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真
人到了一定年纪,多少会尝到世态炎凉的滋味。从凉到炎还好,顶多是少穿几件衣服,从炎到凉,有时却会冻得牙齿打架。一方面,这固然是因为世上有些人惯于趋炎附势。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妨反躬自省,除了世道本身的热胀冷缩之外,我们自己的温度,还有我们交友的方法,是不是也该负上一定的责任。
与他人的交往,谅来不可能只取不予。红尘寂寥万丈,人能得到的最大慰藉,只能来自于人本身。如果给不了他人真挚的情感、高贵的品性或超卓的见识,只能给一些炎凉世界的身外之物,到了身外之物不如以往丰富的时候,便难免见识世界的炎凉,所谓“树倒猢狲散”。
有了真挚的情感,交往的性质便与生意不同,便不受市场涨跌的影响。反过来,交往若是掺杂生意的成分,便不该指望对方不受供求关系的左右,不打输赢得失的算盘。欧阳修在《朋党论》里说,“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因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说到如何防范炎凉世态的搅扰,还是庄子的话最有味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因为水不管是凉是熱,一样可以解渴润喉,酒的温度若是发生了变化,便有可能无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