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晖吟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5.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1.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95-02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术前术后通过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1]。为进一步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采取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6~92岁,平均(64.8±2.4)岁;左股骨颈骨折12例,右股骨颈骨折2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5~87岁,平均(63.2±1.7)岁;左股骨颈骨折15例,右股骨颈骨折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临床护理,主要以对症护理及骨科常规护理为主,而不给予其他专病护理干预。对症护理常规包括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卧床休息等,并根据医嘱指导患者服用治疗药物及做好其他相关基础护理工作[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2个方面: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具体为:(1)心理干预。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疼痛而行动不便,常表现为抑郁、焦虑心理。因此,对每例患者进行耐心的交谈,收集患者的详细资料,从中分析患者消极应对原因,并提出相关问题[3],一同讨论,诱导患者从中领悟,帮助患者从病态思维中走出,重新认识自我,消除消极心理,克服现实与观念上的矛盾,使用积极的行动应对。每次治疗结束后,鼓励患者进行心理斗争,说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促使医护人员做出相应的推断,并应当及时对患者的进步予以肯定,增强患者信心[4]。(2)饮食指导。由于疼痛、行动不便等原因,股骨颈骨折患者常表现出食欲不振甚至厌食,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进行营养补充,并大力宣教合理膳食的搭配方法,给特定的患者制定专用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尽量饮食清淡,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鸡蛋、牛奶、鱼等以加强营养。此外,还应当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瓜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并行腹部顺时针按摩,2~3次/d,70下/次,预防便秘。(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温水擦浴1~2次;加强患肢皮肤情况的观察和护理,防止皮肤出现水疱、破溃和压疮;指导使用便器的方法,便后及时清洁肛周,避免排泄物污染伤口,增加术区感染的风险。(4)预防压疮。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受潮被褥,为患者提供具备防压疮的气垫床;指导患者及陪护掌握正确翻身动作,定时翻身,按时按摩受压处皮肤。(5)预防坠积性肺炎。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叩胸,鼓励深大呼吸,严禁吸烟,痰多浓稠不易咳出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及吸氧。
术后护理具体为:(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进行实时监测,注意患者伤口渗血情况,确保引流管无堵塞、脱落、打折,并观察患侧血运情況[5]。(2)预防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患有深静脉血栓者,挤压其小腿时会略有疼痛反应。护理干预时需常规检查患者下肢有无疼痛感,有无肿胀迹象,患者有无皮青紫、皮温高等现象。此外,在麻醉恢复后,尽快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及小腿前后肌群,并配合气压按摩泵使用,2次/d,30 min/次,以促进患肢血循环。(3)功能锻炼。术后当天麻醉消失后即可指导患者行腓肠肌、股四头肌及臀大肌的等长收缩及足趾、踝、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坚持3次/d,每次10~20 min循序渐进。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的旋转与内收;术后2 d可行髋关节屈伸运动,并可适当练习坐起,但避免髋关节的旋转,可应用CPM做下肢持续被动运动,以30°开始,2次/d,30 min/次,每日增加5~10°;术后3~4 d在不感疼痛的情况下,鼓励患者使用助行器下床不负重行走。术后3个月,关节愈合牢固后可逐渐开始完全负重行走。(4)预防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切口引流管的护理,防止扭曲、受压、脱出,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如渗血渗液过多时及时更换敷料,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观察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不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采用Harris实施评分[6],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得分在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小于70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包括患静脉血栓者2例,肺部感染者0例,切口感染者1例,肌肉萎缩者0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0/40),包括患静脉血栓者5例,肺部感染者3例,切口感染者1例,肌肉萎缩者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01,P<0.05)。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优18例(45.0%),良16例(40.0%),可5例(12.5%),差1例(2.5%),优良率为85.0%;对照组患者优10例(25.0%),良15例(37.5%),可11(27.5%),差4例(10.0%),优良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30,P<0.0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脆且疏松[7],因此轻微的碰撞或跌倒都易造成骨折。股骨颈骨折不易愈合,既往非手术者通常采取牵引治疗的方式。骨折后,因老年人血液循环慢且长时间卧床,易产生静脉血栓、肺炎等多种并发症[8]。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关节置换术已实现突破性进展,不仅有效的缩短病患的卧床时间,使病患尽早落地行走,而且在并发症方面也得到有效控制[9]。术前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应急处理方面的护理工作,以减轻患者伤口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及治疗信心,促进手术的正常进行,有助于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10]。术后重视预防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积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并对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以加速患者骨折愈合,促进患肢的康复。此外,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在住院期间是进行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期,不仅便于医师的及时指正,更利于病患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相互鼓励[11-12]。
本次研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01,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5.0%,对照组患者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30,P<0.05)。可见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顺英.舒适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6):89-92.
[2]孟桂玲,孟桂红,彭杰.优质护理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9):166-167.
[3]段志娟.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7):114-115.
[4]包永兰.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46-48.
[5]孙欣.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實施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107-110.
[6]程思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6):2013.
[7]沈金虎,杨六中,时超,等.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治疗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60-561.
[8]彭祖芬.优质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的意义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8):104-105.
[9]黄少娅,罗秀娟,陈雪真.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4):1780-1782.
[10]刘倩,余新颜,刘军.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7):1058-1059.
[11]徐晓丽,甘超.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2):154.
[12]梅彰桢,宋宏,任艳.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9):1152-1154.
(收稿日期: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