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丹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08-01
教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学目标设定要明确、可达成。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有目标:锻炼是为了保健,睡觉是为了休息,呼吸是为了生存……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达成一个目标。诚然,教学参考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但是这双大家共用的“鞋子”是否适合我们的“脚”呢?班级学生的学情、地域差异、条件制约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指一个问题——教学目标决不能简单的借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如果我们简单的拿来主义,很有可能就丢掉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知识的生长点。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具体明确,必须可以达成。如何使课堂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以达成呢?
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个课堂目标设计的例子:1.学会生字词。2.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重点字词。3.感悟文章内容,领悟生命的哲理!4.学习本文先抑后扬,借物抒怀的写作手法。5.品味本文委婉清新、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我们在教案中经常出现呢?让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第一点,这样的目标设置过于宽泛,学生难以完成。第二点,行为动词如“感悟”、“领悟”等詞语意思模糊,学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有的老师甚至将它公式化,“放之四海而皆准”,换几篇课文,这套标签贴上去依然可行!这样设计教学目标往往是我们的通病,切记:包治百病的神药,就是不治病。
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具体、可操作。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我校杨老师在准备《确定位置》一课时,第一次她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3.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优越性。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先让学生随意说自己的位置,再出示小青班的座位图,最后让学生寻找比文字描述更简便的方法——数对。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但由于教学目标不够精细、明确,后果只能造成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另外,目标中学生怎样“探索”,怎样“感受”,用什么手段,是不具体的,是无可操作的。
而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的简约之美。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对中每个数的意义、寻找身边的小歌唱家、破解密信等环节,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唯一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第一个目标不具体、明确,根据这样的目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低效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不自主的。而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是明确、具体、可达成的,针对这样的目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自主的。
为什么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是有效的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一是因为她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来制定;二是重新处理了教材内容。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较大的弹性,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需要适当展开或补充,如何取舍增补,需要教师去深入的探讨分析;三是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比如杨杰老师根据第二条教学目标设计的“下象棋时,马可以走到哪里?”,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熟悉象棋;而设计的破解密信这一练习题,就基于学生喜欢猜迷的心理,特别能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除了教学目标的确定,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以外,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老师只有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教会学生运用智慧,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就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殿堂吧,因为这才是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