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现状

2017-02-27 06:47:22伊焕英郭洪花张彩虹
海南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医养居家养老

伊焕英,郭洪花,张彩虹

(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南海口571199)

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现状

伊焕英,郭洪花,张彩虹

(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南海口571199)

本文主要就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居家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内容,介绍了我国正在试行开展的两种居家养老模式,并对该模式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居家养老;服务;综述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加。201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为2.21亿人,至2020年将增加到2.48亿,快速老龄化将会进一步加重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1-4]。同时,我国的家庭结构主要为“4+2+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的养老模式逐渐由家庭养老转变成运用社会资源的居家养老。如何更全面且专业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重大问题,本文将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 居家养老的内涵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及社区,由政府、社会及家人提供资金保障,依靠社区获得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精神关爱以及老年教育等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该模式是结合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力量的新型合作养老模式,即避免了机构养老易出现老年人离家孤独问题,也弥补了家庭养老不能提供全面及专业服务的不足,兼顾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5-11]。

2 我国居家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现状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近年居家养老护理需求问题逐渐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研究结果显示,居家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基础生活照料、健康护理服务和精神关爱三个方面[12-14]。

2.1 居家老年人对基础生活照料服务需求迫切一些对独居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基础生活照料需求表现出极高的项目有居室及个人卫生清洁、餐饮提供、托老服务、代买东西、交通帮助和陪同外出等[12-13]。陈颖等[14]对300名郑州市居家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程度和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人自理程度不同,对基础生活照料的需求不同。轻度失能老年人需求最高的是居室清洁、拐杖助行,而对其他服务项目需求低。但轻度以上自理缺陷的老年人对调查中日常生活服务所有项目表现出高需求。可见,饮食提供、居室清洁、外出活动日常生活服务是居家老年人的普遍需求。随着老人自理缺陷的加重,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层次增高。因此,在设计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项目时,对于普遍存在需求的项目,应作为必备护理服务项目。而对于需求较少的项目,应根据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层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2 老年人对健康护理服务需求突出孟杨等[13]对上海宝山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尽管90%以上为行动能力与自理能力正常的老人,却有高达7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并且其中一半以上并发有多种慢性病。这些老人对于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就医提醒、陪同就诊、健康保健讲座、生命体征测量等服务提出了极高的需求。而曹梅娟等[12]对独居老年人的护理服务调查中健康照料的需求还增添了健康体检和康复护理及指导等内容。另有研究指出,居家养老护理中对于基础护理技术服务需求达56%以上,康复护理为28%,健康教育为78%[15-16]。可见,老年人不仅对基础护理技术、慢性疾病的诊治和疾病监测等需求较高,对预防保健性服务以及康复护理需求也非常的突出,这对护理服务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老年人极度渴望得到精神关爱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子女迫于学习、工作压力,陪伴老年人的时间越来越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对于空巢老年人和独居老年人问题尤为突出。有研究显示,仅有1/4的空巢老年人和独居老年人每周会有子女亲戚来看望,家人提供的情感交流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12,17]。因此,他们极度渴望得到心理咨询、老年集体活动、集体旅游、志愿者活动、陪同聊天看书等精神支持服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

3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

目前,为了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试行开展一些居家养老模式,包括合作居住养老模式、基层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模式。

3.1 合作居住养老模式合作居住养老模式是指在老年人多的地方建立老年合作居住社区,老年人不用离开自己居住的社区或者仅仅是住在附近社区[12]。社区内同时住有年轻人,老年人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同时又能在年轻人的帮助下或与其他老人合作完成日常活动,并且可以和其他老年人一起参加社区娱乐、保健活动。一部分有管理经验的老年人可参与社区的发展和管理,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18]。这种养老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料理以及精神慰藉两方面的服务压力,而且也帮助到一部分有追求的老年人在晚年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城镇的空巢老年人和独居老年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乐益娜[19]对杭州空巢老人合作居住养老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超过60%的老人希望尝试该模式。可见,合作居住养老模式或许未来会成为独居和空巢老人的选择。由于该模式下的互助作用,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相对减少,健康护理服务将是主要的需求。并且该模式下的健康护理服务内容从帮助老年人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因此,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康复人才,将是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目前,我国一些乡镇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为基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建立了“医养共建工作室”。医养共建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由镇中心卫生服务的医务工作者组成,免费为居家老年人体检、培训及健康讲座,并且定期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随访。工作室医生为老年人制作营养餐谱,老年人可以在医养共建工作室进食营养午餐及进行娱乐活动。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在江苏省扬州地区、河北广平县、大连沙河口区等地试点开展,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认可。同时,该模式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支持认可,并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进该模式的发展。可见,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模式得到了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而这种模式如何因地制宜的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将是学者们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4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受我国卫生体制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开展过程中,存在服务不全面、专业性不高以及国家投入不足等问题。

4.1 合作居住养老模式尚不能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合作居住养老模式在英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因为英国是福利国家,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英国可以联合老年人的家属、社区居民、志愿者及护理专业人员共同对老年人提供照顾。他们所提供的内容包括日常看护、家政等基础性服务,还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服务,包括陪伴、护理、心理咨询。同时也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关怀[20]。而目前我国城市地段寸土寸金,要建设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固定场所及购买老年活动设备,必须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否则将会限制老年人的精神活动的开展。另外,魏敏等[21]研究表明,上门服务、健康监测、营养与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锻炼、精神慰藉等项目服务提供率极低,这些内容在井坤娟等[22]研究中恰是需求率最高的。可见,由于国家财政支持不够以及医疗卫生人员缺乏,我国社会居家养老服务只能满足家政服务和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而精神关爱以及健康保健方面的服务非常欠缺。

4.2 医养融合式居家养老提供的护理服务专业性不高美国居家养老也是医疗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但美国的居家养老起步非常早,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即开始培养临床护理专家和老年开业护士[23]。他们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了所有的医疗相关服务,不仅包括住院治疗、医疗照顾,也有综合保健、康复护理以及看护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和美国专业化的护理服务相比较,我国医养融合模式的护理人才素质和护理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我国开展的老年护理学课程学时偏少,培养的人才只能粗浅的了解老年护理的基础知识,缺乏专业实践技能训练[24-26]。另外,有研究指出,在乡镇工作的护士80%以上为初级职称,接受护士岗位培训的仅有40%[22]。按我国目前服务人员的素质,由于他们很少接受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和系统的教育,为老年提供的护理缺乏专业化[25]。因此,要顺利在我国开展医养融合式居家养老,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3 国家对于居家养老模式的投入不足日本居家老年人的资金不仅来源于家庭的支持,还包括护理保险。并且,日本从法律保障入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相关法律,1997年颁布《护理保险法》,为老年人的护理费用提供补偿,从法律层面保障了老人的权益[27-28]。并且为了保证服务的专业化,日本政府出资为老年托管机构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而我国老年人的养老费用主要来源于退休金和子女的赡养,特别是在面对疾病困扰时,老年人的经济上会出现困难[17]。并且,国家提供的资金资助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活动的开展。因此,国家应该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事业,颁布相应政策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

5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5.1 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借鉴英国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我国一方面应提高专业化护理人员素质,成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并能进行上门服务,重点针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护理、预防以及健康教育,满足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加强老年人家人、亲属以及志愿者的发展,由家人及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精神慰藉以及日常生活照料。

5.2 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人才的队伍建设我国应进一步全面了解居家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结合居家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由护理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专业化的培训,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研究表明,养老护理人员对于培训内容需求最大的是疾病知识以及心理护理知识,在培训内容上应更加注重这两方面的知识[29]。应向低学历护理人员提供精神及经济支持,鼓励他们参加成人教育或者自学考试等方式提升学历及职称。根据护理人员级别及学历不同,给予不同的薪资待遇,激发居家养老护理人员提升的积极性。

5.3 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孟杨等[13]对上海市宝山区的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仅有1/3的老年人了解居家养老补贴,能够成功申请到该补贴的也仅仅只有1%。可见,大部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内容并不知晓,造成居家养老的参与度并不高,这也阻碍了我国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媒体、网络传播“孝”文化,宣传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良好的居家养老服务氛围,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度。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宣传居家养老开展较好的城市进展情况,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对于有居家养老意愿的老年人,对如何申请居家养老以及申请的注意事项进行培训及帮助,提高申请成功率。

6 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及养老机构的不够完善,居家养老模式将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做保障,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而我国居家养老还在探索中发展,已在部分地区开展的合作居住养老模式、基层医养共建模式仍存在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项目不全等问题。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区、人群及经济基础的居家老年人,探索出与他们相适合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将是今后研究者继续努力的方向。

[1]张翼.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健康与照料安排[J].江苏社会科学,2013,33(1):57-65.

[2]李成福.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养老形式[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19(7):28-30.

[3]化前珍.老年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4]郭莎莎,陈雪萍,李俊花.杭州某社区603名老年人居家养老及日间照料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7):72-75.

[5]黄丽丽,卢冠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价值与保障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8(24):47-48.

[6]余甜,薛群慧.国内养老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2):31-36.

[7]王雷,郝灿,许波林,等.常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98-103.

[8]杜少英,张艳文,冯智聪,等.城市居家养老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80-2981.

[9]白岩岩,王裕明,蔡玫珠.上海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9(4):16-21.

[10]陆斌.厦门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分析及政策建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1):156-157.

[11]宫芳芳,孙喜琢,顾晓东,等.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2):11-13.

[12]曹梅娟,陈凌玉.城市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6):1469-1471.

[13]孟杨,郑康杰,李明珠.上海市宝山区居家养老现状与需求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11):1491-1494.

[14]陈颖,马丽霞,裴慧丽,等.不同失能程度老年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项目需求调查[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8-40.

[15]赵蓉,唐凤平,李雅.株洲市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护理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4):1367-1368.

[16]罗金凤,齐玉梅,王生锋.荆门地区居家养老现状及老年护理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4672-4673.

[17]田奇恒,孟传慧.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探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1):30-34.

[18]Choi JS.Evalueation of community planning and life of senior cohousing projects in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J].Eur Planning Studies,2004,8(12):1189-1216.

[19]乐益娜.城市空巢老人合作居住方式及意愿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1-67.

[20]Bentley M,Stirling C,Robinson A,et al.The nurse practitioner-client therapeutic encounter: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nteraction in aged and primary care settings[J].Early Child Development&Care, 2015,185(1):100-120.

[21]魏敏,李琦,许茜,等.社区护士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护理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86-2188.

[22]井坤娟,王彦,杜小静,等.基于扎根理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理论框架构建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3): 1774-1777.

[23]于放.美国老年护理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1, 11(4):9-12.

[24]吴敏,李士雪,Zhang NJ,等.济南市机构养老服务的定性研究:老年护理人员现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6(11):729-730.

[25]John PA,David BM,Sean RL,et al.Simulating the Impact of Long-Term Care Poicy On Eldercare Hours[J].Health Serv Res, 2013,48(2pt2):773-791.

[26]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9.

[27]Chen JL.Complementary roles:study of the family support function in home-based care services[J].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2014,24(3):317-321.

[28]Igarashi A,Ishibashi T,Shinozaki T,et al.Combinations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ervic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Japan:a classification tree model[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4,14(1): 1-10.

[29]黄菲,张会君,尹姣.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570-573.

Research status of the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service.

YI Huan-ying,GUO Hong-hua,ZHANG Cai-h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Nursing,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 571199,Hainan,CHINA

This review is mainly abou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in China.It summarized the the nursing requirement content of the elderly at home.It not only introduces two types of aged care model in our country,but also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both of them,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ome-based care service for the aged.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Service;Review

R471

A

1003—6350(2017)12—2001—04

2016-09-14)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2.03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295)

张彩虹。E-mail:ggt926@163.com

猜你喜欢
医养居家养老
医养当兴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自我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5 00:54:42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6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24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2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