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胜
[摘要]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确切效果。方法 回顾式分析该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81例,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观察组40例,应用常规方式治疗的对照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的评分,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的结果为(2.38±0.1)分,对照组VAS评分的结果为(7.18±2.5)分,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a)-0105-03
骨折根据骨折线的形态不同划分为多种类型的骨折,压缩性骨折属于其中的一种形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疾病中常见的、多发的是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其明显的临床反应有疼痛、功能性的障碍、脊柱后凸畸形等[1],此类骨折一般不采用开放式的手术治疗,而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很多缺陷。对2013年2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81例患者进行研究,即研究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成果明确得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47~71岁,平均年龄在(59±2.1)岁;其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24例,胸椎压缩性骨折的1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48~72岁,平均年龄为(60±2.5)岁;其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有21例,胸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有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的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丢失或者骨质疏松,并且有明显疼痛的临床表现[2]。排除标准: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过往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排除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非手术方法治疗,进行腰带固定治疗,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以钙剂和维生素D3为基础的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患者服骨化三醇软胶囊,剂量为0.25~0.5 μg/d,2次/d,连续服用两周观察疗效,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30491;针对疼痛的情况适当进行中西药的对症治疗[3];并且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以待恢复,对于伤椎要进行垫枕法体位的复位。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在全麻之下,患者俯卧在手术床上,做好术前生命体征的监测,建立好静脉补液的通道[4]。②通过C型臂X线机的透视,确定好患锥的具体位置并且标记穿刺点,在患者的背脊开2 mm的切口,将穿刺针置于椎体,穿刺的针头端在侧位抵达椎体之前的1/3处,正侧是位于椎体的中央方可视为穿刺成功[5]。③对椎体注射地塞米松之后,将按照伤椎情况调制骨水泥注入椎体来稳定骨折的椎体,在注射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充满患者病变的椎体,在有明显侧漏时可以停止注射,记录好注入的总量,注入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④在术后可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合理的锻炼,术后24 h之后可以坐起或者下地运动,但术后不可再服用止痛剂。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VAS进行评分,也就是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表示疼痛的程度[6]。轻度疼痛的评分为(2.57±1.04)分,中度疼痛的评分为(5.18±1.41)分,重度疼痛的评分平均值为(8.41±1.35)分;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的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采用VAS表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2.38±0.1)分,结果在轻度疼痛的范围之内,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VAS(7.18±2.5)分,结果在重度疼痛的范围之内,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之后的VAS评分也明显低于治疗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出现轻微的神经损害表现,下肢麻木无力的有2例,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经过传统的保守治疗导致4例褥疮,1例深静脉血栓,1例下肢麻木,共计6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2.19%,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是一种微创手术,它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向患者已经病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强化椎体目的的一种手段[7]。它可以发挥明显的止痛以及防止椎体压缩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治疗可以达到其明显的止痛效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的骨折和老年人自身机能的衰退息息相关,若没有得到合理治疗,病椎会进一步塌陷,后凸畸形也会进行性的加重,严重可危机生命,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非常必要。
传统的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有明显的不足,绝对的长期卧床休息和佩戴支具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极易引起并發症,像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等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卧床时活动量减少会使得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的情况进一步加重,形成非良性的循环。该文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高达12.19%,治疗效果并不客观。而椎体成形术是微创治疗中的最佳选择,该治疗方式可以直接恢复被压缩椎体的部分高度,手术的创伤小,并且手术只需要30 min左右,在术后的24 h患者就可以恢复下地活动,还可避免长期卧床而造成并发症情况,此次研究不良反应率仅5%,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治疗手段,并且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地改善脊柱后凸畸形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很重要,要保证穿刺准确性和注射骨水泥的可靠性以提高成功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椎体成形术的材料也会更加适用,椎体成形术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该文研究证明,经过微创的椎体成形术之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观察组VAS评分为(2.38±0.1)分,对照组VAS评分为(7.18±2.5)分,两组间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文献中[8]对患者恢复进行术后的随访,分别对术后7 d和12个月进行VAS的评分,7 d ABC患者分别为(2.67±0.33)、(2.6±0.3)、(3.13±0.26),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2±0.23)、(2.54±0.21)、(2.31±0.21)分,BC组进行椎体成形术后的疼痛明显缓解,与该研究结果一致,但是该研究没有进行不同时段的回访。
综上所述,椎体成形术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症状,且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短期疗效确切。此研究作为该院回顾性的研究,属于短时间范围内随访,因此关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中长期治疗效果,还需更多的随机对照实验来做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方心俞,林建华,叶君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相关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22-24.
[2] 田金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36-138.
[3] 钟远鸣,付栓虎,张家立,等.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壳杂志,2013,21(18):1829-1832.
[4] 雷成刚.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9):648-650.
[5] 刘桂东,陈德喜,李巍,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60-62.
[6] 庄澄宇,陈哲,宋艳艳.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同压缩程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的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9):773-777.
[7] 杨波,谢景开,尹飚.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4(8):2212-2216.
[8] 黎一兵,郝定均,贺宝荣.PKP术后骨水泥形态分布对临床效果影响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1):996-998.
(收稿日期:20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