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时代阳春市生态林业发展方略

2017-02-26 09:37:32吴伟宏
花卉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公益林生态旅游管护

吴伟宏

(阳春市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 广东阳春 529600)

促进新时代阳春市生态林业发展方略

吴伟宏

(阳春市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 广东阳春 5296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文主要叙述了在新时代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阳春大行动,我市正在实施“生态逸市”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新一轮绿化阳春大行动,推进全市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生态林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站在人类发展命运的立场上作出的战略判断和总体部署,体现了炽热的民生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 发展新时代生态林业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在粤西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建设和修复,扩大森林覆盖面,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提升生态功能,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2)总体目标。到2025年,通过努力,林地面积达408.8万亩,生态公益林达217.8万亩,将我市建设成为森林生态体系完善、林业产业发达、林业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完成重要部位生态景观林30.5万亩建设,完成汕湛、云阳(阳春段)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90.6km,建设面积1.03亩,全市新增生态公益林63.5万亩。初步建成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98.9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2338.8万m3。新增森林公园22个(其中县级6个,镇级16个),湿地公园5个,森林碳储量达到8702.6万t,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06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80.8%。

2 基本原则

(1)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

(2)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相结合。

(3)坚持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4)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共建的原则。

3 主要建设发展措施

按照新时代新一轮绿化阳春大行动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在全市积极实施“生态逸市”发展战略,着力抓好“身边增绿”、“生态提升”、“生态旅游”和“绿色惠民”等工程,实现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大提升。

3.1 提升城乡绿化工程

(1)加强园林城市建设。通过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加强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广种树木花草,力争上规模、上档次、出精品,实现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提高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升城市品位。

(2)加强城镇森林公园建设。严格按照森林公园的建设标准及要求,编制全市性森林公园规划,逐步完善和规范建设森林公园。

(3)加强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名镇名村示范村、生态文明村和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为载体,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整村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全面推行镇、村中小学校园绿化,建设环村绿化带。

3.2 提升生态林业建设质量和效能

(1)加强生态景观林建设。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生态景观林,通过人工造林、补植套种、改造提升、封育管护等措施,实施在我市漠阳江、水库周边山岭,以及重要的主干道两侧第一重山及城镇和旅游景区周边林地的人工造林、补植套种、更新改造项目,建成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景观林。着力抓好高速公路、铁路、省道、县道两侧第一重山及城镇和旅游景区重要部位周边林地的改造工程,逐步形成林分结构复层、林种树种结构合理、生物群落多样的景观林,提升森林景观与生态效果。突出抓好云阳高速公路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确保公路建设与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打造道路林带与林地绿化一体化的生态体系。

(2)加强生态林业重点项目建设。至2025年,通过森林碳汇工程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建设、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等项目,按适地适树原则,采用适合我市种植的红椎、香樟、荷木、枫香、黎蒴等乡土树种,加快消灭宜林荒山和改造残次林、纯松林、布局不合理桉树林的步伐,加大封山育林和抚育管护力度,推广应用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科学改造林相,营建结构优、功能强、效益高的混交林。同时结合森林碳汇工程抓好现有荒山荒地和疏残林的造林或改种,逐步建成全省大径材生产基地。

(3)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按林相的好与差,郁闭度的高低,生态区位的重要程度等实行分类补偿,逐步把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纳入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范围,到2025年,全市新增加生态公益林63.5万亩,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217.8万亩,占林地的50%以上,一二类生态公益林达90%以上。建立信蓬、鹅凰嶂、百涌、金竹大山和漠阳江源头等多个生态公益林标准化示范区,每个区的面积5~10万亩。加强地域森林的管护,逐步提高全市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能。

(4)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切实加强全市森林资源管护,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禁在道路、水库和城镇周边等生态区位重要部位可视范围内采石、采矿、取土、建坟和毁林开垦、乱挖乱种。严格控制生态重要部位第一重山林木的采伐,确需采伐的,必须严格把好审批关,并签订更新造林责任书,落实更新造林措施。对低效林和布局不合理桉树要有计划采伐改种。加大古树大树的管护力度,禁止将原生态的古树大树移作风景树、绿化树。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确保林区秩序良好。强化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5‰以内。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和检疫工作,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5%以内。加强木材检查站、林业站的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市、镇、村森林资源管护体系。

3.3 大力提升生态林业产业发展能力

(1)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充分利用全市丰富生态林业资源,在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漠阳江源头生态公益林区、东湖森林公园、花滩森林公园、信蓬森林公园等,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打造休闲度假、登山、科考探险、养生、科普教育、民俗体验等不同类型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小镇、民俗文化村等,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旅游的综合功能,充分利用合水平东、春城林田、马鞍山和双滘鸡笼顶等地的山林资源和漂流资源,大力发展参与性强且适应现代游客运动康体、绿色养生需要的时尚旅游,增加林农收入、拓宽致富门路。

(2)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充分利用河朗镇万亩鸡蛋花基地、合水镇火龙果基地、春城蟠龙春砂仁种植基地、春湾卫国梅林基地等种植基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充分利用乡村农家乐,打造美丽休闲度假型乡村游。充分利用凌霄岩、龙宫岩、崆峒岩、鱼王石等喀斯特地貌,以及马兰风光、漠阳江沿途江景等,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游。

(3)大力培育林业加工产业。①建立林业龙头企业,带动林区林农发展林业生产,增加林农收入。充分挖掘林地资源、物种资源和市场潜力,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省、市级林业龙头企业,推动我市林业生产发展。②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我市丰富林地资源,以“林—果”等模式的林下种植业,扶持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春砂仁等南药种植基地。以“林-畜”“林-禽”等模式的林下养殖业,发展山地羊、牛、鸡等养殖业,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③加快种苗基地建设,加强花卉苗木抚育管理和品种研发推广,提倡和鼓励多形式育苗、多模式办圃,建设大型花卉绿化苗木繁育基地500~1000亩,确保我市新时代新一轮绿化大行动植树造林所需的优质苗木。大力培育野生动植物资源,推动我市特色林业健康持续发展。

[1]林育勇.关于林业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2(15).

[2]刘义希.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2010(6).

F326.2

A

1005-7897(2017)24-0156-02

2017-11-14

猜你喜欢
公益林生态旅游管护
生态旅游之利弊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8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6
生态旅游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0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36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浙江林业(2019年9期)2019-11-27 09:20:23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