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杨杨
论美的潜移默化
编辑|杨杨
编者按:
从《风采童装》提出“美丽素质教育”至今,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拥趸。但依旧有些家长觉得“美丽素质教育”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其实不然。
为此,编辑邀请了“美丽素质教育”的发起人陈郁老师和邹志萍主编一起对话,为大家梳理这其中的脉络。
Q& A对话
上期,我们讲述了在“发现美”到“创造美”期间,重要的是家长的正确引导。所以,儿童美丽素质教育也是中国家长们的美丽素质的补习,包括审美的文化自信建设,亲子关系的技术建立和文化礼仪背景下的美丽认知等。
本期,我们再来探讨在美丽素质教育过程中,与“引导”同样重要的一点——环境。
记者:引导孩子“发现美”之后如何向“创造美”过渡?
陈郁:要有耐心,给孩子自然呈现的机会。
当家长引导孩子拥有了发现美的能力,他们就会自然的开始创造。这时,他们需要自然的呈现。虽然最初的呈现有可能很笨拙,但熟练之后就是创造了。这里的呈现不一定是画画、舞蹈、音乐。
比如之前一次上课,我让孩子搬凳子,当时大部分家长都在帮孩子搬,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状态应该是家长陪在孩子旁边,但推凳子的决策人应该是孩子,虽然这样可能会花费两倍甚至三倍的时间,但是这个过程却是相当的宝贵,这就叫呈现。
这样的呈现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儿上。比如,家长做好饭,需要摆盘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来,把盘子里面需要摆的造型设计一下、颜色分类,餐桌上的东西都可以配色,这样的教育才是移默化的。
所以,家长需要有耐心,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然的环境。
记者:美丽素质教育从哪一种形式开始最好?
邹志萍:色彩是第一识别,让孩子玩转色彩。
美丽素质教育的艺术载体形式众多,美术、音乐、舞蹈等等,其中,“色彩”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它是第一识别。
我们的世界是彩色的,这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第一个切入点,是很多视觉艺术的一个主要的媒介,同时也是艺术的重要元素。
在接触色彩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把色彩定性,不要让孩子想着驾驭色彩,而是让他们去玩转色彩,这样想象空间会特别大、特别大。
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变成孩子玩转色彩的载体。
色彩识别还可以扩展到消费领域,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屋子的颜色,床单、窗帘等家居用品的颜色,引导孩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来做决定等等。
记者:请您详细讲一讲生活环境中的色彩哲学对美丽素质教育的影响。
陈郁:生活环境往往是孩子的色彩第一启蒙。
我们从现状倒推来探讨这个问题,当下,许多高校设计专业的老师有一个特别头疼的问题,有一部分学生,画画极好,但是色彩太弱。无论怎么教,效果都不显著,后来在生源上找到了原因,这些孩子中有大部分是来自偏远地区或者农村。这里并不存在任何褒贬,众所周知,农村的色彩基调是朴实,在大面积黄土灰墙的环境下,只有一些跳脱的荧光粉、荧光黄这类颜色可以打破这份枯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刺激和希望。在这样的色彩启蒙下,面对极其丰富的色彩世界,孩子自然手足无措。
邹志萍:可以对孩子进行东方特有的色彩启蒙,增加趣味性。
确实,孩子接触的第一色彩启蒙是成长环境。我们的孩子成长在中国,色彩启蒙也可以更靠近东方文化环境。现在孩子接触的湛蓝、群青、大红、淡黄其实都是西方的色彩叫法。中国植物染传承第一人黄老师曾经解读过《红楼梦》里的中国色彩,比如刚出生小鸭子身上的鹅黄,等待烟雨天气才会出现的天青色等等,这些都是很美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