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婷
(青海省林业厅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青海西宁 810008)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思考
王晓婷
(青海省林业厅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青海西宁 810008)
现阶段我国林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既面临挑战也面临着机遇。有害生物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林业的发展,积极采取措施强化森林管护、防范有害生物是林业发展现阶段必须重视的一大问题。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能够变被动的有害生物防治为主动的有害生物预防,对于降低有害生物损害森林意义巨大。本文围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林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
在林业预防工作中,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既能够防范有害生物蔓延,也能够促进科学救治开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林业事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森林管护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迎来了发展的挑战。基于此,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提高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的质量重要且必要。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不仅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还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通过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可以总结出如下四点: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虽然人们已经普遍拥有了保护森林的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之中,不会去有意识的破坏森林,但是却鲜有人会主动的去保护森林。加之与森林保护的相关机构在管理建设方面力度不够,很难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由于没有良好的防护共识,林业部门的系列保护行为“孤掌难鸣”,很难收获较好的成效。
虽然我国律法中包含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然而相关的惩处并不严格,加之很多人员根本不懂法律,在侵犯法律与经济利益之间极容易选择后者,很多个人或是企业常常逃避检疫、不进行检疫申报,有害生物常常被人为的扩散传播,这无疑给林业有害生物检测带来了困难。
现阶段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主要由政府的相应部门承担,由于政府部门的人力、物力非常有限,监测工作很难做到及时有效,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有害生物爆发产生一定影响后,才能被相关部门发现,然而此时林业损害以及经济损失往往已经产生。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的系统性工程,然而现阶段的客观情况是,在该项工作投资方面,我国缺乏有效资金,先进的仪器设备难以被及时引入,有效的监管网络难以及时建立,而这无疑会影响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落实质量。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缺乏良好的防护共识,法律意识淡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科技手段,因而在优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时,需要针对上述四点设计策略,在具体落实时,可以依照如下的建议:
(1)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的宣传力度,帮助社会各界形成良好的防护共识,确保社会各界能够明确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对改善生态环境、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促使政府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形成强大的防范联合力,确保政府部门在落实相关工作时,人民群众能够予以支持和帮助。
(2)善用各种媒介向人们传播植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林区附近设置永久性标志,让人们明确违反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将面对的惩罚,进而能够在利益与法律之间选择遵循法律。
(3)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改进现有的防治措施。完善与植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惩处措施,强化监管工作,尽可能的让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提高检疫人员的思想重视度,保证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落实质量。
(4)政府部门还应有意识的完善现阶段的监测信息系统,积极建立防疫复检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质量,因而政府部门还可以加大对现有的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积极组织行业内的优秀人员定期对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全面的提高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设计优渥的薪资待遇,积极吸引业内人员进入检测行业,在为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从整体角度拔高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队伍人员的素质。
综上所述,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是林业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相关者必须端正自身的思想态度,提高自身的生物防治意识,要不断的改进自身的防治手段、增加防治的科技含量,还要强化生物检疫,防范有害生物入侵。如此,才能够促使被动的有害生物防治为主动的有害生物预防,我国的林业发展才能够稳健、长远。
[1]宋玉双,对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森林病虫,2007(01):41~42.
[2]吕送枝.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为灾害除治提供科学依据[J].广西林业,2007(01):44~45.
[3]马春梅,谢佳.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5(04):222.
S763
A
1005-7897(2017)18-0197-02
20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