、ASA分级、血色素、失血量等因素管理,加强术中正确体位摆放培训,制定各种手术体位摆放和防护流程,预防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共同作用手术受压部位产生的难免压疮。一旦发生压疮立即启动压疮防护应急预案,压疮皮肤立即涂抹完美芦荟胶,缓解患者压疮部位疼痛、红肿、硬结,防止Ⅰ期压疮发展到Ⅱ期压疮。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凡士林联合完美芦荟胶能有效预防手术体位难免压疮发生。
参考文献
[1]黄琴绿.难免压疮及带入压疮患者实施护理会诊管理效果观察[J].内科,2011,6(6):607-608.
[2]党爱林.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俯卧位患者皮肤受损率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6):61-62.
[3]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预防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6.
[4]刘海静,胡芳,唐万斌.两种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应用于腹部外科全麻术后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71-73.
[5]陈晓宁,彭春华,柴艳红.外科手术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33-34.
[6]吴玲玲.手术病人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11(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