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铭
福建省漳州市建筑设计院(363000)
建筑电气防火设计的问题探索
杨晨铭
福建省漳州市建筑设计院(363000)
建筑电气防火设计是保证居民生命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电气防火设计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建筑电气防火设计的不断完善及发展。
建筑电气;防火设计;问题探索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建筑结构及功能逐渐变得复杂,建筑内部的用电设备和装置也越来越多,如何做好建筑内部电气防火设计工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这里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电气防火设计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为住户的安全用电提供有力保障。
电气火灾主要是指由于电气方面存在过载、短路、电火花等问题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因此电气防火主要是指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电气火灾发生目的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及安全管理。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种引发电气火灾的因素:第一,电气装置在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对含有腐蚀气体的场所中的用电线路进行处理,没有安装相关设备,线路出现绝缘破坏,导致由线路短路引起的电气火灾;没有在防爆场所内安装防爆电器,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线路实际载流量远远超过线路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使得电器长期处在一种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导致电气设备产生的热量无法充分散入空气中而引发火灾;没有在雷击场所合理设置防雷装置或是防雷装置由于使用时间较久而失效,由雷电感应引发电气火灾。第二,没有按照相关规范安装电气设备。在安装电气设备的过程中,采用缠绕连接的方式连接导线,在后期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值逐渐增加,致使街头部位的温度过高,从而引发火灾;安装人员在安装灯具的过程中没有对白炽灯、卤钨灯等产生的热量做防护处理,操作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周围易燃物受到高温影响燃烧,引发火灾。
探测器可以将火灾信号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报警控制器并发出警报信号,是消防自动报警的眼睛,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感烟、感光、感温、叫燃气体。在布置、选择探测器时应根据房屋的具体特性、高度、形式以及相对湿度等原因,并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选用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报警探测器及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主要是用于传输信号、为探测器提供电力,并可成功输出控制指令的一种装置。可根据输入网络的系统线路的不同将报警控制器分为两类:少线制报警控制器和多线制报警控制器,若是按照性质区分,则可以分为通用报警器、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器三种,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对报警控制器进行选择。
联动控制在我国的电路设计中主要被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防、排烟设备,如电动防火门、正压送风阀等部位;②机电设备,如防、排烟风机,电梯等;③灭火系统,如消火栓系统、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等。联动控制运行的主要原理为当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会在传输报警信号的同时发出指令,促使现场的联动控制模块快速行动,以最大的效率完成应做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会采用自控、远控、线控三种操控方式。
现阶段我国建筑主要是按照功能不同对采用的相关消防用电设备进行划分,主要分为火灾自动报替系统、固定灭火装置等几类。由于各种消防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展现不同的功能,因此相关人员在设计防火配电线路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消防用电设备的性能。第一,消火栓泵、喷淋泵等配电线路。在消防灭火工作中,主要会在现场使用消防系统加压泵、水幕系统加压泵等灭火设备。因此,消防水泵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火灾扑救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在为消防水泵配备用电线路时应格外注意,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因操作失误引起的消防水泵故障现象[1]。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中的具体规定,水泵房是消防水泵主要聚集地,而配电线路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主要分为双电源或双回路电源干线以及各个水泵电动机配电支线。
第二,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在民用建筑中防排烟设备是一项特别重要的防火设施,主要以送风机、排烟机以及各类阀门为主,这些设备是否能够按照预期要求及标准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住户的生命安全、人员疏散效果、以及抑制火灾蔓延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具的排烟布置较为分散,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应充分考虑到供电主回线路,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联动控制线路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限燃型电缆电气绝缘性在遇到明火时会明显降低,因此在设计防火线路时应注意选用不受火灾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耐火型交联低压电缆作为防排烟装置的配电线路,而在暗敷时可以采用一般耐火型电缆,同时联动和控制线路也可以选用耐火电缆。
第三,防火卷帘门配电线路。大堂或中厅通常会在建筑中占有较大面积,某些宾馆还会具有内置空间以及回廊,因此在涉及配电线路的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文件中的具体要求,将不同的防火分区用防火卷帘门进行分离,从而达到阻碍火灾蔓延的目的。防火卷帘门的主要原理是建立在配电线路可以为防火卷帘门提供充足电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防火卷帘门的配电线路是否可以按照预期效果卡站工作主要是取决于配电线路能否成功为其输送电力。
第四,消防电梯配电线路。消防电梯是疏散居民、实现火灾扑救的重要通道,是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这一方面的配电线路防火设计工作时应注意结合消防电梯的实际情况及功能进行设计。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消防电梯配电均设置在建筑底部或是地下变电所,导致消防电梯的配电线路较长,且线路复杂,使得线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无法为火灾疏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了有效提高消防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在设计防火配电线路时应采用耐火型电缆,同时配电线路尽可能垂直敷设在消防电梯的电气竖井内部。
第五,火灾照明应急线路。火灾应急照明是保证居民安全疏散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消防工作人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疏散指示灯以及备用照明灯具等。通常情况下,建筑中的疏散指示灯会自带镍镉电池,而应急照明主要是依靠双电源的相互切换来实现照明,因此,在设计配电线路的过程中火灾应急照明敷设在不燃结构层的内部并采用阻塔型电线进行穿钢管保护,以达到防火、保护电路的目的。
第六,消防广播通讯系统配电线路。在发生火灾后,消防广播、电话以及火灾警铃等设备可在火灾过程中充分发挥职能,因此,工作人员应重视这些设备的配电线路安装工作。在安装配电线路的过程中应优先采用阻燃型电线穿管进行单独、暗敷工作;若是实际情况无法满足暗敷条件,则应该对配电线路进行耐火处理后再进行明敷。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在电气防火设计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设计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借鉴先进的设计经验,完善国内现有的防火理论并在今后的工作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努力将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降到最低。
[1]晏德强.高层建筑电气防火设计的问题探析[J].低碳地产, 201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