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在高校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

2017-02-27 20:29王冬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9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调查适应性

王冬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编制了来华留学生在高校的适应性问卷,对全国651名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留学生在高校的适应性受到学校学习环境、教师形象、学校教学管理方式以及食堂等生活条件的影响。提出应优化管理细节、优化不同适应期的应对措施、优化师生关系三条建议,更好地促进来华留学生的适应性,保障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适应性;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42-0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当留学生从本国文化进入中国文化时,会面临很多变化和冲突,即文化冲击[1],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2]-[4]。本研究从留学生目前比较关注的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更好地了解留学生在学校的需求,为管理者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学生适应的实际情况,通过文献回顾、访谈和开放性问卷等方法,初步确立了《来华留学生适应性调查表》。通过预测试删除不恰当的题目,确定正式问卷。正式问卷信度(0.81)和效度(0.87)都良好。对全国15个高校留学生进行调查,通过邮寄等方式共发放问卷971份,收回有效问卷为651份。

二、研究对象

留学生共来自于77个国家,为了便于统计,按照他们所在国家的文化圈(Samuel,2010)和GDP(2014年)进行分类,比例分配较好。其中男生348人,女生303人。18-23岁的留学生占68%,24-29岁的占25.8%,30岁以上的占6.1%。汉语水平初级占39.3%,中级占45%,高级占15.7%。来华时间1-3个月16.3%,4-6个月32.4%,7-12个月9.5%,1-2年16.1%,2-3年8.9%,3年以上16.7%。总体来看,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汉语水平和所来自的国家等各方面都分布比较均衡,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整体留学生的适应性情况。

三、研究结果

对不同国家留学生在各适应维度上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文化圈影响下的留学生在各适应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为适应良好,拉丁美洲和东正教文化圈留学生适应性最好,中华文明和日本文明圈的留学生适应性相对较差(F=8.22,p<0.01)。在各维度上,印度文化圈的留学生对教师形象较为满意,主要表现在教师仪表、教学秩序的遵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留学生整体在食宿环境方面都不是十分满意,72%的留学生都认为食堂饭菜不可口,66%的留学生认为食堂环境不卫生且吵杂。从发展程度来看,发达国家留学生的适应水平最低,最不发达国家留学生的适应性最好(F=19.91,p<0.01)。在教学管理和学习条件方面,明显表现出发达国家学生适应性不良,84%的发达国家留学生对学校网络不够满意。

对性别和年龄分别做适应性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性别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适应性总体上好于女生(F=7.29,p<0.01)。在年龄方面,整体不存在差异性。从各维度来看,在教学管理和食宿条件方面,主要表现在30岁以上的留学生适应相对不好。对来华时间和留学目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华时间也有显著差异(F=2.91,p<0.05),表现为来华1-3个月、4-6个月、2年以上的留学生适应性都好于7-12个月及1-2年的适应水平。在调查的十项留学目的中,只有因为喜欢汉语而来华留学的留学生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即因为喜欢汉语而来华留学的学生会适应更好(F=6.79,p<0.01)。

四、讨论与建议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华留学生整体适应性还是比较良好的,但其中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留学生适应性:

一是优化管理细节。无差别管理模式下如何让留学生更有归属感、更好地适应,需要管理者不断优化细节。在本研究中发现,来自伊斯兰文明的留学生更加在意教师的仪表;日本文明圈留学生对教学管理模式最不能适应,很多学生对考試制度不是十分认同;发达国家留学生对教学管理和学习条件等方面也存在适应不良,他们通常为找不到一个舒适的自习环境而感到烦恼。留学生希望与学校相关部门行政人员更好地交流,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大部分留学生对学校网络的评价不良,认为学校的网络非常不便利。管理者不妨多做一些访谈或者以座谈会的形式,针对不同的问题,召集不同文化圈的留学生进行了解,在细节方面做出更合理化的调整,尽量达到对不同文化圈留学生群体的照顾和平衡。

二是优化不同适应期的应对措施。管理者应充分把握不同时期学生的行为规律和情绪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促进留学生的适应性。根据本研究结论验证的U型理论,留学生适应性基本经过三个时期。早期,留学生会出现一些不适应,但会被猎奇心理、旁观心理所掩盖,心态比较活跃,处于比较开放的状态,这时适合对留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中华文化概况以及国情教育,使之对中国有一个相对客观完整的认识。中期,留学生开始进入与新环境的“磨合期”,多数学生情绪波动明显,开始思念家乡、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一时期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跨文化适应的主体是走向融合还是隔离的状态。学校可主动采取干预的措施,比如多举行学术活动或社团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留学生的参与程度;多为留学生进行心理建设,让他们认识到这种现象是暂时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不至于自暴自弃。后期,留学生对自我认识和环境认识都上升了一个高度,情绪趋于稳定,目标渐渐明朗。学校在这个阶段,可从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加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内涵、价值观的认识,促进他们更好地面对这个环境,更好地去适应性它。

三是优化师生关系。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留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以及与教师的关系整体还是比较良好的。在访谈时,有学生提出认为有些教师应更注重自己的形象,教师办公室的布局他们不喜欢等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也从一些侧面提示了我们该如何优化与师生的关系。教师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比如优雅、有气场、口才好、幽默等,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课堂是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文化知识最重要的场所,而课堂的学习效果与教师是息息相关的,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师乐于帮助留学生的程度,都对学生的文化适应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包括对教学秩序的遵守,还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品质效果。

综上,高校应多关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留学生管理和教学队伍的素质,开展丰富的民族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高等学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Oberg,K: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 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

[2]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5.

[3]文峰.多样性文化适应:对华裔学生来华留学的调查与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7,(6):88.

[4]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调查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