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三九”一起去治病?
“三九”或者“三伏”天,分别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在这种天气,人们如无必要都不想外出,更不要说去医院了。但是,偏偏又是在这个时候,广州市内各大中医院,都是人流密集,热闹非凡。人们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身体上的各个穴位贴敷上药物进行治疗。
这话有对也有不对,来医院的当然都是病人,但他们患的都不是急病,而是各种慢性病。他们来接受的治疗,也不是普通的医院门诊,而是独特的岭南天灸疗法!
所谓的岭南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流行于以广州为核心的岭南地区。因为岭南独特的天气条件,所以这里成为天灸疗法盛行的地方,而“三九”、“三伏”之中,又以“三伏”进行天灸的病人最多。
说起天灸的源头,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记载,现在天灸采用的正是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方法,三九天灸治夏天的常见病,而三伏天灸治冬天的常见病。
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时候,但也是阴极转阳的时机,此时阳气潜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和“内病外治”的理疗,在“三九”时段采用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温补肺肾、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扶助人体阳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
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旺的时期,这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所以三伏天借助夏季阳气升腾,采用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辛温的药物祛除体内凝寒之气,去除体内伏痰,可减少虚性、寒性疾病的发生。
岭南天灸的奠基者,当数晋代葛洪、鲍姑夫妇这两位常年在岭南地区行医的名家,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十多种以药物贴敷穴位使之发泡以治病的验方。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医学文献《千金要方》中提出“天灸”二字,这是“天灸”最早以中医传统疗法的形式出现。此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等著作都对天灸疗法有着详细的记载。
到了明代,天灸疗法的运用更加广泛,发灸时所选用的发泡药物也更加丰富。清代吴机师的著作《理瀹骈文》曾对天灸疗法的理、法、药等详加阐述,促进了天灸使用人群的进一步扩大。近代岭南医学家曾天治、周仲房通过创建中医学校、编写教材等方式,传承发展岭南天灸疗法。
随着广东省中医院的建立,岭南天灸疗法终于也发扬光大。广东省中医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院之一,周仲房的弟子司徒铃在此培养了大批的天灸优秀传人,使得广东省中医院成为了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重要传承基地,现在的“三九”和“三伏”天灸疗法,就是广东省中医院结合岭南民间天灸和气候条件,渐渐发展出的治疗体系。自1984年大规模开展以来,每年天灸人数达30万人次。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天灸价格低廉、疗效好。所以群众基础广泛。最重要的是,对发病特点有针对性,适合岭南气候,具有鲜明的岭南地域特征。而且简便,安全。内中更蕴含了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等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阴阳统一”等思想的体现。是中医药传承的重要代表,所以在2011年与2012年先后入选广州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如泥,取3~5克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胶布固定,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也可用适量斑蝥粉,以甘油调和外敷;或将斑蝥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病症。
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取5~10克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克,放置于5厘米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
将天南星适量研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适用于口眼歪斜等病症。
蒜泥灸
斑蝥灸
白芥子灸
天南星灸
老中医嘱托
天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另外,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这是正常现象,一般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贴药后,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并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
(整理/钟 源 图/梁 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