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相守
在去采访韩羽之前,曾仔细翻阅过五、六十年代的《河北画报》,他的漫画作品随处可见,穿越60年的沧桑岁月,那个印刷在当年画报上的名字显得格外亲切。
作为绘画中的一支,漫画自有其独到之处。它能于世事矛盾中直取要害,一针见血入骨三分。且又正言若反,充满讽刺与幽默。这需要画者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强烈的爱憎态度、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对生活十分透彻的理解,以及幽默才情。无疑,韩羽其人与漫画,确实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高度的契合。
韩羽:刚开始,我是漫画编辑,负责漫画版。就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漫画是最来劲的,配合政治及时,凭想象自由发挥,嬉笑怒骂皆可成画。连环画还得编个故事,不如漫画快、得心应手。
到了1961年《河北画报》改刊为《河北美术》的时候,文字量增多了。说实在的,一般搞美术专业的都不太注重文字,所以刊物上经常出错别字、语句不通等问题。有时候难免让懂行的嘲笑,读者也经常提意见。于是,社里决定加强文字编辑力量,我就被任命负责文字工作。
当年的画报,照片内容比较单调,效果也不能与现在相比,所以几乎没人喜欢看。反而是以连环画、漫画、单幅画等更受欢迎。那时候,油画都很少使用,因为油画没法配合政治任务。改刊为《河北美术》以后,封面封底偶尔会刊登油画,。
在《河北画报》工作的十年间,韩羽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生活的漫画。其中有很多都是日思夜想、殚精竭虑构思出来的作品,比如韩羽重点提到的这幅《丰收》,从“门里看门外”麦浪翻滚,从“门外看门里”硕果满枝,可谓构思相当精妙。
画报成立之后,便赶上了几个大运动,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三年灾荒,到1966年整整十年,也正好是韩羽在画报工作的十年。十年间,韩羽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生活的漫画,有些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影响。在那个大跃进的年代里,韩羽充满激情,殚精竭虑地画了一幅又一幅……
韩羽:那时的我,像所有建国之初在文艺创作上刚刚起步的青年人一样,拿起画笔伊始,就是“艺术为政治服务”。
所谓“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就是一次接着一次的政治运动,而“为政治服务”的“服务”,就是步步紧跟。那时相信并坚信这就是“艺术”。
而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务去陈言、不人云亦云地有创造性地配合政治任务。现在看来,这很有点像旧时的秀才做八股文,既不能越圣人之言的雷池一步,又得变着法别出心裁。
天下事,凡利必有弊。就比如像作八股文一样去图解政策的“创作”,也非常锻炼人,比如对绘画语言的把握,对受众接受心理的揣摸,以及不人云亦云的逆向思维……我的点滴创作心得,往往得之于此。
1958年大跃进时期,韩羽在徐水深入采访,创作了漫画《全家福》。
在五、六十年代的《河北画报》中,韩羽的漫画作品随处可见,穿越60年的沧桑岁月,那个印刷在当年画报上的名字显得格外亲切。韩羽的那些漫画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也照出了那个时代里的他自己。
毫无疑问,韩羽对当年的漫画创作,是极其严肃认真的。大跃进时期,河北、甚至全国的重点都在徐水。为了配合任务、创作出好作品,必须深入生活。“小高楼是什么样的,你不下去,根本不知道怎么画”。于是,韩羽和几个同事便驻扎到了徐水,深入采访创作。
韩羽:我的一幅作品《全家福》就是在徐水时创作的。在徐水采访时,我对大队干部说:“给我们派点工作。”他说:“正好,编诗吧,我们正为完不成的任务挠头哩。”人人是画家,个个是诗人。“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也是头等大事。我和另一个同事回到招待所房间里,驾轻就熟,出口成章:“高粱刺破天,吓得玉皇到处窜。”“小扁担,五尺三,一肩挑起两座山。” ……洋洋洒洒,一口气编了几十段。也弄不清到底是奇思妙想还是胡思乱想了。这些“诗”都写到街头巷尾的墙上,被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一本正经地抄到小本本上。
在徐水去参观棉花地,地里郁郁葱葱,棉桃累累。讲解员说:“我们施肥用的都是狗肉汤。”指着棉花地上空挂着的密密麻麻的电灯泡说:“白天太阳照,黑下电灯照,让棉花黑夜白日不停地长。”我们边听边点头啧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社员们在公共食堂里,一手拿着白馒头,一手端着大碗杂烩肉菜。吃饭不要钱,真来劲儿……于是这幅《全家福》就诞生了。
这幅漫画发表后的次年,我重去了徐水。傍晚,墙外有孩子唧唧哝哝,有一句听得真真切切:“上食堂打饭,别拿碗,拿大茶缸子,能多盛半勺粥哩。”我过去一瞧,小的五六岁,大的七八岁,瘦胳膊瘦腿,腆着大肚子。按说小小年纪懂得什么?却会算计了。我心里猛地一酸。只这一句话,《全家福》就成了肥皂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