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军
做有品质的工作室
■丁卫军
我的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9月26日,2015年底通过南通市第二批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遴选,晋升为市级工作室。
从一个电大毕业生、一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成长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从自己默默地研究课堂,撰写科研论文到梳理自己的教学追求,再到提炼出“简约语文”的教学主张,我的专业成长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在通州,在南通,我无疑是幸运的。有两个平台让我走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通州成立了“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我有幸成为第一批成员。这个以培养通州本土名师为宗旨的团队,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我在其中4年,4年相当于读完了一个本科。2009年5月,经过层层遴选,我又成为了“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6年多的时光在不断打磨淬炼中成长。
也许正是自己的研修培训经历,让我对工作室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更感受到带好一支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静、勤、精、进”这四个字是我名师工作室的“室训”,是对团队成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环境里,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要求得进步和发展,要在自己的专业之路上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勤奋。也许唯有如此才能精益求精,教学技艺精湛,学术精深;唯有如此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存有一颗进取之心,才能在教改的大潮中与时俱进。这样的要求,对当下的年轻教师来说,看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还真不是易事。但我和团队成员始终践行着这四字方针。
我的工作室坚持做好“五个一”工程:设计一节好课或整理一课实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课堂诊断(互诊或自诊);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或心得;发表一篇论文;共同完成一项课题研究。一学期的基本目标和任务,都是根据成员不同的层次从而提出不同的要求。成员之间在相互提醒相互促进中抱团成长。
我觉得,工作室与官方的名师沙龙、名师梯队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在管理上相对比较宽松。尽管章程和考核细则有着明确的要求,但在我看来,名师的成长需要外力的“逼”,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力的自我驱动,需要一种成长的“自觉”。我反对一提到名师成长就有一部苦难史,就应该搞得像苦行僧似的;我更希望工作室这个团队是个快乐的大家庭,在相互分享、相互碰撞、相互唤醒中快乐成长。
我始终认为:“名师工作室,其实就是一个成长的共同体,是一些同尺码的人在一起抱团成长的平台。”我工作室核心成员由通州区初中语文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和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部分区教科研骨干构成,也吸纳了一批农村一线青年教师。团队成员有的实践能力特别强,有的理论水平比较高,有的善于上课,有的善于总结,形成一种梯队,更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启发。
看我工作室的“在行走中共同成长”的展板,你会发现一大批语文界赫赫有名的大腕先后来过我工作室: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蔡明老师,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主编刘远先生,《中学语文教学》主编张蕾女士,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
高品质的工作室需要高品位的活动,这是我开展工作室活动的一个重要理念。于是“语文共生教学研讨活动”“江苏省特级教师作文教学研讨会”“‘简约语文’‘生态语文’对话暨江苏省初中语文精品课展示活动”“现代诗歌教学名师辩课活动”“小学初中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在我工作室纷纷上演,精彩纷呈。在与大家名师的面对面中,团队成员收获的不仅仅是一节课、一个报告的滋养,更对教育、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活动的创意在于给成员们一种新的体验和认识。在“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专业发展汇报(丁卫军专场)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作家丁立梅的散文《爱到无力》,特意请来丁立梅女士,在公开课现场与学生互动交流。这一富有创意的策划,给团队成员教学思想的冲击巨大,使他们对文本解读有了更新的认识。
来自通州区文山初中的沈建老师,一直在这所农村初中任教。让她没想到的是,我居然安排她在“江苏省特级教师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难啃的作文课。她也没有想到活动之前的磨课,居然让她与在全国语文优课大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在全国中语界享有盛誉的徐杰老师同台亮相。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意想不到中,让她深深体会到上一节成功的课是多么不易,更重要的是让她对课堂、对语文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多了一份自信。
通州区育才中学的何佳晖老师,获得过全区赛课一等奖,多次参加区级大型教研活动,执教公开课。“语文共生教学研讨活动”把展示课的任务交给她时,她听说黄厚江老师要来听课、评课,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我鼓励她,不仅要抓住这个机会,而且要有挑战自己的勇气。几番斟酌,何老师还是选择执教苏轼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意韵丰富,处理上有难度,更重要的是很多名师都上过,要出新更难。几次试教下来,课堂效果都不理想。何老师自己也不满意,开始怀疑自己。我帮助她分析原因,指出对待别人的意见要吸收,但不能丢掉自己,要上出自我。最后,这一课反响热烈,得到了黄厚江老师的高度评价。何佳晖老师课后感慨地说:“第一次面对名家,从一开始的惴惴不安,到后来的怀疑自我,再到课堂上的把握自我、战胜自我,对我来说是实现了一次自我的超越。”
通海中学的陈莉烨老师说:“工作室是一根鞭子,鞭策我努力前行。”这位区教坛新秀执教工作室的第一次公开课,也是她的第一次校外公开课。那次是团队成员和“苏语五人行”同课异构。陈莉烨老师与来自常州二十四中的梁增红老师同教《纪念白求恩》一文。她为梁老师的课深深折服,由衷地感受到差距不仅仅在于上课的技术,更表现在自身的学养方面。她在教学感悟中这样写道:“一堂45分钟的课,不是教师花几个小时甚至一个月备课的结果,而是一辈子都在准备一堂课。这堂课成了我前行的一根鞭子,时刻鞭策我抓紧提高专业素养……也许正是这一节课,让我有了发自内心的读书欲望。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感觉不读书就是对灵魂的亵渎。我要努力寻找恰当的方式,让我的学生多读书。”
让刘桥中学的张昊老师来工作室上一节公开课纯属偶然。我陪同《初中生世界》编辑走进了张昊老师的课堂。她执教的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让我看到了这位年轻语文教师的潜质。在“‘简约语文’‘生态语文’对话暨江苏省初中语文精品课展示活动”中,张昊老师不负众望,成功执教了综合实践课“热点话题研讨会”。她说:“每次旁听工作室活动,我都很羡慕团队成员能有机会和名师同台切磋教艺,也希望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没想到梦想成真了。重要的是工作室这样的活动氛围,像催化剂一样,让我产生了一种追求专业发展的渴望,渴望在专业之路上走得更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眼界自然不一样。进入2015年,我在工作室活动的多样性上动了一番脑筋。语文的世界那么大,走出去看看。2015年4月,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活动聚焦作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课堂、新探索,主题有新意;有名师课堂、名家讲座、沙龙研讨,活动形式丰富。我带着团队成员一行10人包车前往。“这是一次真话题、真探讨、真交锋的活动。会风很务实,台上台下的交流很真实,有争鸣有争论,解决了我们作文教学中的诸多困惑,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高品位研讨活动的魅力。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参加完活动后,瞿中华老师由衷感慨。
朱佩琴老师先后获得通州区、南通市优课评比一等奖。2015年4月23日让她终生难忘。用她的话说,没想到自己会在外省名校讲台上展示教学风采。河南省教研室邀请我室老师参加郑州七中的“名师炼讲台系列活动”,和河南省名师同课异构。我以为这是锻炼团队成员,让团队成员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的良机,便推荐朱佩琴老师前往。朱佩琴老师与河南省级名师、郑州七中的青年教师同题执教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记》。她的课大气灵动,充满激情,获得了极大成功。走出去,让朱佩琴老师看到了教研路上不一样的风景,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的学科魅力,点燃她继续前行的激情。工作室的葛军旗老师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五届中小学名师暑期高级研修班”上执教《十五从军征》,展示了较为深厚的古诗文功底,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我深有体会:做工作室很累人,没有各方面的支持是很难开展活动的。从2013年9月26日工作室正式成立以来的4年多时间里,我室主持全区性的研讨活动平均每学期两次。每次活动都会牵动学校从教学到后勤很多部门的配合。大到活动方案的创意设计,小到活动细节的具体落实,都浸透了学校上下的心血。通州区教育局从教师培训经费中专门拨付10万元作为工作室活动专项资金,保证了工作室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区教育局领导、教研室领导每次活动都会亲临指导。这些都成为我们坚持做好工作室的动力。我以为:“带着一份感恩向前走,路会越走越宽。”
近年来,我室先后走出了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工作室受到教育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周刊”主编走进工作室做了深度采访,撰写的长篇报道《我工作室:让他们站在名师的肩膀上》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河南省《教育时报》聚焦我室,刊发我的文章《我和一群人一起奔跑》。
是啊,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我们有理由相信,工作室在未来的日子里,会走得更快,更远。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