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会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牛顿头一个把日光分为七个可见光的色段,当夜幕降临,这些颜色都会失去,我们称为“被黑暗吞噬”。
——但自从有了墨、黑漆等黑色染料,黑色反而被当成一种色彩使用在纸和器物上,而且直到今天还很时尚。
——一些艺术形式几乎纯粹以黑白形式出现。比如中国书法,只有白纸黑字的帖派和黑底白字的碑派。
——在公元1000年左右,黑色突然被用来描述邪恶的力量,比如撒旦。
——如果宇宙存在一个特定的起点,那种不含任何电磁辐射的物质,一定就是最极端的黑色。
科学地扯淡
托物言志……也得没硬伤才行啊
曾几何时流行过沈石溪的一系列动物故事,文笔可谓惊心动魄,结局自然发人深省,比如《斑羚飞渡》这篇文章,就讲了一个为群体利益牺牲的故事:一道不得不跨越的宽阔深渊横在斑羚们面前,老斑羚在半空中充当跳板,让壮年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自己背上猛蹬,安全跳到对面,自己却像用完了的火箭燃料筒坠入深渊。
这个故事震撼了许多读者,可惜它是假的。
原因很简单:首先,斑羚(按原文描述最有可能是灰斑羚)根本不会形成那么大的种群,跟运动会开幕式似的。因为斑羚是一种成年后就独居的动物。其次,这个行为不符合进化的原理:这种让自己率先丧命的基因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
当然,这里有人会说,知道它想要表达什么就好。也会有人说,你在虚构故事里寻找合理性,是不是脑子里有包。
那怎么区别谎言和故事呢?这里提供一个方法:引入“架空”的概念。也就是说,故事自己构成一个世界爱怎么玩怎么玩,只要注明纯属虚构就可以了。没人会去坚持奥威尔的《动物农场》是一部基于真实记录的故事。
但在这种前提还没有达成的情况下,还有许多这种故事流传不息:什么大象坟场啦,旅鼠集体自杀啦……其中旅鼠集体自杀的故事比较值得一提。它讲的是在资源匮乏之下,有大量旅鼠投水自尽,导致了旅鼠数量的锐减。其实,大自然有的是手段让繁殖力惊人的旅鼠出现断崖式的锐减——包括自相残杀——根本轮不到它们自己决定去死。
有趣的是,这个故事通过媒体的推波助澜,还少不了迪士尼的纪录片《白色荒野》作祟,让很多人误信在《白色荒野》中直接展示了旅鼠投河的画面,但其实它的拍摄地加拿大阿尔伯达省根本没有旅鼠!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旅鼠是从因纽特人的小孩那买来的,大迁徙的场景是用转盘道具做出来的,最后那些可怜的旅鼠迟迟不愿意跳下悬崖投向大河,是摄影师驱赶它们跳下去的……经典的画面被永远地镌刻在这部纪录片里。讽刺的是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体验味觉崩坏的巅峰
谣言粉碎机
如果说食物料理史是一部人类满足味觉的历史,那黑暗料理可能就是一部人类满足味觉下限的……野史。这部野史中,各种直击灵魂的名菜,如浪花淘尽英雄,什么板蓝根泡面啦,仰望星空派啦,崂山白花蛇草水啦,但是最近流行的一种即食型方便组合,却完美地做到了不用很累很麻烦就能体验味觉崩坏的巅峰,那就是——“香蕉和枣同吃”大法。
按照最邪乎的描述,这玩意吃下去会给人一种类似濒死体验的感受,生前你无数辉煌的瞬间在眼前走马灯般转过。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在这项“极限运动”传播开来之后,香蕉和枣同吃的味道也慢慢被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形容,比如“像臭虫”啦,“像血液”啦,“鱼腥味”啦。
这些味道都指向一种物质,醛类,尤其是一部分烯醛。就像是有些昆虫,会散发出剧烈的不适气味,会让人觉得像是把童年时舔了干电池电极的感觉重播了无数遍,而且不光前调猛烈,留香也很持久,冤魂不散。如果有这种感觉,那这种气味基本上就是醛类没跑。
除此之外,人类的体液中也会有此类物质。比如血液中的一种反式-4,5-环氧基-2-癸烯醛,就是所谓“血液气息”的代表,所谓“那几头狼闻到了空气中血腥的味道”就和这种物质有关,如果吸血鬼喷香水,那它一定用这一款。
刚成熟的脆枣,比如冬枣,就含有丰富的醛类物质。因为人们从小吃习惯了,加上杂食性动物的容忍程度还是挺高的,因此不会过分关注这种气味,这也就是为什么单吃枣子并不算明显。
但是这种所谓“臭虫味”终于在香蕉面前露出原形——可能是因为香蕉中的一些类似蜡质的成分,也就是酯类,本来就带有一些特殊气味(烂香蕉尤为明显),和枣子的气味一兑,就成为这种独一无二的醉人CP。
相反,自然界中的很多臭味稀释到一定程度也就变成了香味,比如龙涎香在加工前就可以认为是臭的。还有一些东西闻起来臭臭的但吃起来却很香,比如臭豆腐。味觉这个东西,真的是很难有什么绝对的标准。
自然界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类令动物不舒服(因为别的生物也没有味觉和嗅觉啊)的气味或者味道呢?一般来讲,那都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让天敌逃避的化学成分。有时候,人们会统称它们为“抗营养物质”。比如葡萄酒涩涩的口感,就是来源于葡萄果实里面存在的抗营养物质——单宁,但是人类习惯了之后还挺喜欢这东西的。
在我国北方,老一辈打下枣子之后的吃法是放在锅里蒸,蒸熟了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完全不会有涩味或者臭虫味。其实就是利用了高温和水溶剂可以去除大部分抗营养物质的原理。烹饪的时候给蔬菜焯水,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有人会想,那和食物相生相克有没有关系?没有。食物相生相克其实是个伪概念,请继续放心地吃食堂里的葡萄炒玉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