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护理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研究进展
林静,陈燕,石溪溪,梁百慧
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入手,综述了中医护理技术含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热熨(敷)法、中药足浴法、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法、耳穴埋豆法6种方法防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应用进展,提出该6种中医护理技术在其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应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多层面进行循证论证。
输卵管阻塞;不孕;中医护理;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敷;足浴;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耳穴埋豆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oviduct obstructive infertility,OOI)在东西方国家均有较高的发病率。据文献报道,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女性不孕尤其是继发性不孕的原因之一,占不孕症30%~50%[1-2]。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即因输卵管阻塞影响受精或者受精卵运送至宫腔受阻而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最常见的为输卵管炎症。病人常有下腹隐痛、腰痛或月经异常,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有部分病人只有不孕并无其他的影响。近年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每年200万例的速度递增[3],将有可能成为不孕症的首要因素。目前不少学者相继开展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中医护理研究,包括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熨、穴位注射、中药足浴、中药离子导入及耳穴埋豆等,现将相关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现代医学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很多,包括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手术后损伤粘连、先天发育异常等,但其中主要以输卵管炎症最常见[4]。其可由急性输卵管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或盆腔炎引起;也可以是子宫内膜局部病灶引起的上行感染,导致慢性输卵管炎的形成从而阻塞输卵管通道,如不全流产、残留胎盘引发炎症,部分带宫内节育器者。引起输卵管炎症的病原菌主要有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结核菌、大肠杆菌及其他的厌氧菌、需氧菌。中医学对于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直接描述,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散见于中医“不孕、癥瘕、无子、绝嗣、断续、月经不调”等疾病中。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受胎论》中提出:阴阳交纳,胎孕乃成,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这里的胞络、两歧是中医学对输卵管的描述。现代中医普遍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主要是由于妇女在月经期、产后等因湿热毒邪的入侵,客于胞宫,湿热瘀结而形成血瘀,导致胞脉闭塞不通,阴阳之气相隔,精卵不能交融而出现不孕。其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湿热凝聚,其性属实,凝结不通为其主要特性[5-6]。王云铭认为,脾虚失运,湿热下注或气滞血瘀,瘀滞胞脉,可致不能摄精受孕[7]。卫爱武在久病人络学说理论和现代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瘀水互结证多见于输卵管阻塞的病人[8]。李光荣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气血失和,瘀血阻络,胞脉不通,临床上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3型[9]。
中医护理包含丰富的护理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护理方法,其中一些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技术经过临床验证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预防及治疗效果有效。
2.1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法作为一项特色的中医护理技术已在被临床接受并广泛使用。马小蓓[10]在北京市调查各类中医护理操作在科室的开展情况,中药保留灌肠占52.6%。由于肠壁半透膜具有渗透性,中药的有效成分可经肠壁得到较好的吸收,并经血液循环于临近的盆腔发挥作用。焦黎明[11]自拟化瘀通络助孕汤保留灌肠治疗5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病人,并随症加减,总有效率达90.4%。苗曼华[12]用自拟中药灌肠方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病人31例,输卵管通畅后1年内受孕率为63.3%,具有较好的疗效。灌肠方法的改进:①灌肠器的使用,传统的灌肠器是用灌肠筒和橡胶管相连接,现多已被一次性灌肠袋所取代,它既方便又卫生,使滴速的调节更加便利,减少了对肠道的刺激,保证了病人的舒适,且通过在滴管下端安置红外线恒温调控仪,保证药液温度的适中,避免造成冷刺激。②灌肠插管的深度,蒲继红[13]对1989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影响的1l篇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该11项研究均将插管深度从15 cm~20 cm增加至25 cm~30 cm,数据显示,将插管深度从15 cm~20 cm增加至25 cm~30 cm可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有助于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促进药物的吸收。
2.2 中药热熨(敷)法 中药外敷法是中医妇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简单易学,就是用袋子将药物装好并加热,待温度适中后直接贴敷在患部皮肤,使中药的药力从皮肤直接渗透盆腔或输卵管病变组织,疏通经络,以达到清热散结、活血化瘀、软坚通络的作用。研究显示中药外敷法在改善局部组织与周围组织的黏连上效果显著[14]。对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药外敷能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并吸收粘连的组织,疏通管道,使输卵管“拾卵”及输送受精卵至宫腔的功能得到恢复。孙淑芳等[15]将鱼腥草、连翘、红藤、益母草、丹参、路路通、皂角刺等中药碾成粗粒装入白色布袋中,用适量的水将布袋打湿,隔水蒸30 min~50 min,在空气中晾上一段时间待温度适宜时外敷在患侧腹部及腰骶部,每晚1次,每次1 h~3 h,期间用热水袋加温,对输卵管完全性阻塞不孕症的治疗有效率达93.7%。郑凤平等[16]采用温经通络散脐部穴位热敷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共治疗8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病人,总有效率为89%。
2.3 中药足浴法 中药足浴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新型的治疗方法,以“简、验、便、廉”的特点而倍受人们好评。中药足浴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将中药熬成汁浸泡足部,药物离子通过足部皮肤黏膜吸收及药液的温热熏洗作用迅速进入到血液中,并快速运输至全身,作用于患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17]。《黄帝内经》中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足三阴经、足三阳经起于足部止于足部,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全身有66个穴位分布在足踝以下,占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是五脏六腑精气输注、会聚之处。因此,足浴通过众多经络将药物的有效成分传到相关部位,可促进气血的疏通,强化脏腑的功能,达到扶正固卫之效。
2.4 穴位注射法 是将药物注入穴位或压痛点,通过针刺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刺激经络穴位以改善机体机能,使体内气血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穴位注射法强化了穴位刺激效应,弥补了外用药物不易透入穴内的不足[18]。双侧子宫穴、三角灸穴、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19]等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注射应用较多的穴位,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穴位注射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连松解及吸收,提高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的临床治愈率和受孕率。
2.5 中药离子导入法 是一些药物离子经直流电的温热刺激作用导入机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20]。作用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药物离子对皮肤神经感受器的刺激,经反射途径达到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作用,药物离子直达病灶发挥药效;此外,通过物理刺激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粘连组织松解,并软化瘢痕组织。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所用的中药组成成分也不相同,常用的活血祛瘀中药离子导入方为红花、丹参、当归、桂枝、川芎等。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以及输卵管复通术早期通液辅以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复通率及复孕率均明显提高[21-22]。王民[23]将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结果常规组通畅率60%,受孕率30%;中药组通畅率为80%,受孕率60%。
2.6 耳穴埋豆法 指使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等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属于中医学“微针灸系统”范畴。耳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听觉器官,它与脏腑关系密切,中医典籍《灵枢》中著有“十二经通于耳”,又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根据全息理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在耳上有对应的点(耳穴),耳穴可在经络传导的作用下反映人体某部位的病变[24]。通过压迫耳部相应穴位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和脏腑,恢复脏腑及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治疗、护理及其研究在各大综合医院广泛开展,由于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医疗工作者开始重视在慢性疾病防治和康复中具有独特作用的中医中药。相对于现代医学来说,中医护理简便易行、方法灵活多样,临床研究证实,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熨、穴位注射等中医护理方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中药足浴和耳穴埋籽法虽有其理论依据,但缺乏有力的临床循证依据。建议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更好地体现中医药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水平与优势,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护理与治疗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1] 宋素艳,唐玉红.自拟中药分期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50例[J].中医药导报,2012,18(11):108.
[2] 李丽美,孙维峰,程琦,等.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临床诊断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2):189-192.
[3] 奚龙妹.不孕症夫妇418对病因临床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7):43-44.
[4] 伟生,张文宙,蔡欣.输卵管阻塞病因病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5):398-400.
[5] 赵虹,王幸儿,包文斐.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和生殖内分泌的调节作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458-460.
[6] 顾华,辛丽嘉.妇炎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155-156.
[7] 张登山.王云铭辨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论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22-23.
[8] 何东杰.卫爱武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3):210.
[9] 王莹.李光荣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经验总结[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1.
[10] 马小蓓.北京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与技术操作应用现状的调査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1.
[11] 焦黎明.化瘀通络助孕汤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150.
[12] 苗曼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1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30):35-36.
[13] 蒲继红.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40-642.
[14] 杨晓莉.中医外敷法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3):250-251.
[15] 孙淑芳,师晶丽,潘艳玲.中医外敷法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2):126.
[16] 郑凤平,赵晓梅.温经通络散脐部热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8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4):514-515.
[17] 胡燕,荣佳.中药足浴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3(7):92-93.
[18] 荆文华,郭秀君,康小前,等.辰时中药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影响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55-57.
[19] 吴茗玉,邓小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6):61-62.
[20] 李树祝,李冉,白岚.中药离子导入技术应用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2(11):996-997.
[21] 崔呢喃.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0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6):16.
[22] 王民,李亚玲,李翠平,等.输卵管复通术早期通液辅以中药离子导入方法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31-32.
[23] 王民.输卵管通液辅以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32-33.
[24] 邹祖燕.耳穴埋豆联合下腹盒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119-120.
(本文编辑苏琳)
Research progres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oviduct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LinJing,ChenYan,ShiXixi,etal
(School of Nursing,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unan 410208 China)
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项目,编号:湘卫人发[2013]13号;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特色技术重点研究室课题,编号:201501。
林静,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陈燕(通讯作者)、石溪溪单位: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梁百慧单位: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信息林静,陈燕,石溪溪,等.中医护理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27):3367-3369.
R473.71
: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7.27.006
:1009-6493(2017)27-3367-03
2016-09-17;
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