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少兵 余映丽 黄益洪 黄晓芸
广东东莞市厚街医院神经内科 东莞 523960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官少兵 余映丽 黄益洪 黄晓芸
广东东莞市厚街医院神经内科 东莞 523960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以2012-03—2014-01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米氮平(对照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8周,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1、2、4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具有起效快、作用力强、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艾司西酞普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抑郁;HAMD评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缺氧造成,并伴头晕、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1]。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2]。本研究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3—2014-01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米氮平(对照组)治疗。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61~80(68.4±8.7)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60~78(67.9±9.4)岁。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3];(2)年龄≥60岁;(3)入院时HAMD评分≥18分;(4)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接受治疗前1个月使用过抗抑郁药物;(2)意识障碍、交流困难者;(3)患脑器质性疾病;(4)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5)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监测。治疗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C1420211851,规格10 mg),初始剂量为5 mg/d,治疗后3 d调整为10 mg/d,最高剂量为20 mg/d;对照组给予米氮平(N.V.Organon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90160,规格30 mg),初始剂量为15 mg/d,治疗后3 d调整为30 mg/d,最高剂量为45 mg/d。2组均持续治疗8周。
1.3 疗效评定与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4]:临床痊愈:HAMD减分率≥75%;显著进步:HAMD减分率≥50%;进步:HAMD减分率≥25%;无效:HAMD减分率<25%。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评估患者抑郁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呕吐、失眠、便秘、排尿困难等。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8周,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1、2、4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n(%)]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指脑卒中导致的以抑郁为主要特征或伴抑郁症状的心理障碍,多表现为狂躁、意识障碍或混合样症状[6]。生物学研究证明,脑卒中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时,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生物胺活性下降,但出现狂躁症状时则表现为亢进。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亢进,刺激皮质醇大量分泌;同时,促甲状腺素、黄体激素、睾酮激素减少释放,免疫力下降[7-8]。传统的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抑制单胺氧化酶,阻滞5-羟色胺和NE的再摄取[9-10]。研究证明,传统抗抑郁药物虽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抑郁进一步加重,但部分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安全性低[11]。目前,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米氮平是一种常用抗抑郁药,主要通过阻断中枢5-HT2、5-HT3受体发挥作用,该药具有良好耐受性,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不良反应[12]。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活性的作用[13]。本研究显示,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艾司西酞普兰能够取得与米氮平一致的临床疗效,有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组治疗后1、2、4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分率更为显著,表明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疗效确切。这是因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的活性对映体,可直接作用于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基本位点和异构位点,能够进一步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出间隙5-羟色胺浓度[14]。本文显示,2组患者均出现口干、恶心、呕吐、失眠等不良反应,但治疗组不良反应更小。我们认为,艾司西酞普兰对肾上腺素能受体、胆碱能受体、D1~D5受体及组胺受体的亲和力极其微弱,再摄取作用小,且对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通道亲和力不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此外,艾司西酞普兰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且与蛋白结合力较低,不易与其他药物发生拮抗等作用,安全性高[15]。
综上,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具有起效快、作用力强、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我们建议,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口干、失眠、过敏、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时立即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可停止给药,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排尿排便,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1] 朱卫香,刘彦敏,韩亚军,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Hs-CRP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4):341-343.
[2] 王晋芳,邰迎东.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相关因素分析及抗抑郁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64-565.
[3] 闫静,许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J].中国急救医学,2014,4(11):992-995.
[4] 吴盛各,徐健,郭华贵,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3,37(1):8-10.
[5] 罗利俊,梅俊华,陈国华,等.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0):779-782.
[6] 李婉仪,陈仰昆,李伟,等.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神经心理学及影像学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7(11):1-3,4.
[7] 黄爱华,卢柳艺,何静,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 479-1 480.
[8] 彭玉,李承晏,张其梅,等.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程度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25-126.
[9] 范志雄,谢和辉.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3):178-181.
[10] 郑吉安,徐莉.卒中后抑郁的非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4,11(2):107-109.
[11] 胡磊,顾芳,张宸豪,等.脑卒中后抑郁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8):2 851-2 853.
[12] Terevnikov V,Stenberg JH,Tiihonen J,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pharmacotherapy-induced metabolic ch-anges and improved psychopathology in schizophrenia:Data from a mirtazapine and first-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combination trial[J].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2013,16(7):1 661-1 666.
[13] Hanash JA,Hansen BH,Hansen,JF,et al.Cardiovascular safety of one-year escitalopram therapy in clini-cally nondepressed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Results from the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ECARD)trial[J].J Cardiovasc Pharmacol,2012,60(4):397-405.
[14] 颜景祥,王健,杜波,等.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5):340-342;345.
[15] 易峰,张洋洋,毛静宇,等.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 363-5 366.
(收稿2016-08-14)
R743.3
B
1673-5110(2017)04-0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