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新郑市畜牧局,河南 新郑 451100)
山羊初生羔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张丽娟
(新郑市畜牧局,河南 新郑 451100)
做好分娩母羊的接产准备和新生羔羊的管护工作,对山羊初生羔羊的成活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舍饲养羊或母羊体况较差时易发生难产,为了保证母羊和羔羊的安全,分娩前应做好助产的准备工作。
1.1 产前准备
在母羊分娩舍设立专用分娩栏,并严格消毒;栏内铺干净的垫草,将有分娩征兆的母羊赶入做待产观察。将产羔期间需用的碘酒、酒精、药棉、线绳、剪刀、毛巾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对确定即将分娩的母羊外阴、后臀、下腹等部位消毒处理。
1.2 难产处理
胎位不正时,先将胎儿露出部分推回子宫,再将母羊后躯抬高,手深入产道,矫正胎位,随母羊努责,拉出胎儿。胎儿过大时,可将两前肢反复拉出、送入,趁势缓慢拉出。如产道干涩,可提前涂入无刺激性润滑剂,再实施牵引助产。确因胎儿大助产困难时,可实施剖腹手术或截胎。
1.3 清宫消炎
助产完成后,肌注缩宫素10 ml,促进排出恶露,并向子宫灌注青霉素240 ml、链霉素160 ml,每天1次,连续3 d,预防产道感染。
2.1 保温防寒
羔羊最适温度20~24℃,因此应采用加热板、红外线灯或热风炉等供温设备,提高产仔栏温度。同时保证产房温度不低于10℃。
2.2 擦干羊体
羔羊出生后,迅速用干净的毛巾将口、鼻、耳中的黏液擦干,让母羊舔舐嗅闻,识别仔羊。
2.3 早吃初乳
初乳中含有抗体及蛋白质等物质,既有助于羔羊获得抗体,又助于胎粪排出。因此,应在羔羊出生半小时内吃上初乳,最迟不超过1 h。
2.4 假死羊处理
发生窒息时,可将羊两后肢提起,使头向下,轻拍胸部,让胎液倒出,迅速放入产仔栏,恢复知觉。必要时注射尼可刹米0.5~1 ml促进呼吸,最多不超过2次;已停止呼吸的可向脐动脉注射10%氯化钙2~3 ml,注射时要求药物行进缓慢,防止渗漏。
2.5 断脐带
先用消毒剪在距羔羊腹部3~4 cm处剪断脐带,再用5%碘酒将脐带端消毒按压或浸泡。
2.6 便秘处理
如果新生羔羊1 d排不出胎粪,应立即处理,方法是用温肥皂水或石蜡油灌肠,也可用手指掏粪。
2.7 人工哺乳
在出现奶水不足或产羔数多时,应立即采用其他羊奶、牛奶或稀释代乳粉喂养,喂量一般是羔羊体质量的20%,奶温36~39℃。
3.1 训练补饲
母羊产后20日龄进入泌乳高峰期,之后会泌乳下降。因此羔羊在10日龄训练采食容易消化的优质青干草,促进胃肠蠕动发育,20日龄左右饲喂易消化的配合料,配合料以30%炒黄豆、50%玉米、18%~20%麸皮、1%食盐和矿物质添加剂等,每日饲喂4~5次,平均喂量在50~80 g/只,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3.2 日常饮水
羔羊靠乳汁获得水分是有限的,随日龄增大和天气变暖对饮水需求会更多。羔羊补水要求新鲜、清洁,水温在10~20℃,不能饮用冰凉水和污水。
3.3 喂料管理
羔羊满1月龄后,采食量会逐步增加,一般日精料补充料是体质量的0.5%,具体配方组成为:20%炒黄豆、50%玉米、8%~10%豆粕、20%麸皮、1%食盐和矿物质添加剂等,日饲喂量平均在100~120 g/只,日喂3~4次,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和定期消毒饲喂用具。
3.4 羔羊去势
育肥羊去势后有助于管理和减少膻味。公羔在20~30日龄时采用阉割法和结扎法。阉割法主要在阴囊下部切口,挤出睾丸,慢慢拉出并割断血管和精索,伤口处涂上碘酒或抗生素药物;结扎法用橡皮筋将阴囊基部套紧,阻断血液流通,15 d后会自行脱落。母羔去势是在乳房一侧剃毛、消毒后,用手术刀作一个长约2~3 cm垂直切口,食指伸进腹腔向肷窝方向寻找子宫角和卵巢,缓慢拉出,结扎卵巢基部,并在结扎前端切除卵巢,将子宫复位后进行缝合。
3.5 适时断奶
羔羊在3~4月龄时,体质量达到15 kg左右、能够消化粗饲料1 kg以上时即可断奶。断奶时需7~10 d适应期,防止出现断奶应激综合征。并给予仔细管理,每天饲喂青干草1.5 kg或青草3~4 kg,精料0.15~0.25 kg。精料组成可参照1月龄配方。饮水卫生、青干草优质。
3.6 免疫接种
根据新郑市羊病预防实际,具体执行免疫程序是:每年2~3月、9~10月口唇黏膜注射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灭活苗、皮下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尾根皮内注射山羊痘灭活苗;每年4~5月、9~10月肌内注射牛O型口蹄疫;3~5月、10~11月肌内注射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
S827.4+5
B
1004-5090(2017)06-0040-02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