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强 王艳芳
新乡市吉鹏建设有限责任公司(453000)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
王智强 王艳芳
新乡市吉鹏建设有限责任公司(453000)
随着城市化发展,建筑工程也随之相应增加,这就要求土建工程在要求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土建工程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混凝土,所以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这里就是以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混凝土的材料配置为文章的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分析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希望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论述,为与混凝土相关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混凝土;土建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混凝土搅拌过程的用水是十分讲究的,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处理加工的污水、沼泽水和工业废水。在钢筋混凝土的工程建设中,海水也是禁用的。混凝土施工的第一步就是搅拌,所以要特别注意水的使用,严格把好质量关,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根据性能和用途水泥可以分为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和通用水泥三种。在工程建设中,一般使用的是通用水泥,在配置过程中就要明确配比和水泥强度,明确掌握通用水泥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在工程建设中,合理选择所用水泥的种类,以减少水泥的使用数量,减少工程建筑的投入费用,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配比的过程中,对砂石骨料的需求非常大。砂石骨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对水泥的需求量,进而影响着混凝土施工技术。故在土建工程中,应对砂石骨料使用进行整体规划,考虑质量、含杂质的程度以及性能等方面。
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水泥水化热放热速度快慢直接影响水泥水化的进程。水化过程太快,温度收缩就大,直接影响了结构物的整体质量,产生缩温裂缝,影响结构物质量和耐久性。
2)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的影响。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强度值是离散的,这一离散的强度值受原材料配比与搅拌的双重影响。不规范的施工与不适合的配比会对结构物造成破坏,尤其是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砂、石的实际配比会与设计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我们要对施工时的严格规范配比并专门监管。
3)混凝土在浇灌过程中的问题。混凝土在浇灌的过程中的问题比较复杂,在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浇灌前的运输问题、预埋件表面是否磨损,预埋件表面和模板贴是否密,模版、钢筋、预埋件、预留孔等一些情况也需要注意。忽视这些会对施工的整体进度、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1)选择混凝土配料时,要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应选择能够快速降低混凝土温升的水泥、外加剂以及掺合料,以便进一步降低水泥的热化程度,推迟水化的进程,避免温缩产生裂缝的问题。
2)选择完混凝土的配料后,要进一步优化混凝土的分配比例,根据使用的原料进行配比,进行科学合理的试验、适配,以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切记要根据配比的实际情况。
3)应注意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在搅拌砂、石时应测验含水率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4)加入适合的掺合料。用性能高的掺合料提高水泥自身的结构状态,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整体的抗变形能力。除了选择合理的搅拌机外,还要制定合理的搅拌规则,包括何时投料、搅拌时间长短以及投放次序等。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前的运输程需要维持混凝土的均质性,故应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次数把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地运至建筑的地点。在不允许存在缝隙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构物时,必须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连续性,不可中途间歇。
1)我们需要在浇灌前检查模板的相应数值。重点核对钢筋保护层的薄厚、钢筋的浇灌位置、预埋件表面是否与模板粘贴的严密等,之后将检查结果录入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污渍和其他脏污保持模板干净、清洁,确定合格后可以进行浇灌。
2)在混凝土浇筑时,要留意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情况。发现有变形、移位等情况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其模板等严密性。在浇灌竖向的建筑物时,应该由低向高分层进行浇筑。
3)混凝土的浇筑要具有连续性,若需要间歇,也要缩短其时间并且要求底层的混凝土凝结之前将上层的混凝土浇灌完毕。混凝土的运输、浇灌及其间歇的时间都不能超过混凝土底层凝结的时间。若间歇的间超过了凝结时间,就应该预留施工的缝隙,而此处位置是新旧混凝土强度最小的部位,应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浇筑。
4)混凝土进入模板后,应立即进行充分振捣,让新入模的混凝土进入到模板的每一个角落,按照分层下料、逐一振捣的要求,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的完整性。浇灌过程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控,经常敲打墙柱模板,排除生成气泡的影响,以确保表面整齐。
目前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是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监控混凝土质量必不可少。不仅需要我们注意包括水泥、砂石、水等配用料,也要考虑到运输技术、施工环境等重要因素,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程进行施工。我们在具体施工中,不仅要从实际出发,还要积极发现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出适合现代混凝土施工应用的新技术、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