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哨
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制作微小视频的形式来展现出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现阶段为帮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及详细的学习儿科护理知识,就需要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实际改革的方向应保障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保障其直观性,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掌握知识[1]。故微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就变得非常必要。笔者分别从微课教学视频播放、模拟演示、案例查房3方面分析了微课在中职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于中职儿科护理的教学来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障教学的质量,微课的应用在实际中职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3]。因此,微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1 趣味性 微课的运用在中职儿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调动起学生多个感官的积极性,有效增强教学的真实效果。
1.2 突出教学主题 微课还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对于重点以及难点的掌握,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更可扩展课外知识面。
1.3 实现个体化学习 微课最大的优势是可将中职儿科护理学的相关学习资料下载至手机,帮助学生实现碎片化学习,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可按其自身实际情况实现自主学习。
1.4 加强师生交流 部分学生因性格原因,可能不善于与教师进行交流,导致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当面提出。而微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随时就自己的问题向老师提问,同时教师也可随时掌握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予适当引导、答疑以及督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师生感情。此外,学生之间还可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可选择每周固定时间来进行群内交流,对帮助学生养成课后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1.5 提升实践能力 中职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学生通过微课形式能够实现反复观看及练习,进而掌握实际操作要点。这对于其以后的学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2.1 视频播放 中职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相对抽象,系统性强,学生经常会将知识混淆,出现理解错误,学习过程也相对乏味。将微课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所教授知识制作微视频,帮助学生能够将儿科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全面深入的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4]。
以患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为例,这部分内容属中职儿科护理学中较为基础和重要的知识。若教师仅对患儿支气管肺炎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单纯记忆,学生学习效率通常不高。而教师将微课教学形式引入教学过程中,可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知识内容与要点,加深记忆。如该症护理重点:(1)保持环境中空气新鲜,护理室内应经常通风换气;(2)患儿应采取何种体位休息;(3)患儿皮肤与口腔清洁工作,及对体温改变的监测;(4)患儿出现高热时的处理措施;(5)其他。这些教师都可通过制作的微课向学生进行直观展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相较单纯的理论记忆,直观而实际的记忆也比较深刻。
2.2 模拟演示 儿科护理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适应临床的工作,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相对抽象的知识制作成微课进行模拟演示。
如在对小儿结核病的护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从网上进行搜素也可以自己录制来制作微课所需的模拟演示。小儿结核病的护理大致如下:(1)应嘱家属让患儿多休息;(2)患儿结核护理病房需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3)一旦患儿出现咳嗽加重,需及时给予止咳祛痰类药物服用;(4)合理饮食,如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新鲜水果及蔬菜等;(5)对小儿肺结核的预防及隔离,且患儿出现咳嗽及咯血时,若休息2周后症状仍无缓解,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结核菌检查与治疗。以上这些内容在微课模拟演示中需注重每个环节及细节的演示,帮助学生深刻掌握。
2.3 案例查房 儿科护理查房是小儿护理学学习过程中最为基础的问题,虽然教师实际教授过程中会多次强调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但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通常难以取得良好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将儿科护理查房内容制作成微课,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及理解。
案例查房微课的制作要求就是对儿科护理查房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具体展示。如在微课中展示实际的儿科护理查房时间、地点及人员信息等。列举具体案例,生动还原实际情景,如儿科护理查房人员轻抚患儿的头,叮嘱“目前患儿的神志清楚,但因喘息、情绪烦躁,为保障患儿安静,现处于药物镇静睡眠中,我们在实际查房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影响患儿休息。”
3.1 加强教师培训与团队协作,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需要提升中职教师综合素质,建立1个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教师团队,为微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职院校需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也可让教师去有经验的院校学习或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帮助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亦有助于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微课运用效果的发挥。中职学校应按照教师对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不同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升教师微课的制作水平。中职教师应加强自我学习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中职教师间也需经常进行经验交流与沟通,互相帮助以及促进共同进步,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教学质量,制作出精彩的微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思考能力 多数中职学生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已习惯了听课记笔记这样相对被动的学习方式,而现阶段教育理念对教学的新要求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故在微课应用于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指导与鼓励,使其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思考能力。
3.3 注重现代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微课教学虽然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上有很大优势,但也存在内容零散、系统性及连贯性差等问题,可能造成中职学生对于微课形成依赖,导致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关注度下降[5]。因此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应提升自身教学基本功,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优化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
随着微课教学的开展,我们观察到中职学生对于儿科护理学的学习效果有很大进步。微课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改革,能够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对我们的教学课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6]。渐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喜爱。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也有长足的进步。近几年,为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教学需要,微课教学应运而生,特别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受到推崇。将微课应用与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促进学生理解,更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微课作为新型教学模式,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教师及学生均容易和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应用前景好,值得提倡。当然,微课在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微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良好效果。
[1]徐文兰,张阳.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0):99-101.
[2]周湘涛.微课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7):189-189.
[3]吴岸晶,吴卓洁.微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2):102-105.
[4]于庆军.多媒体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3(29):50-51.
[5]徐翠锋,郭庆.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J].职业时空,2014,10(1):74-76.
[6]孙伟国.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