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华 谢天融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吴书林
早搏与房颤、室颤,是三大心律失常,如何正确地对待它们,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吴书林教授为您解惑答疑。
心跳如同音乐节拍,一般是匀速而规律的,但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发现心跳“抢拍子”了,一般是心跳突然“咯噔”或者“砰”一下或几下,之后可能感觉到心跳停顿了一下,或者感觉心脏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似的。而频繁发生的,会觉得心慌,更严重的还可能感觉头昏、胸闷。
“这些都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心脏早搏。”吴书林指出,这种心跳不规律的早搏,算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了。
对于频繁早搏,吴书林建议,做个心脏彩超,看看心脏有没有器质性病变。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还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确定早搏是房性的还是室性的及早搏次数等。假如一天24小时内早搏小于1万次,不用紧张,注意不剧烈运动就可以了;假如24小时早搏超过1万次,有一个可能是心脏有异位兴奋灶,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可解决。
预防支着:一般没有心脏器质性病变的人,只要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少喝茶、少喝咖啡,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运动过度,减少精神压力,保持情绪平稳,早搏就不爱来侵扰。
需要提醒的是,冠心病、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伴随早搏。比如冠心病患者,有10%~20%是伴早搏的,那需要治疗原发性疾病,去除早搏病因,有一定危险的还要吃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在心内科门诊,常常有人自觉心悸、头晕眩,心脏跳得时快时慢,甚至气促,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要晕厥过去,一检查,原来是患上了房颤。
房颤到底是什么病?吴书林指出,房颤是心房内产生的不规则的冲动,常常表现为心动过速而且节律不正常。
治疗房颤,尤其是预防房颤引发的脑卒中,国内外公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抗凝,阻止心房中血液凝集成血栓。
吴书林强调,房颤患者不能乱吃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只是抗血小板聚集,对房颤导致的血栓效果有限。正确的做法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先进行脑卒中风险测评,按需坚持长期服用抗凝药。除了药物治疗,目前有越来越多房颤患者选择导管射频消融术。
预防支着:医学研究发现,房颤的危险因素多达15项,除了基因与高龄外,高血压、心衰、瓣膜性心脏病等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治疗、控制的。比如,39%的高血压患者易发房颤,控制好高血压,那房颤发病率就低了。
此外,身体劳累、喝酒、肺部感染炎症等,都可成为房颤发作的诱因,进行针对性预防即可。
一个人好端端在家里、单位、公共场所,突然倒地不起,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甚至伴抽搐、二便失禁,这样的情况,在如今越来越多发生。
室颤时,心室失去正常的收缩节律而颤动或蠕动,完全丧失收缩射血功能,属于心脏骤停的一种,如不进行抢救,患者即死亡。室颤多数会导致患者猝死,仅有少数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抢救的每一分钟都极其宝贵,在医务人员及专业设备到达前,应给予胸外按压。若有除颤设备,越早除颤,患者存活的概率就越高。
预防支着:已经明确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务必遵医嘱,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规范药物治疗,以预防室颤的发生。
此外,被评估为室颤高风险者,或室颤发作过而侥幸经抢救生存下来的患者,可能需要安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便在室颤再次发作时给予电击除颤挽救生命。
吴书林主张通过经常性体检发现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建议不要抽烟、喝酒、久坐不动等,更提醒按需体检“加码”。
具体做法是,一般人体检要做心电图,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可加做一个心脏彩超,或加做活动平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年龄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者等,加做一个颈动脉B超,可尽早发现硬化、斑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