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教学中的抽象训练

2017-02-26 03:02徐娟燕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构成解构创作

徐娟燕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0 引言

现代设计简约、抽象的特点,要求“构成”教学必须不遗余力地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1]。受长期素描和色彩训练的影响,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艺术类学生很容易陷入具体物品的轮廓、色彩渐变、明暗过渡等无法自拔,喜欢复杂的画面、具体的形态和多变的色彩,这对他们认识和感受抽象形态会造成一定的障碍。“构成”教学中的抽象训练,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由浅入深地展开。从认识,到感受,到理解,再到创作,是我从多年教学经验中积累获得的教学线索。

1 认识训练

认识训练的目的是打破固有的具象思维,唤起大脑中抽象意识的觉醒,这种训练对于后续抽象训练课题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认识抽象的时代必要性

抽象是相对具象而言的,抽象形态是通过对具象形态的简化、提炼而获得的。抽象形态的出现和备受重视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人类对机器加工的妥协和让步,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逐步发现了抽象形态独特的美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它成为现代设计的主要语言。认识抽象的时代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学习伊始,就在脑子里树立抽象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现代抽象设计的作品,包括公共雕塑、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等,以此说明抽象形态是现代设计的主流形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范例作品中不要出现具象形态,以免产生干扰。

1.2 认识具象到抽象的演变

抽象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艺术考生,尤其是女生,越是热爱绘画的,她们的具象意识越顽固,因为从小喜爱的具象绘画固化了她们的思维。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生硬地否定她们对具象美的热爱和欣赏,而应该科学地加以引导。

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向学生展示西方绘画从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到抽象主义的演变过程,用生动的绘画实例将他们从对具象美的认识逐步引至对抽象美的欣赏。当然在其他的艺术领域,比如手工艺品、雕塑、建筑和产品等领域同样可以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来阐述设计语言从具象向抽象的发展演变过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绘画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

图2 产品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

2 感受训练

“构成”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抽象表达能力。为此,必须培养学生的抽象感受能力,即面对抽象作品时,应该能够感受到一些东西[2]。感受,跟每个人的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在被要求去感受作品时,学生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这个过程是对作品进行主动分析和认识的过程,比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要有效得多。

2.1 感受抽象作品的表现力

如何感受一幅抽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除了观看,我们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将感受到的情绪表达出来。比如,可以采用给抽象作品“命名”的方式。给作品取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对作品进行正确理解和感受,其次,对于“名字”的斟酌过程,也是不断地调动感官来感受作品的过程。

教师提供抽象作品(绘画或设计作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为每幅抽象作品命名,命名局限在形容词,然后做全班交流。之所以将命名局限在形容词,是因为感觉这个东西,需要用“形容词”来表达,如果不加限制,比如用成名词,很有可能让学生重新陷入具象的思维模式。举例来说,他们会很自然地在抽象形态中寻找具象形态的影子,比如依稀找到一个箭头、一个漩涡,然后直接命名成名字,而这个箭头或者漩涡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却被忽略了。

“构成”课程的前期训练,以形式训练为主,不要求做主题表达。这个阶段,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面对自己的作业找感觉,并用形容词命名,这个过程中,可使学生发现和感受抽象作品蕴含的丰富表现力。

2.2 感受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过程

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重点是要忽略它是什么,而代之以它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忽略细节、把握重点和全局,是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自然界是以各种方式构成的,将自然界的构成方式进行抽象化提炼,是构成设计创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过程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去粗取精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训练,我们设置的训练课题是“摄影作品的抽象”。在摄影作品中,可以有自然风光、人物、动物……将这些由具象形态构成的画面用简单的点、线、面去代替,不再寻求它们是什么,而去思考它们如何简化,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如何用最简洁的抽象语言去表现它们,从而完成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摄影作品的抽象

3 理解训练

理解训练把重点放在构成的基本要素,如点、线、面、构成形式、构图、明暗、空间等方面。这些要素是平面表达的基本设计语言,只有很好地掌握这些设计语言才能进行准确的设计表达,因此理解训练应该放在创作训练之前。

3.1 理解基本抽象元素的语言

认识了抽象及其时代必要性,并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转换训练之后,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抽象形态,即点、线、面、构成形式、构图、明暗、空间等等入手,单纯地研究这些基本元素的语言,如“单点”的强调作用,“直线”的理性,“曲线”的温暖,不同的构成方式、不同的构图、不同的明暗关系所具有的情感特点等。

3.2 基本抽象元素的拟人化表达

把基本抽象元素看作是人物角色,并利用抽象的点线面来烘托和营造环境,来描绘一个场景或讲述一个故事,这就是抽象元素的拟人化表达训练。比如把一个“点”当成是一个人,我们如何来表达一个“孤独的点”?通过联想、想象、设定场景和环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表达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点的拟人化表达:孤独的点

拟人化表达训练时,可设定场景和讲述故事,学生会比较兴奋。因为限定用点线面进行表现,所以在教学初期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抽象元素的理解。但由于讲故事仍是偏具象的思维方式,因此不适合运用在后期的创作训练中。

4 创作训练

创作训练是对创意、美感、表达的综合训练,适用于训练的后期。创作训练仍然要强调以抽象形态为主,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创作训练方法,也可以进行自由形式的感觉表达。创作训练不但要求形式的美感,更要追求主题表达的准确性。

4.1 人工形态的提炼与拓展

相比于自然形态,大多数的人工形态更加意味深长,因为人工形态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功能而出现的,因此每一种形态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而这个存在的理由就成为了它的寓意所指。

“有意味”的形式是指那些人们所熟知的,具有一定的寓意,能够给人带来一些联想或遐想的形态,比如“时钟形态”寓意“时间”,“指纹图案”寓意“证明”,“锁形”寓意“禁锢”等等。“人工形态的提炼与拓展”训练,就是寻找这类具有一定寓意的人工形态,并进行轮廓的提炼、简化、夸张、拓展的过程。由于人工形态已经是简化的形态,因此对人工形态的提炼和抽象相对比较容易,训练的重点是要在保证意味的前提下获得最简洁的基本形态,然后尽可能多地拓展出各种富有创意的构图作品,如图5所示。

(a)朱帝蓉《钻戒》 (b)刘萍《豆芽》图5 人工形态的提炼与拓展

4.2 动物形态的解构与重组

与人工形态相比,动物形态显然要复杂得多,因此动物形态的抽象训练难度较大,它更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应该把动物的解构重组练习作为抽象训练的重要环节。解构重组是将一个完整形态进行抽象提炼之后重新组合,获得一个崭新的形态。这个新形态看起来支离破碎,不成整体,但是它与原始形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我们能从解构重组后的形态中依稀找到原始形态的影子,所以解构重组形态常带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加富有创意感,更加意味深长。

为现代设计服务的解构,必须简洁、明确,抓住原始形态的精髓,摒弃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1)对原始形态进行特征分析,找出原始形态的主要特征、次要特征以及可以忽略的形态特征;

2)一般情况下保留主要特征,或个别次要特征,并将其提练和简化为特征线条;

3)将保留下来的特征线条作为构成的基本形态,进行各种方式的构成练习。

动物的解构和重组训练,特别要强调特征形态的排他性,即分析清楚哪些是该动物的专属形态,这些专属形态一定要保留和强调,如斑马的斑马纹,长颈鹿的长颈。另外要理清特征之间的主次关系,才能以最简洁的方式来表现解构对象,如图6所示。

4.3 感觉的抽象表达

艺术与设计,应该能为受众创造一些独特的感官体验。艺术受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的感受越丰富,艺术作品自然越吸引人。感觉的抽象表达,是指用抽象的语言和方式去表达一些感觉,这些感觉包括情感、重量感、速度感、方向感、空间感、平衡感、力感、品质感、新奇感、听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

感觉这种东西,是非常复杂和微妙的心理活动,我们无法精确和完全地对它们进行逐一阐述,有时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于是,有些教师的做法是把作业扔给学生,让他们天马行空地去自由发挥和表现,表面上看来是释放学生的创造力,但实际上会让很多并不是天赋秉异的学生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一种感觉是否表达到位,需要一定的理性分析。在布置课题之前,我们通常会挑选一些作业案例,跟学生一起分析各种典型感觉的由来,以及有些感觉之所以表达不到位的原因。一种感觉的营造,与构成的各种要素都息息相关,其中包括基本形态、构成形式、构图、整体明暗、主色调、对比度、空间、简繁、视觉力大小和方向等等。这些要素如果都在加强同一种感觉,比如加强“快乐”的感觉,那么这种感觉就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反之,如果其中有一两个要素违背了这种感觉,比如作品整体明度偏低,又缺乏对比,就会成为感觉表达的败笔。所以创作训练,实际上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有必要在课题布置之前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回顾,并用具体的案例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给学生以切实可行的创作指导[4],如图7、8、9所示。

(a)梁华英《烦燥》 (b)王俊《纠结》图7 感觉的抽象表达:情感表达

(a)周亚华《急》 (b)毕慧彤《缓》图8 感觉的抽象表达:速度感表达

(a)郑飞逸《庠》 (b)薛青《痛》图9 感觉的抽象表达:触觉表达

5 结语

对抽象要素的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是现代设计师的核心素质,“构成”课程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构成”课程教学中的抽象训练的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抽象美,二是教给学生一些抽象创作的方法。本文给出的是笔者在平面构成中的抽象训练课题与作业实例,同类的课题训练也可以推广至“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教学中。

[1]章波.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135-136.

[2]王健.意念形式、心手合一:构成基础教学探索[J].大家,2010(22):158-159.

[3]易志敏.论构成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间的互动关系[J].装饰,2011(5):127-128.

[4]张磊.平面色彩构成项目化课程教学中项目设计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65-66.

猜你喜欢
构成解构创作
还原
解构“剧本杀”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一墙之隔》创作谈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