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卫+张会+张加强+张江玲
[摘要] 目的 探究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90例在该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苏醒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6.89±1.03)min、呼吸恢复时间(5.77±0.64)min、拔管时间(8.16±1.11)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9.55±1.05)min、呼吸恢复时间(7.99±0.71)min、拔管时间(18.44±1.66)min,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例,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意义显著,苏醒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手术;异丙酚;瑞芬太尼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a)-0122-03
甲状腺是机体的重要腺体组织,该部位一旦出现疾病,则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甲状腺切除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治疗手段,由于切除部位临近气管与食管,对手术过程中麻醉要求较高[1]。因此,该院为进一步研究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意义,特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90例在该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研究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90例在该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中女患者21例,男患者24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为(68.2±6.3)岁,病程为3~6年,平均病程(4.1±1.5)年;实验组中女患者22例,男患者23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为(70.2±5.7)岁,病程4~6,平均病程(5.1±1.1)年。该次研究通过了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目的和方法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并主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性别比、年龄、治疗方法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强。
1.2 方法
搜有患者手术前0.5 h内注0.1 g射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H12020381),连接心电监护仪(迈瑞PM-7000)进行ECG(心电图)、DBP(舒张压)、SBP(收缩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MAP(平均动脉压)的检测。对照组:麻醉诱导,以0.004 mg/kg 芬太尼(国药准字H42022076),0.08 mg/kg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03 1037),0.15 mg/kg顺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869)静脉注射,手术开始后,微量泵泵入异丙酚,剂量为6~8 mg/(kg·h),根据患者的麻醉状态,间歇性静脉推注芬太尼,剂量为0.05~0.1 mg,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2]。观察组:麻醉诱导,以1 μg/kg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299)静脉注射,0.08 mg/kg咪达唑仑,0.15 mg/kg順阿曲库铵静脉注射,手术开始后,以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批准文号H19990282)与瑞芬太尼,剂量为6~8 mg/(kg·h)+0.1~0.2 μg/(kg·h),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3]。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麻醉苏醒情况,主要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等[4]。②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的麻醉不良反应(心动过缓、低血压、咳嗽反射等)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苏醒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6.89±1.03)min、呼吸恢复时间(5.77±0.64)min、拔管时间(8.16±1.11)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9.55±1.05)min、呼吸恢复时间(7.99±0.71)min、拔管时间(18.44±1.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苏醒情况[(x±s),min]
2.2 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例,31.11%)(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上甲状腺患者椎间增加,大多数人选择手术的方式而非保守治疗,主要是经患者的颈丛阻滞实施麻醉,并在患者的颈部做一手术切口,将甲状腺充分暴露出来,剥离并切断甲状腺周围韧带组织。甲状腺切除手术具有相对较大的风险,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药物的使用,避免对附近的组织或血管造成损伤,结扎甲状腺动脉血管,减少出血量等,术中处理好各个组织与血管之间的联系,常规手术缝合,止血,手术完成。在甲状腺手术后,周围血管组织结扎,导致血液循环状态改变,血流动力学收到影响,麻醉效果对手术影响较大,常规麻醉措施并不能够满足手术的需要,麻醉效果不明显时,甚至会造成患者气管的损伤[5-6]。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麻醉方法被研究并应用于临床中,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麻醉后不良症状,新的高效的麻醉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麻醉措施。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的提出,收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该麻醉方法的优势在于麻醉效果明显,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后患者的恢复较快等,瑞芬太尼在使用时,其优势在于镇痛效果更加明显,作用时间快,清除迅速,明显优于芬太尼;大量注入芬太尼时,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故而,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麻醉方法的重要临床价值,特展开该次研究[7]。
该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6.89±1.03)min、呼吸恢复时间(5.77±0.64)min、拔管时间(8.16±1.11)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9.55±1.05)min、呼吸恢复时间(7.99±0.71)min、拔管时间(18.44±1.66)min,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例,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玲等[8]在河北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探讨》文章中,应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组的患者苏醒时间(6.30±0.30)min、呼吸恢复时间(5.40±1.30)min、拔管时间(8.10±1.10)min几近相同。与此同时,根据研究所得结果表明,苏醒时间与降低不良反应方面,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优势显著,可以提高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的恢复,有利于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是十分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患者术后各项调查中显示,其麻醉影响较小,为患者的后期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同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质量。该麻醉方法在应用时,为麻醉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安全、科学的依据与标准,但在药物的使用剂量、种类的选择等方面還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医务人员高度配合,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与麻醉后反应,刻苦专研,得出有利于治疗的结论[9]。
综上所述,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进行麻醉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的苏醒,较为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华英. 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报道[J]. 医学信息,2015,28(51):192-193.
[2] 刘会全. 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89-90.
[3] 卢桠楠,叶西就,纪风涛,等. 两种麻醉方式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 11(6):429-431.
[4] 黄忠颖,何雪明,何文评,等.泵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维持麻醉对甲状腺切除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97-100.
[5] 吴翼南.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 医药前沿,2016,6(5):70-71.
[6] 李志胜.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效果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1020-1021.
[7] 张战良,黄丽群,郑彬,等.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致甲状腺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J]. 现代医院,2012,12(1):20-22.
[8] 王玲,王爱玲.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探讨[J].河北医药,2014(9):1474-1477.
[9] 田洁丽,张兴风.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8):1553-1554.
(收稿日期: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