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三区”轴线的贯穿

2017-02-27 05:08文胡小娥
好家长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三区活动室设置

文胡小娥

坚持游戏化课程设置与构建,已经成为贯穿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导线。然而,课程游戏化应该如何实施?游戏如何定位?课程与游戏应该如何融合?事实上,坚持“贴近幼儿的需要”理念,从构建自由、自主、快乐、贴切的游戏活动中,让课程更有趣味,活动更加多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变革目标的有序实现。

一、构建自主、合作、分享的游戏区域

幼儿园游戏区分为三部分,即班级游戏区、功能游戏区和户外游戏区。班级是幼儿园幼儿活动的主要区域,也是实施课程游戏化的重点区域。比如在班级游戏区,设置美工区、积木区、图书区、表演区等等。结合班级游戏区与班级课程的实际融合,可以在班级游戏区设置具有互动性、教育性和适配性的区域。如引入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与课程教学资源的融合理念,突出班级环境与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的关联,便于教师在班级活动中融入游戏,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学习。同时,班级环境自身要体现与教学主题的结合,要能够贴近幼儿的生活和认知特点,努力创设幼儿乐于参与的区域活动,注重活动主题与游戏内容、游戏形式的协调,要能够从游戏环境的动态性变化中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功能游戏区是结合幼儿园环境来设置的专门的活动场所,如教学楼、综合楼等不同空间的专用活动室,可以将音乐活动室、舞蹈活动室,以及其他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活动室。通过融入课程内容与活动室投放相应的材料,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参与探究、参与游戏的热情。比如设置“宝贝工厂”游戏活动室,专门投放了小木屋、陶艺坊、制衣间等游戏设施,引导幼儿从玩耍、动手、探究中体验知识;设置了阅览室,放置了不同年龄段的童话故事等书籍,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设置了“科学实验室”,融入大自然的变化、宇宙空间、植物的生长等内容;设置“宝贝厨房”,以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幼儿从中体验劳动的乐趣;还有“蒙氏工作室”,借以对幼儿手、脑智力的开发,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户外游戏区的构建要体现“趣味、多样、灵动、生态”等理念,要让每一处设置都满足教育的需求。比如小树林,便于孩子们从中感受自然的清新与活力;亲水乐园,以水为主题,让孩子们能够参与到玩水活动中,从嬉戏中收获快乐的童年;还有五彩的世界、传声空间、攀岩石,以及运动场等等,都为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提供了有利环境。另外,在艺术创意墙设置上,通过线条、色彩的融入,激发幼儿的审美意识,让孩子们能够从观察中发现世界,从参与中体验生活,获得自然的熏陶和情感的养成。

二、构建主动、专注、表达的学习区

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强调幼儿成长的过程性、连续性、整体性、差异性。游戏与课程、生活的融合,满足幼儿从生活、游戏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以获得经验。所以,在构建以游戏为基本的学习区域时,主要从班级学习活动区来营造自由、自主、合作的氛围。比如我们在班级学习活动中,以“加法”与“减法”为设置策略,在备课文本方面做减法,在游戏材料准备上做加法;在游戏活动组织上做减法,在幼儿动手实践操作上做加法。同时,结合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个别的指导与关注,让幼儿学会观察,激发幼儿思考,引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当然,在幼儿小组合作上,倡导游戏合作精神,鼓励幼儿一起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三、构建自理、自助、自由的生活区

生活区的构建也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设置的重点,要将生活还给孩子,教师要给予引导,让幼儿更多地参与到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生活机会。一日生活中的生活环节,也要按照课程游戏化的需要来组织,确保幼儿在生活中的自主、自由。比如在班级的生活区设置餐厅,上午的水果餐以孩子自助方式来准备,自主取用,自主清理,并鼓励幼儿学会自理。同时,在生活与游戏的融合中,打破过去“一段音乐大家一起玩,一个提示大家一起干”的传统,而是遵循各班孩子的发展需求,按实践活动的前后顺序,融入幼儿的主观参与,来分步实施恰当的游戏活动,真正促进陶行知所提出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就做什么样的教育”。总之,对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三区”的贯穿与衔接,教师也需要从认知上、课程规划上、资源材料准备上进行转变。比如教师要善于观察与解读幼儿的需求,适当引导孩子参与区域活动的体验,取消固定的游戏活动模式,激发幼儿的自主选择力。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未来星幼儿园)

[1]许卓娅.学与教的心理探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三区活动室设置
8个教室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伞兵三区海上起义的前前后后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活动室隔断
汽车智能三区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