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评测方法分析与研究

2017-02-27 01:22田英爱张志华
计算机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评测阶段软件

田英爱,李 宁,李 卓,张 伟,张志华,梁 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101)

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评测方法分析与研究

田英爱,李 宁,李 卓,张 伟,张志华,梁 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101)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教学评测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项目为驱动的软件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为例,结合形成性评测和终结性评测理论,提出分阶段构建实践课程的形成性评测模型;结合跟踪和反馈信息,与终结性评测进行合理加权,进而得出课程评测结果,同时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详细阐述该课程的评测过程与方法。

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评测;形成性评测;终结性评测

0 引 言

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特点开展更加科学规范的考评,已成为目前研究和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能够正确地、积极地开展课程考评工作,汲取经验,总结方法,将有利于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进入课程的良性循环状态。然而,对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践类课程,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的课程评测,一直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一方面,软件开发的类型多样,如开发的软件可以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管理软件、行业软件、安全防护软件、多媒体软件、游戏软件等;软件开发的体系框架可以基于单用户体系、B/S体系、C/S体系、P2P体系等;软件可用于办公、娱乐、学习等多种用途。由此可以看出,从学生开发的软件制品上直接进行学生实践能力评测,标准很难统一;此外,我们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时,以挖掘学生的开发潜质与兴趣培养为教学目标,不对学生偏爱的和擅长开发的软件类型作过多限制和要求,这样也给评测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及课程评测的开展受客观软硬件环境影响较大。暂且不说软硬件开发体系架构的搭建复杂多样,单就教师自身来说,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快速精通所有当下的新开发框架与新技术,因此,评测过程设计和评测标准制订也很难统一和量化。

1 总体教学评测模型分析

对一门课程进行综合教学评测,需要围绕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开展具体的评测工作,进而形成基础的教学评测联合模型[1]。针对软件开发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评测,由于课程本身的灵活可变性,开展课程评测就需要有更加灵活可控的评测空间和指标,即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评测指标的具体性、可度量性、弹性等内容。

图1所示为实践教学的总体评测模型。对于软件开发实践类课程开展教学评测,我们需要从最根本的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入手,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跟踪支持教学目标所开展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对每个环节都要开展有效的评测。

在目前常见的教学大纲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了解”这一类的字眼,但问题是教学中要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目标?教学中间环节又该怎样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评测方法?学生是否能够知道自己怎么做才算达到学习要求?我们发现,这些词汇所描述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很难对其量化,也很难跟踪记录,这样就会导致无意义评测结果。由此,若要对课程进行准确的评测,第一,需要对总体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使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而进行学习;第二,教师要能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手段,以便能够相对容易地设计出课程的自评标准,完善教学;第三,学生则可以依据具体细化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过程,逐步完成各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如预习、听课、作业、实践等。只有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化和教学过程可控,我们才能真正开展并完成教学的评测工作。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评测体系中,针对课程各方面信息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根据技术发展、技术应用等需求反馈教学信息,逐步修改完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整和改进存在问题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

目前,我们的教学评测中,有两种常见的评测类型,即形成性评测和终结性评测[2]。论文接下来的两部分就以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为例,详细地阐述形成性评测和终结性评测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执行过程。

2 分阶段实施课程的形成性评测

形成性评测主要用于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是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通常情况下,相对于终结性评测来说,形成性评测往往是作为一种辅助评测;然而,对于软件开发综合实践类课程而言,形成性评测则是能客观公平地评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合理地实施形成性评测,将能够正确地监测和跟踪软件开发实践类课程的评测结果。因此,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的特点,我们提出分阶段实施形成性评测的方法,并融合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具体方法描述如下。

(1)形成性评测要求确定形成性学习单元的目标和内容,要分析其包含的要点及各要点之间的层次关系。这一点与项目软件开发理论中的瀑布模型较为类似,将项目总体开发过程与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结合起来,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有序并有机融合的若干阶段。例如,按照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划分为项目的获取阶段、计划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编码实现阶段、测试阶段、验收提交阶段等,细化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包括具体的文档、制品、规范及评审要求;围绕这些具体化后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包括讲解、演示、互动、讨论、撰写文档、开发实施等;设定各阶段的评测指标,指标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内容,指标设计要有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执行性。

(2)形成性评测除了执行评测这一层含义以外,还有一项关键的工作,即围绕该阶段的评测结果设置反馈环节,包括反馈问题的记录、分类整理等,以进一步贯穿和明确各个阶段的层次关系;同时,将反馈与提案等信息作为修订课程教学目标及改进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逐步完善评测体系。这样,评测工作对改进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才更有意义,进而进一步巩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的形成性评测总体框图如图2所示,此处仅展开需求阶段的形成性评测执行图。

图2 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需求阶段形成性评测

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项目开展通常是由组/团队开发,因此,在课程实际执行过程中,根据学生人数及教师人数,将学生划分为组/团队,每位学生被指定为组/团队开发的不同角色,相互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将每一阶段都如图2中的需求阶段展开,进行形成性评测,并将上面7个阶段的形成性评测加权求和,即可得出团队形成性评测成绩(FormativeGrade),如式(1)所示:

其中,GroupId是组/团队号,λi为第i个阶段的权重,gi是第i个阶段的评分,所得结果可再次按照权重比例纳入学生最后的综合成绩。本质上,由于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的可执行和可度量,除了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测以外,还可对教师教学方面设计指标,同时完成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按照软件项目开发的瀑布模型,测试工作通常被设置在实现阶段之后;在实际中,为保证软件质量,测试工作本质上贯穿了从计划阶段到验收阶段的几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因此,该部分的形成性评测工作比图2中的需求阶段要复杂。

3 实践课程的终结性评测

当然,对于软件开发综合性实践类课程而言,终结性评测也是必需的评测环节,其评测工作需要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课程特点等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评测指标的设计。例如,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成果演示和答辩,评测内容主要包括:①项目总体情况说明及介绍,包括项目的主要目的、功能、工期、成本、开发人员及角色分工、完成情况总体评价等;②软件项目软件成果功能说明及演示;③软件演示的操作熟练程度及代码熟悉程度;④软件开发工程结构的说明及代码规范说明;⑤项目配置管理情况的说明及工具应用演示;⑥项目质量管理情况的说明及测试工具使用演示;⑦演示与讲解中关键用例选定与设计;⑧演示与讲解过程的组织与设计;⑨演示解释说明的到位程度;⑩答辩环节回答问题的符合性与准确性;⑪答辩环节的时间控制。

以上所用于评测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及评测标准赋予权重,进而计算出学生个人或组/团队的终结性考评成绩(SummativeGrade),如式(2)所示:

其中,GroupId为组号或团队号,μj为第j个阶段的权重,sj为终结性评测j个指标的评分。实践表明,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考核评测,所设计的指标应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一样,在教学工作初期就明确告诉学生,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和进行形成性评测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准备终结性测试的内容,明确努力方向,进而加深对课程教学目标的体会,提高总体教学效果。

4 课程的评测结果计算

在以项目为驱动的团队开发实践课程中,对于每位学生的成绩评定,如果直接将上述形成性成绩FormativeGrade(FG)和终结性成绩SummativeGrade(SG)按比例简单相加计算,显然有失公平,不尽合理。在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对学生个人的成绩核定还考虑了项目中个人的参与、贡献、表现等诸多因素,采用的做法:项目经理根据组/团队中个人具体角色及参与项目的贡献情况,按照等级给出每个人的贡献分数ContriGrade(CG);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在组/团队内承担的角色,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质量,包括软件相应部分的展示、答辩准备、答辩过程的配合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给出调节分数RegulateGrade1(RG1);教师还要结合相关部分文档的参与度、报告内容质量、个人总结以及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在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具体工作任务描述、解决办法及体会认识等各个环节,在对项目有总体认知及把握的情况下,给出个人的调节分数RegulateGrade2(RG2);对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回答问题、项目讨论等环节的表现等给出个人调节分数RegulateGrade3(RG3)。由此,学生的个人成绩(IndividualGrade)核定算法如公式(3)所示:

其中,l、ƙ、ɤ为3部分成绩所占的权重系数,RG1-3为上述3项调节分数。可以看出,这样得出的学生个人成绩融合了团队的形成性评测成绩、终结性评测成绩、参与度等级成绩以及综合表现的调节成绩,并在每项参与计算的各项成绩前,按照实际情况赋予相应权重,使计算结果具有一定客观性和公平性。

事实上,对于这门课来说,除了在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课程评测方面做出大量的努力之外,学院还在课程团队的组建、团队教师的协作、课程项目的选题、课程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表1是近7年来课程项目选题方向及课程效果评价结果的数据。实践表明,经过近6年的不断反馈、调整与改进,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学效果与课程评测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表1 2009—2015年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选题及课程效果评价

5 结 语

实践证明,对于软件开发实践类课程的评测,通过细化、具体化、量化等工作后,能使得评测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目前,还有很多高校计算机相关实践类课程的评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本文详细的评测指标设计与评测执行过程能给相关课程的评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于软件项目综合实践,我们也会在继续深入研究科学的、新型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完善体系,使该课程得到更好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软件项目开发人才。

[1] Goff L, Potter M K, Pierre E, et al. Learning outcomes assessment a practitioner's handbook[EB/OL]. [2016-01-06]. http://scholar. uwindsor.ca/ctlreports/6.

[2] 林静.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 现在教育管理, 2011(9): 66-68.

(编辑:宋文婷)

1672-5913(2017)02-0068-05

G64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教学改革—计算机大类教学改革项目(2015JGYB17)。

田英爱,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文档信息处理和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tianyingai@bistu.edu.cn。

猜你喜欢
评测阶段软件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热力站设备评测分析
禅宗软件
次时代主机微软XSX全方位评测(下)
次时代主机微软XSX全方位评测(上)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软件对对碰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