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摘要] 目的 研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测定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功能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住院时间等),术后随访1年,评价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镇痛剂用量(82.16±14.82)mg和术中出血量(61.79±16.28)mL显著少于对照组(131.73±19.74)mg、(108.19±25.87)mL,手术时间(56.32±8.64)min、住院时间(9.66±1.01)d明显短于对照组(69.28±9.63)min、(11.93±1.80)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有效率33例(82.5%)高于对照组30例(7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3,P<0.05。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5%;对照组为27.5%,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显著,围手术期状况明显优于甲状腺全切除术,并发症少,利于患者较快恢复。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症;疗效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发病主要与饮食中碘含量、饮食习惯、气候有关,存在明显地区差异[1]。目前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式存在较多争议,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临床上对手术适应证、手术的方法范围仍有不同看法[2],如何降低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该文以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反映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0例,男1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1±15.1)岁,发病时间5 d~12年;对照组男1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2.8±14.9)岁,发病时间7 d~13年。两组患者病例数、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发病时间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入选标准[3]:①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確诊结节性甲状腺肿,择期手术;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③既往甲状腺手术病史者;④合并严重精神疾患者;⑤孕妇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软枕,行气管插管全麻,于胸骨上窝作6~8 cm横切口,逐层切开,对皮瓣进行悬吊,切开颈白线,钝性分离颈前肌群和被膜,完全暴露腺叶,分离、切断、结扎有关动脉和静脉,并注意避免影响喉返神经。游离甲状腺后,切开大部分前侧腺体,保留被测腺体组织和包膜。最后逐层缝合。对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术中完全切除甲状腺叶,其他手术操作同上。
1.2.2 评定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各项功能指标。评价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
1.3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临床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方面[4],如下: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中正常,1年内未见复发;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明显改善,甲状腺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年内未见复发;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甲状腺功能基本有一定程度恢复,但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微粒体抗体未见,1年内未见复发;④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或1年内有复发。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镇痛剂用量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痊愈者多于对照组,显效者、有效者、无效者均少于对照组,但组间统计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5、0.783,P>0.05。可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效果稍优于甲状腺全切除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术后并发症
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四肢麻木、喉返神经损伤各1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12.5%;对照组发生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各2例,四肢麻木3例,并发症发生率27.5%,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仍为甲状腺外科中常见疾病,占各种甲状腺疾病手术总例数的很大比例[5-6]。手术治疗分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全切除术两种术式。其中甲状腺全切除术可完全清除病灶,但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且对颈部周围器官造成一定损伤,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7]。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则根据病变位置和病变程度,进行选择性切除,减少对颈部组织的损伤,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当然,部分文献[8-9]曾报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复发率略高于甲状腺全切除术,因此,手术对医师的技术和对病变组织的把握有所要求,必须彻底精准切除病变组织。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镇痛剂用量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观察组痊愈者多于对照组,显效者、有效者、无效者均少于对照组,但组间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5、0.783,P<0.05。可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效果稍优于甲状腺全切除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四肢麻木、喉返神经损伤各1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12.5%;对照组发生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各2例,四肢麻木3例,并发症发生率27.5%,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吴瑞正等[10]同样对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患者镇痛剂使用量、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甲状腺全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显示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其中镇痛剂使用量、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数据基本与该文数据一致,但住院时间(8.79±1.24)d和(10.26±1.52)d均明显低于该文中(9.66±1.01)d、(11.93±1.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发现这可能是由于该文中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3.0±15.1)岁,其基础疾病较多,较文献患者(39.6±17.4)岁而言,体质薄弱, 恢复能力稍差,因此住院时间明显偏长。此外,文献中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状腺全切除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该文结果基本一致。总体而言,两种术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相似,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显著,围手术期状况明显优于甲状腺全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 潘文峰,苏习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03例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4):2069-2071.
[2] 申阳,唐朝晖,江拥军,等.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541-2543.
[3] 祁忠斌.外科手术治疗9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28(6):1312-1313.
[4] MA Khan,SM Saleem,Zafarullah. Frequency of carcinoma in thyroid specimen after subtotal thyroidectomy in multi nodular goiter[J].Rawal Medical Journal, 2015, 40(1):59-61.
[5] 曹宏泰,韓继祥,张冬红,等.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eta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39(6):625-631.
[6] 黄树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15-16.
[7] 王先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67-69.
[8] 胡晓东.不同术式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8):862-864.
[9] T Yoldas,O Makay,G Icoz,et al. Should subtotal thyroidectomy be abandoned in multinodular goiter patients from endemic regions requiring surgery [J]International Surgery, 2014, 100(1):9-14.
[10] 吴瑞正,滕奔宇,陈培升,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4):4689-4691.
(收稿日期: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