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法

2017-02-26 04:11:42
教师博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符号题目

张 帆

(高安市华林山镇陈家小学,江西宜春 330800)

小学数学教师布置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课后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活学活用。基于这样的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更加重视课后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效的批改,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并且探索针对性的纠正措施,从而更好地发挥作业的功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

一、调整和改进作业批改的符号

教师可以利用批改符号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科学地使用批改符号,教师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批改符号是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一种工具。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办法和每个学生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要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所以教师也可以尝试利用批改符号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吸收知识,也可以缩短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批改符号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作业批改中,教师往往会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比如直接打√或者打×,这种非对即错的符号,虽然能够表明学生的作业的正确与否,但是实际上没有真正发挥批改的价值。因为仅仅用√或者×批改学生的作业,只表明学生解答题目正确与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判断。特别是学生做错的题目,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正确的方法是什么?……这一系列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都没有提出,起不到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效果。而如果学生做对的题目,教师同样可以启发学生:“是否有其他更简单的方式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且假如学生做错了一道题目,教师直接在上面画一个红色的大叉,这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无疑也是很大的打击,会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首先可以增加作业批改的符号,既要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又尽量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发挥想象,如利用五角星、小红花来作为表扬的符号,学生如果做对了题目,可以在旁边印上这样的小符号,相比“√”就更为生动,更能加激发学生对于做数学作业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而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更不应该急于用“×”来做简单的判断,这是一种无声的否定。因此,教师也要多利用其他符号,比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遗憾的小错误,教师可以用波浪线将它们画出来,并且画上一个小小的感叹号,让学生知道这里的错误是不应该出现的。对于学生作业中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用红色的圈圈和问号来代替“×”,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通过这种增加作业批改符号及灵活使用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又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批改数学作业,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如何真正发挥作业批改符号更大的价值,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仍然需要深入探究。对于作业批改方法,教师和学生需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作业批改符号,提升作业批改效率,批改符号才能真正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积极发挥评语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业批改也不应该是教师单纯检测学生解答题目的过程,而是发现学生问题和亮点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发挥评语的作用,使作业批改更加具有感情色彩。比如学生的字迹不够工整,教师可以在一旁写道:“你最近的题目做得很好,进步了很多,如果你能够在书写的时候更加认真,就会更完美。”这样的评语首先指出了学生的优点所在,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同时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指出了学生的问题,这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再比如,对于学生作业中产生的错误,教师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要用引导性的话语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鼓励他们勇敢地克服困难。教师应积极发挥评语的作用,以启发诱导为主,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业批改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不应该过分依赖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信任学生,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先制作一份简单的学习导案,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导案,能够在做作业时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更好地完成作业。随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导案来检查和批改作业,从而更直观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让学生自主批改作业,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主动权,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让学生对作业互改互评

许多小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教师看来往往匪夷所思,但学生之间往往能够产生共鸣,能够知道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作业互改互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将优秀学生和学困生分在一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作业互改互评。因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差不多的,用学生的眼光能够更快地发现同学之间的问题所在。并且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能够了解同学们都会存在哪些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取长补短。

在学生互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沟通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引导学生进行作业互改互评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注重师生沟通交流

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注重师生的沟通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收获有效的反馈信息,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

教师在每一次作业批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作业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首先针对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让没有出现错误的同学也能够反思巩固。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比较困惑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师生进行沟通交流,能收获良好的作业批改效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总而言之,课后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突出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作业批改这一环节。对课后作业的批改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作业批改时,教师应从作业内容出发,选择更加科学的批改方式,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进而提升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

[1]李文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2).

[2]邱九凤,宋向姣.试析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探索,2016,(7).

[3]李素云.给学生创造立体思维的空间——谈一道数学练习题的教学 [J].陕西教育,2009,(10).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符号题目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关于题目的要求
“+”“-”符号的由来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0:58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44
变符号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41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求知导刊(2015年15期)2015-05-30 0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