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
悬疑问道立意高远
——沈学峰“三国鼎立”一课观后感
■马宁
有幸现场观摩了沈学峰老师的“三国鼎立”一课,我的头脑起了风暴:“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教师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历史课堂应是一个思想场域,包括理解力、解释力、论证力、思辨力,以力传力。沈学峰老师告诉我们同仁,基于史实的初中历史教学理应关注实证意识和史思传导。
按照常理,讲述战争,很多教师简单地处理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和影响的对照,或列表,或图片,或划书,或填写学案。沈老师则平中出奇,用“动态地图”配之以解说,以“战术连连看”进行小组互助合作,还原历史时空,激发历史智慧,直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能力,在以下三方面促进教与学的轮动与转化:其一,通过本课教学,初一的学生在学习历史伊始就能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其二,明确历史时间与空间构建与牵连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初步了解历史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其三,理解随着时空转换,历史在演进,并据此对史实作出合理解释。
其高远的立意,多变的手段始终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出发,设置悬疑,层层设惑,譬如新课以“洛阳铲”导入,以曹操墓葬被盗过渡,以我国文物工作方针明理,以曹操墓出土文物的特征收尾,推波助澜,步步延展。
历史教学绕不开史料,史料实证强调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的真实,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沈学峰老师在这方面用心甚巨,注重史料的筛选和组织,多角度悬疑问道,决不把现成理解和既定结论强加于人。为了探究曹操两场战争一胜一输的缘由,他展示了三组共11则材料8个问题,第一组材料围绕“曹操采取的措施”引出“曹操对人才的态度”的话题,第二组材料由“曹军犯了兵家大忌”引出“军心民心”的视角,第三组材料从“孙刘的措施”引出“战略战术”的结论,最后师生对话:“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至此,经过师生对材料的严格检验,一是努力重现历史真实,最大限度地走近历史的真相,这样,“史料实证,多元互证”的思想就会深入人心。二是抛出悬疑后,教学目标按兴趣、动机、思考力、判断力、事实及其背后的价值观推展,师生对话的思维层级逐步递进。颠覆了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是单纯地堆砌知识点,而是直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以史实为基础,以实证为手段的历史教学必然走向以史思为归依的价值引领,实现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使学生从人文研究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中获取有益的养料,凝练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此,沈老师的高妙之处在于善于制造冲突,追求学生思维的视域开启和视角转换。依照惯常,讲完书本知识,似乎应该小结了,沈老师突发奇想,以“讲讲赤壁之战的故事”入手,在学生踊跃发言之后,抛出一个问题:“猜一猜,这些故事是真的吗?”师生探究,接着教师告诉学生,他们所讲的故事大多来自《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其实很多事实并非如此。接着,沈老师顺理成章地呈现“史家评曹操”“历史文物说曹操”环节。话题似乎从史趣入手,却以史思结束,一下子将不被人关注的问题转换成能够刺激课堂讨论的问题,学生思维的视域顿时打开,向多个方向发散,调动大脑运用新的方法进行知识的重新建构。通过对话研究历史,清晰地展示历史事实的边界组织及其观点,引发多角度的思考,传统的认识受到挑战。
为了从“三国鼎立”引出“统一是历史大势”这一思考,沈老师使用动态地图展示从夏到晋中国地域变化趋势,进一步联系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堪称又一个经典,此处不再赘述。
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而不是抽象概念的化身,所以历史学习必须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使其感于心,思于行。教学历史的人,其思想理论的深度和心灵觉慧的广度同等重要,可以想见,一个对历史缺乏感受力和理解力的教师又怎能给学生以感染力、迁移力和思想力?沈学峰老师是有思想力和理解力的。他带领学生领略三国历史,让课堂的进程行云流水,让历史的展开纵横贯通,让教学的立意意旨高远,移情换位,为迁移而教。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常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