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 赵加春
[摘 要] “张力课堂”的提出,无疑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突破,是一次对教育生命本真的回归与探索。如何让短短的40分钟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双本位”理念下的生命张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双本位”课堂张力,以期对张力课堂研究、“双本位”理念课堂教学有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课堂 张力 双本位 语文教学
“张力”,是一个物理名词,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即指向外的膨胀力、扩张力和延伸力。其解释似乎不能表达本文的意思,但生命的课堂需要张力。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目标过多的指向平面的“书本世界”,从而使课堂失去了弹性,失去了活力,缺乏立体感,没有了现实感。这样的课堂也就无法满足学生完整的生活需要和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需要。新课程改革由此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一种多维目标的确立,是由过去平面单一课堂向立体多元课堂改变,变“一成不变”的课堂为“不断生成”的课堂,让课堂回归生命的本真。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去提升课堂空间,激发生命个体内在的潜力、创造力、思维想象力,使课堂富有弹性和可塑性,让课堂充满张力。而如何让短短40分钟的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师言堂”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尝试探索“双本位”理念下的课堂生命张力,让“生本”与“师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统一,迸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这大概也就是张力课堂的内涵。为此,本文着重从语文“双本位”理念课堂教学来谈谈对张力课堂的浅识管见,以期对课堂教学理念、“六力”教育发展策略有着更为全面深刻的解读。
一、师生共入文本,擦出课堂火花
课堂教学就是很好地完成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双本位”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让学生置身课文,成为文中的角色,同时教师也应进入文本,与学生一起入情入境。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拉近生与师的距离,产生心灵的共鸣,擦出课堂智慧的火花。我在教瑛子的《爱如茉莉》时,首先给学生和自己10分钟时间,再次进入文本的阅读体验,而后进行分小组的问题讨论,四个小组结合本组内的问题,提炼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四组汇总,删去重复,同时加入老师的一个问题。这样进入第一次课堂问题大讨论,“妈妈,为什么说‘爱如茉莉”、“一组组对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爸爸不睡陪床紧握妈妈的手,妈妈手麻却不敢惊动睡着的爸爸,前后的照应,同学们的感受”、“作者为什么说茉莉更加洁白纯净,缕缕幽香钻到心中,萦萦不去”、“结尾‘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你的理解,课题的重复,表达的是什么”(师问)五个问题,虽然一些问题欠质量,不够深入,但这些都是学生与老师共入文本后,最真切的直观感受,具有现实性、真实性。在讨论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有些说的不够到位,没有关系,因为这些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没有标准答案的束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集思广益,让思维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讨论结束,小组代表发言,可以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问题的补充,教师同样阐发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学生亦可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师生共入文本,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双本位”理念教学的具体表现。第二次课堂问题讨论,是在师生课文学习的尾声,提出自己仍旧存在的问题,或者本课知识点应注意的问题,如有学生提出“课文开头与结尾的写作方式是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爱字理解与感悟”,也有同学说“学完课文,大家是不是可以尝试写一写自己父母之间平凡的爱”,还有同学再次强调“本课生字词的书写、组词、字意掌握理解”等,这就达到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思考的目的,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释放他们的热情与能量,让课堂“活”起来,而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才有“力度”。
二、教师宏观指引,学生微观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应打破传统的“师本”理念,进行以教师为主导的宏观调控。而作为组织者与指引人,教师应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撑起一片绿荫。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双本位”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更多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教师则是一种大方向的宏观指引,给学生以更多的微观空间。所谓的“微观空间”,就是学生个体的学习空间及对课堂教学的心理反应和内心独白。张力的课堂,本身就是一种释放学生生命力,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敞开学生心扉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學生的课前预习,对此的要求就是你要“写”,你要留下“痕迹”,即书本上有你走过的脚印。哪怕是只言片语,一个生字词的理解,一句话的评析,一个片段的感悟,对文本的困惑疑问等,涂涂画画,留下自己的内心想法,属于本真的东西。待到课堂上,在教师的宏观指引下,每个学生都有了微观的探究,属于自己原创的东西,都有话可以说,课堂氛围也就调动起来。课堂也不再是一个人的课堂,一部分人的课堂,而是大家的课堂。原始生命力的聚合,是张力课堂真谛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如此尝试,“双本位”理念下,让学生的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效果理想,老师大方向的宏观指引调控,学生自我空间下的微观探究思考,既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也是教育本真的回归,这样的课堂富有生命的活力,张弛有度。
三、倾注情感体验,拓展课堂空间
张力的课堂亦是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起始点,也是归宿点,贯穿着语文教学始终。语文教学生命体验的核心是人的情感体验,情感的张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它使生命体验更加丰满、更有深度、更见广度,课堂空间由此也拓展延伸开来。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倾注情感,实现“生本”与“师本”的和谐统一。而课堂教学中,师生的默契配合是以情感为纽带,教师要充满激情,丰富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去,用“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教师“入戏”了,学生自然也进去了,情感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在上《卢沟桥烽火》一课时,学生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较为模糊,情感上相比我们这代人又淡漠了些,对此我从“九一八”事变说起,严肃认真讲述地同时情感在激动与愤慨中变化,看着课堂里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老师,说明学生被感染了,激起了自我内心的情感,在讲历史大背景,我还穿插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细菌实验”、“埋生化武器”、“南京大屠杀”、“日本鬼子杀人比赛”等,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观看《太行山上》,内心的情感更是达到了顶点,这一系列残暴的行为完全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情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慨与憎恶,对那段屈辱历史的深思。《卢沟桥烽火》这课内容的学习,让师生有了情感的共鸣,也让课堂空间拓展延伸开来。课后,同学纷纷在谈论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为,说明他们被深深触动了,对这段历史,对日本这个国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课堂空间被情感打开,个体生命充满了力量,课堂也就有了情感的张力。
四、运用教育技术,增加知识密度
新课改向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老师需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但要去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教师驾驭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考虑的因素,还应充分借助音乐、图片、头像、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张力,增加课堂知识的密度。我在讲述《卢沟桥烽火》时,二到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如果只是让学生品析激烈对抗的语句,情感能够上升起来,但显然有些乏味,缺少内心的激动。为此,我选取卢沟桥激战片段,影音资料的播放,让学生的感官为之一新,既学到了课堂知识,又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与深思,不觉间自我的民族情感得到升华,可谓一举多得。接下来的全民抗战知识点的学习,游刃有余,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思考,课堂也就活跃起来。再如,讲授《黄山奇松》一课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黄山,也就何谈对黄山奇松的感知,对黄山松“奇”特点的认识。我选取了黄山奇松的代表性图片,增强课堂知识的直观效果,同时结合我去黄山的经历,向学生娓娓道来。有了视觉的感知,加上对老师登山经历的情境想象,相比之前的茫然,此时对黄山,对黄山松“奇”的特点都有了情感与知识的认识。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自己不懂的问题或学生的疑问不能解答,我会当堂运用教育技术,进行百度百科,大屏幕下与学生共同学习,做到知识当堂吸收,问题解决即时有效。体现师生的平等,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与老师共同的舞台,让“双本位”理念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如何让40分钟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双本位”理念下的课堂生命张力,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不断去反思总结。自己教学实践的初步大胆尝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解决,如课堂张力的连贯性、持续性,“双本位”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如何体现,张力课堂与“双本位”理念课堂教学的最佳契合点等一系列问题都将要面对。每一个问题都是教育教学的大问题,关乎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正如人们常说“学無止境”,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亦无止境”,教学艺术探索空间的广阔无垠,是对我们每个教师探索教学的永远鞭策。“双本位”理念下的课堂生命张力,让“师本”与“生本”和谐发展,有机统一,是教育最高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对教育本真的尊重。这也是实现“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老师幸福地教”的重要价值标准,是“幸福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课堂管理,会者不难[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 常华锋、朱莉.生本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肖芳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4] 黄小珠.小学语文情感教学[J].校长阅刊,2006(5).
[5] 李艳梅.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结合[J].考试周刊,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