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药性备要》价值评说和学术特色考察

2017-02-28 05:31祁银德
环球中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草药本草岭南

祁银德

·学术论坛·

《生草药性备要》价值评说和学术特色考察

祁银德

通过对《生草药性备要》的全面研究,认为该书对后世岭南本草具有奠基意义,是清以前岭南草药知识的集中总结,对岭南草药的应用和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总结了该书具有9个方面的学术特色:著书风格的独立性,药物记载的专业性,药物性味的创新性,重视药物质量和安全的严谨性,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语言表述的通俗性,立足岭南的地方性,应用便捷的适用性,兼顾其他的灵活性。并分析了该书药物分类和记载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生草药性备要》; 价值; 学术特色

《生草药性备要》为岭南本草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约成书于1711年[1],一般认为其作者是何克谏(学界存在不同看法)[2-4]。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岭南地区广泛使用的311种民间药物,其中首载药物100多种[5],对药物药名、异名、性味、原植物形态及生长环境、鉴别、质量评价、使用方法、禁忌等都有不同程度述及。孔祥华等[6]认为该书是中国第一部地方性民间草药著作,对促进岭南医药发展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但可能因著者偏居岭南一隅,仅书一地草本之故,较之历代全国性经典本草,《生草药性备要》研究者寥寥,研究成果也非常有限。为发掘《生草药性备要》的更多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岭南中医药科技和文化,现对该书价值作一较全面评说。本文所研究《生草药性备要》以清代守经堂刻本(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年影印)为底本,以朱晓光校点完成的《岭南本草古籍三种》为参本。

1 《生草药性备要》在岭南本草史上的地位

最早与岭南中草药有关的著作当属东汉杨孚的《异物志》,其中20多条与医药有关[7]。其后自晋代开始,一批岭南地域特色明显的植物学、医药学著作相继出现,最具代表性者当属晋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和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前者记载岭南常见植物80种,介绍了其中50多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后者则扩大了其中一些药用植物的应用范围[8]。无论从作者著书意图来说,还是从著书内容来看,《异物志》《南方草木状》都不属严格意义上的“本草”,而《肘后备急方》则侧重药方及其应用介绍,属医学范畴。至清初,《生草药性备要》诞生,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地方性民间草药著作,也是岭南历史上第一部草药专著。较之上述历代著作,它具有“专”(专门载药)、“多”(载药多达311种)、“特”(地方性强)的特点,在岭南医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岭南本草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清代赵其光《本草求原》(1848年)、民国萧步丹《岭南采药录》(1932年)和胡真《山草药指南》(1942年)均是在它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补充而成;甚至诸多现代岭南本草著作都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典型的如1961年出版的《岭南草药志》(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华南植物研究所编写),以及20世纪70年代前后广东省各地编印的中草药手册等。其首载药物名称,现仍被《中国植物志》《中华本草》等收载。因此,《生草药性备要》是岭南本草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2 《生草药性备要》对岭南医药发展的影响

《生草药性备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在岭南本草史上的地位,更体现在它对推动岭南民间草药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对百姓防病治病的贡献上。自晋代葛洪、支法存、仰道人等始,中原医学传入岭南,岭南百姓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缺医少药的局面,借鉴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充分利用岭南地区丰富的草药资源来防病治病,这对人口健康和繁衍发挥了一定作用,也对岭南中医药的创新,包括草药知识和应用作了一定积累。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言:“率多易得之药……不出乎垣篱之内,顾眄可具。”[9]这说明早在晋代,岭南人民就已经有了应用身边草药防病治病的意识。但在《生草药性备要》问世前,这种尝试和积累都是零碎的,岭南草药知识大多依靠口碑相传,缺乏系统性和规模,更缺少地域范围内的共同认可。直到《生草药性备要》出现,岭南民间草药才有“册”可查,其应用才有“章”可循。从这个角度看,《生草药性备要》一书,无疑是对清代以前岭南草药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同时也是岭南草药知识的普及者及其大规模应用的开启者。在该书及后来在其基础上完成的岭南诸本草著作指导下,百姓凡遇疾患,则“按图索骥”,轻易地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找到所需草药,或煲或浸,或服或敷,去除疾病。经过300余年的延续和发展,至今岭南地区已成为全国民间草药应用最活跃的地区,人民群众仍然对草药有很高的认同度,金樱子、山稔子、鬼针草、白背叶、地胆草等常见草药家喻户晓,木棉花、五指毛桃、马齿苋、枸杞叶等亦药亦食,城乡集市也随处可见草药摊铺。作者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广东民间对部分草药的称谓、用法,仍然与《生草药性备要》之记述相似,足以说明该书的影响之久远。

此外,《生草药性备要》还对广东药膳和凉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药膳制作方面,有煲、煮、炒、煎、煨、蒸、炖、拌、糕、酿等法,仅“煲”就有煲肉、煲粥、煲鸡、煲牛肝、煲猪粉肠等内容,为广东药膳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凉茶方面,书中记载“煲水饮”“作茶饮”者共有14种,大多数都被后世作为凉茶产品的原料广泛应用。“煲水饮”者如破布叶(即今椴树科布渣叶),现已成为著名的广东凉茶“廿四味”成分之一;“作茶饮”者如葫芦茶,也在广东凉茶配方中常见,民间也常拿其单煎煲茶喝。在何克谏著作中可看到广东凉茶的雏形,从这个意义上说,《生草药性备要》对广东凉茶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3 《生草药性备要》的学术特色

靳士英等[5]提纲挈领地总结了《生草药性备要》特点,认为新增众多《本草纲目》未载药物是本书的最大的贡献,通过细致入里地研究该著作,发现它具有以下学术特点。

3.1 独立性

《生草药性备要》无论从写作风格、体例格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坚持独立性,几乎找不到对历代文献的引用或参考。何克谏不拘泥于统一的体例格式,以相对自由的笔法,极力言之能所言,提供最全面药物信息。对首载的100多种药物,其条目下的内容完全源于亲自观察和民间实践经验总结;对历代本草已收载的药物,不盲目迷信模仿,而是坚持自己的观察和民间积累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传统本草记载药物一般为干品,而何克谏记载药物为鲜药,二者性味、功效迥异)。这种独立性导致后世岭南草药研究者对它的依重,也对确立其在岭南本草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起到一定作用。

3.2 专业性

专业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对植物器官有根、叶、梗、藤、芽、花、蕊等专业称谓;在鉴定草药真伪方面,能以专业眼光抓住鉴别关键点,如无花果,书言“叶大,在一叶罅生一子是真的”,与《中国植物志》对无花果“榕果单生叶腋”[10]的描述完全一致;炮制方面,借鉴传统中药“十蒸九晒”之法对蛇泡簕、猪仔笠等进行加工,对荷钱叶、火山荔等以“存性”之法处理;制剂方面,记载益母丸、落马衣丸和君畏丸等制剂方法,述及“四制”“成胶”等专业手段。

3.3 创新性

何克谏在《生草药性备要》序言中总结道:“凡草药:梗方骨对叶者,多属温;梗叶圆者,多属寒。”且不论其中是否有科学依据,但将植物器官形态与药性之间建立联系,何克谏是历史第一人。笔者在民间调查中了解到,粤东地区至今流传“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的口诀,或许就是从何克谏上述总结中得到的启示。此外,何克谏还将传统中药的“四气五味”进行了较大程度地创新,新增劫、腥、甜、香、辣等五味和甜、苦、辛、和等四性(“劫”为广东话,意为性味甘涩[11])。何克谏不拘泥于前人现成理论和学说,立足岭南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3.4 严谨性

《生草药性备要》的严谨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药物鉴别非常严谨,注重不同药物之间的细微区别。如从气味上对五爪龙及其易混淆品山槟榔进行了区分:“爪龙乃清香,山槟榔无味。”这与现代对五指毛桃(即五爪龙)的性状鉴别方法非常吻合。二是严格对症施药,非常强调同一药物不同药用部位,甚至不同花色的功效差别。如无花果,“根,治火病。子,煲肉食,解百毒。蕊,下乳汁亦可”;再如鬼灯笼,书言“红、白二种,红者旺血,白者消毒”。三是非常重视对药物毒性的总结和说明,明确指出具有大毒、小毒、微毒或“略有毒”的药物,对安全使用草药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四是重视药物注意事项和禁忌,书中明确“不入服”“不可服”“不入服食剂”“不入服剂”“不宜食”“不可食”“不可多服”者有19种,不可入服者,何克谏对部分给出了剂型或用药建议,如:金钗草,“宜作汤剂,勿为丸散”。此外,何克谏也对部分药物的适应人群作了限制,如:乌桕,“气虚人不可服,猛胜大戟”;土当归,“妇人勿服”等。

3.5 科学性

较之第一部南方植物著作《南方草木状》(晋·嵇含),以及仅早于《生草药性备要》130多年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何克谏专著立足岭南草药实践,最大程度摒弃封建迷信色彩,坚持实事求是,全书折射出较强的唯物主义色彩,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自然科学发展阶段,实属难能可贵。全书正文中个别地方有除秽气(柚叶),解污秽(黄皮皮、坎香草),僻腥秽(香茅),治小儿邪病(狗牙花),迷魂(假苋菜)等民俗内容,其余均论药性、言草状、述功能、谈用法,毫无鬼神之说。可以看出,何克谏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当时盛行于民间的迷信内容进行过大量甄别。

3.6 通俗性

《生草药性备要》既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更是一部广泛面向大众的书,其通俗性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语言通俗易懂。仅以清明草为例,书言“此药止于清明时有,过节后则无,多生在滋润溪涧之所”,如此浅显的语言,即便时隔300余年之后的今天,对稍有文化者也毫无阅读障碍。二是比喻生动贴切。在植物形态描述方面,为使百姓易于辨识草药,何克谏以常用物品或其他常见动植物作比喻,如言芋头草“其叶,形如犁头样”,言七星剑“花如珍珠”,言过岗龙“叶如燕尾”等。上述特点为草药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并历久不衰创造了充分条件。

3.7 地方性

《生草药性备要》序云“然其草药多属粤东土产”,这决定了该著作立足岭南、服务岭南的地方性特色。所收载的草药,大多数来源于岭南优势植物,其中一些又为岭南特有。在语言上,普遍应用广东方言“簕”(具刺)、“蔃”(根)、“薳”(植物嫩枝)等字眼称呼植物器官,在药物性味上广泛用到“劫”字,全书311种草药中,有34种为“味劫”,1种(大力牛)为“性劫”,“劫”字应用率达到11%。在病名方面,屙痢、天婆究、酒顶等广东方言俚语应用普遍。何克谏该著作可谓为岭南百姓“量身定制”,促进了岭南草药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3.8 适用性

《生草药性备要》中,药物的采收、加工和使用非常简单,适用于广大劳动人民在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状况,可谓实现了医疗活动的生活化。采收方面,因所载草药以常见草本居多,房前屋后,俯拾皆是;加工方面,有取汁、捣泥、煲、浸等法,使用上,有敷、擦、涂、搽、水含、酒服等法,所用方法均简单易学,所用器具无外乎家常器具。尤其是书中记载的饮食疗法,跟老百姓生活紧密结合,煲、炖、炒、煎、煨等方法广泛使用,仅“煲肉食”者就达32种,“煲水饮”者达9种,医食同源,亦药亦食,不仅深受老百姓认可和欢迎,也为后世药膳和凉茶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9 灵活性

何克谏在记载草药对百姓防病治病经验的同时,也兼顾介绍个别草药的兽用价值或生活应用价值,使《生草药性备要》一书能在服务民生方面发挥最大作用。全书共载10种药物可作兽药使用:大沙叶治牛生沙、丁癸草治牛马疔、黑面神解牛毒、班骨相思“马食者最良”、钱贯草治牛马病、老鸦胆治牛毒、枳椇花治牛生疔、猫儿卵草治猫儿卵生疮、土黄连“解牛病天行热气”、凤凰肠为“医牛马圣药”。记载3种草药在生活方面的应用:水翁皮可用于织染,“煲水染布过泥似真乌色”;紫背草可用于化妆,“若装假打伤,用叶敷之,其内即变紫黑痕”;谷木叶可用于美发,“叶有胶,胶能擦辫更妙”。此外,还记载有防鼠药1种:山猫儿,“能收老鼠,搥汁,炒香米,将汁浸米晒干,老鼠食之必死”。何克谏书中将人、兽药物混录,甚至包罗植物在生活领域的应用,虽显不类,但饱含了著书者同情民生,竭力为百姓解困救厄的苦心。

4 《生草药性备要》的缺陷

《岭南采药录》作者萧步丹在肯定何克谏“苦心孤诣”的同时,也指出了他著作“惟叙述性质功用,阙略不少,板亦陋劣,桀误綦多”的缺点[12]。从现代本草研究角度分析,它存在以下不足。

4.1 药物分类无规律可循

全书药物既未按功能分类,也未仿照李时珍《本草纲目》按自然属性分类,或按后世《岭南采药录》平、上、去、入“四声法”分类。尽管何克谏已有自然分类意识(如将桑寄生、枫香寄生等8种寄生类植物列在一起),但整体上药物排列还是无章可循,为查阅药物带来很大不便。

4.2 部分药物记载内容过简

书中各药项下记载内容简繁不一,繁者如独脚仙茅,记载了性味、功效、用法、不同药用部位及功效、原植物性状、异名等6方面内容;简者仅寥寥数字,如小红花,名下仅有“治蛇缠腰疮,散毒,去癖生新,敷疮如神”的功效介绍,余盖无他述,致使其原植物来源至今不明。

4.3 部分药物药用部位不明

书中诸多草药未讲药用部位,其中除部分药名自带“叶”“蔃”“薳”“花”“子”等字眼,能初步判断药用部位者外,一些草药药用部位未明确说明,例如:滴滴金、龙吐珠、珍珠草、水流豆、番白贝、鹿角英、六月雪、白龙须、老鸦胆、假麻区、独脚龙等,只能根据其原植物情况和书中介绍的用法来大概判断药用部位。

4.4 部分药物原植物基原考证困难

后世《本草求原》《岭南采药录》和《山草药指南》均在《生草药性备要》基础上整理和补充完成,以上三作者对何克谏著作中草药的名称进行了勘误,对药物信息进行了大量补充和丰富,故今全书大多数草药已确定其来源,三作者功不可没。但由于何克谏记载药物多使用地方药名,加之一些药物条下内容极少,可供考证其来源的依据非常有限,因此目前仍有白背沙、文树兰、蒲利蔃、假芙蓉、独角薯、赤浊叶、番白贝、侯姜、孱竹叶、鹤膝藤、野狐酥、血沙叶、接骨红、癸卯桑、千子闻、黄茅根、水蕉、解草、岗菊、羊牡草、小红花、野麻根、秃头草、大黄叶、水芝麻、圆眼薳、穿罅豆、金刚藤、滑鱼藤、辣料等30余种草药原植物基原未能明确考证。

4.5 个别药物重复记载

如上、下卷均记载土白敛[原植物为葫芦科植物茅瓜Solenaamplexicaulis(Lam.)Gandhi或马瓞儿Zehneriaindica(Lour.) Keraudren],但记载性味功效迥异,上卷言“味苦,性寒。治瘫痪、四肢无力”,下卷言“味甘,性寒。治酒顶,消小肠气发,敷恶疮,理蛇口开”,这无形中增加了后世对该药物研究的难度。相似情况还有磨盆叶、磨挡草[二者均来源于锦葵科植物磨盘草Abutilonindicum(Linn.)Sweet],较剪花、扁蓄头[二者均来源于鸢尾科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Redouté]等。

4.6 个别地方性病名及治法难解

如“酒顶”“蛇茸注烂”以及药物应用中的“理蛇口开”“健肚”“纽肚”等,不知何病。尽管《生草药性备要》有上述诸多不足,但瑕不掩瑜,它在岭南本草史上奠基性的地位也是无可取代的,数百年来对岭南地区民间草药知识及应用的普及作用是巨大的。未来对该著作应加强草药基原的考证、医药价值的进一步挖掘、附录成方制剂的研究、鲜药特色使用方法的系统整理等方面,使其在促进岭南中医药学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1] 清·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影印本)[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2.

[2] 尚志钧,林乾良,郑金生.历代中药文献精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469.

[3] 来平凡.《生草药性备要》作者辨析[J].中医文献杂志,1996,(3):18-19.

[4] 郑洪,廖春红.《增补食物本草备考》版本及作者考[J].中华医史杂志,2012,42(6):364-368.

[5] 靳士英,靳朴.岭南医药启示录(八)[J].现代医院,2007,7(8):77-81.

[6] 孔祥华,刘小斌,裴芳利.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简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291-296.

[7] 杨孚.异物志(影印本)[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5.

[8] 嵇含.南方草木状(影印本)[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3.

[9]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M].王均宁,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序二.

[1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3卷第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24.

[11] 朱晓光.岭南本草古籍三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2.

[12]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影印本)[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3.

(本文编辑: 董历华)

惠州市2015年度科技计划(2015B040010001)

516025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

祁银德(1971- ),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用植物资源及生药鉴定。E-mail:qiyinde@163.com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02.021

2015-10-22)

猜你喜欢
草药本草岭南
忆岭南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小草药里的大梦想
雨岭南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草药王
不辞长作岭南人
易说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