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梅
立德树人:审美人生教育的旨归
■陈铁梅
主持人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底线操守。2017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提出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品格锤炼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为目标,在聚焦现实、问题导向、价值引领的基础上,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系统培育,探索符合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育人范式。在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如何真正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中、落实在课堂上?本期我们约请了两位一线学科教师,谈一谈他们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旨在帮助孩子用美术语言演绎理性与感性的融通互达,同时守护并鼓励孩子对这个世界进行质问、探索和创新,帮助孩子成长为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人”。
立德树人审美人生教育中小学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能给孩子的将来带来什么?技术?知识?本领?素养?人生?
应当是超越美术学科知识与技术的审美人生。孩子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提升素养,拓宽胸襟,涵养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成长为人格健全、生命充实的人。
这,就是我的教学主张——审美人生教育。
201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为我出版了《审美人生教育让生命绚丽成长》一书。我在书中对自己20多年的一线美术教学进行反思与回眸,进而阐明观点:美术不是用来满足孩子浅表感官的“寻常”学科,而是关乎孩子审美品格、健全人格乃至未来幸福的“特殊”学科;不是培养用“术”堆砌起来的“技术人”,而是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人”。
立德树人,审美人生教育的旨归。
一
美术,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一座彩虹桥。
感性,与生俱来。面对长江黄河,我们心潮澎湃;面对昆仑太行,我们豪情满怀……江河、群山,是沉睡着的景象,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自在之物”。然而,一旦人介入其中,与心灵相遇,便激荡出不可思议的涟漪,产生出让人着迷的共鸣,江河有了生命,群山有了活力。
理性,是在感性基础之上的思考与提升。毛泽东被江河群山的磅礴气势所震撼,于是豪迈地吟出《沁园春·雪》,这是感性在想象中的延伸与扩展,理性在积淀中的开阔与宏达。之后,傅抱石和关山月又被这首诗的意境、气魄所折服,合作画就《江山如此多娇》的巨幅画卷。诗人、画家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完美演绎着审美感知、理解、创作这一理性与感性融通互达的审美历程。
审美人生教育,帮助孩子经历着这样的审美历程。“只那一眼,我就喜欢上了它:圣母身穿棕红色衣裳,紧紧拥抱着胖嘟嘟的小耶稣……我屏住呼吸——我发现了一个早就存在却被我忽视的事实:妈妈抱着我,就是抱着整个世界。”这是晓禾同学与拉斐尔的名作《椅中圣母》相遇后的感言。席勒说:“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晓禾调用了本能、感知、情意等诸多心理因素,经由判断、分析等理性审美感知,从感性走向了理性。从对美的事物感官上的喜爱,到审美理解和欣赏,再到审美创造,直至将美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孩子,应然成长。
趴在草坪上给植物画“肖像”,孩子被花儿在芳草萋萋间的顽强生长所感动,领悟着生命的美好和生长的价值;用收集了大半年的上万个饮料瓶盖,在画室墙壁上拼贴成趣味盎然的装饰画,孩子们以行动让环保理念升华;倚着栏杆,向外眺望,观察透视规律,孩子们对“风景在别处”有了独特的认识……美术以自身的直观和愉悦,唤醒感性,发展理性,成为德性成长的基点,引导孩子的心灵定格在追美、向善、求真的价值系统中,架构起积极、灿烂的人生。
二
翻开世界历史,美术一直与道德教化如影随形。西方有大卫的画作《贺拉斯兄弟之誓》颂扬国家利益捍卫者,东方有顾恺之的画作《女史箴图》成为古代女子德行修养的教科书;以善和救赎为核心的宗教,把美术作品当成“宣传画”,帮助民众“看见”教义,直至信徒把它当作超自然的另一世界的神秘反映而顶礼膜拜;而上个世纪流行的小人书似乎就是为道德教化而存在。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对美术的道德教化作了生动记载:“吴生(吴道子)画此寺(兴善寺)地狱变相时,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率皆修善。”所以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敬畏自然,崇尚善美,追求真理,让美成为人们头顶上方的一盏灯,为心灵找到皈依之所。
手,常见的审美客体。但即使司空见惯,孩子们在“父母的第二表情”这一课中,拿着爸妈手的特写照片作随堂介绍时,也感触良多:“爸爸灵巧的手支撑起了全家。”“妈妈的手温暖如春。”美的力量无穷大,容易激起审美冲动。孩子们策划进一步表达对爱的认识,于是课程由此生发:利用寒假跟爸妈上两天班,用摄影、绘画、文字,记录爸妈从清晨起床到夜晚休息的整个过程,感受爸妈生活的“痛并快乐”,随后把材料筛选整合,设计制作展板。年后开学第一周,当图文并茂的主题展开幕时,观展的人群挤挤挨挨,诸位爸妈的眼中闪着泪光,孩子的脸上溢满自豪。“主题展让我走近了爸妈的工作,体会到了爸妈的不易。”龚昕接受电视台采访,透露着心底最柔软部分被轻轻触动的感觉。是的,美术像白雪公主唤醒王子那样,帮助孩子去唤醒心灵深处沉睡着的普世价值——爱、忠诚、善良、宽容、平等、正义等,帮助孩子获得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美的褒扬和对恶的评判的经验,然后逐渐内化至灵魂,形成对事物更为完善的看法,剔除人性中的丑陋,促进内在的自我道德意识的形成,甚至糅合成一种道德标准,在将来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这一道德标准安身立命,完成灵魂的自我救赎,使人生达到完美、完善之地。美,是灵魂的“清道夫”。
“没错,我画的就是我的外婆。每次去老家看望外婆,她都特别开心,笑逐颜开让她脸上的皱纹像沟壑一般,这让她看上去苍老了好几岁,所以我时常会吊着她的脖子,用手掌去抚摸她的额头,希望自己的手掌能拥有哈利·波特的魔法,但我没有,手掌一离开,皱纹又会再次爬上来,我很懊恼。但,我的心底里又特喜欢这时候的外婆,皱纹里藏着故事,藏着沧桑,藏着浓浓的爱——这,好美。”钱程同学在开放性作业“最美家人肖像画”中,从审美情感出发,通过观察、联想、判断,对事物的美与丑、是与非作着理性辨析,它产生于一瞬间,但也许会影响孩子一生,影响的深浅、远近取决于审美积累的多少和长短,审美人生教育为此提供着时间和机会。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与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而这种“接受”不会被迫,也不肃然,更不会像海市蜃楼般可见不可及,因为美术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直观性,方法的愉悦性、情感性,效果的实效性、深远性等优势,让它变得可看、可摸,触及心灵深处是必然。
三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
孩子是成长着的自由生命体。正因为成长着,所以率真、天真、纯真,他们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喜欢自由的表达,他们想弄清楚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审美人生教育,守护并鼓励孩子对这个世界进行质问、探索和创新。
年初,一场大雪将校园变成了银色的世界,这对于生活在南方的孩子们来说,是难得的美景,上课了也不愿将目光从窗外收回。一项利用这绝佳教育资源的美术活动就此促成——以雪为媒,创作一件美术作品。孩子们欢呼着奔向自己心仪的“地盘”,不长时间,“飞龙在天”仰首起舞,“玉兔呈祥”安静守望,“江山如画”书法作品令人叫绝,就是常规的雪人也因为手擎班旗、身穿班服而不再“常规”。最令人惊艳的是顶着“创作”名号名正言顺打雪仗的那组,他们在“最后一刻”迅速将自己固定成“十八罗汉”雕塑造型,美其名曰“行为艺术”,震撼全校,在临时组织的全校投票中,他们大获全胜。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和强化着孩子的创作冲动,并顺应着这股冲动,发展着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要有机会,孩子们就能迸发出创新的勇气。本学期第一天,天娇同学在学校摆擂——校徽设计擂台赛:“攻擂的你,只要将你的校徽设计图和设计说明张贴在空白处就行。攻擂人数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我,等你来攻擂!”擂台是张贴在校园醒目处的海报:身穿武者服装的俊美少女,反身单手劈出大片空白供“攻擂者”张贴设计图和设计说明。开擂语言很有“擂”风,开擂海报更有“擂”感,一贴出,孩子们就跃跃欲试。创新,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行动。
这是继校服设计擂台赛之后的又一次全校性摆擂。孩子们在穿上自己设计、自己选面料的校服之后,更热衷于这类充满挑战的创意活动,难怪在学校“十佳创意”评选中,它荣登榜首,当然亚、季军还是孩子们的创意行动,那就是班徽和学校广播中心标志设计擂台赛。审美人生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沉浸在创意迸发的世界里,并慢慢超越依从、功利、庸常、消极,拥有独立自主、锐意进取、务实求真、团结包容等现代人格,成长为创造性的国家栋梁。如果在孩子长大后的某一天,孩子能自动运用创新能力,让他的工作、生活充满意外的惊喜,那就足够了。
曾与同事们分享过几位科学家做过的一项有趣的实验:科学家和艺术家在紧张工作时,脑中的光点和黑影的位置明显不同,科学家的左脑亮右脑暗,艺术家则反之。脑科学认为,人的左脑“管辖”语言、计算、逻辑推理等能力,而右脑则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敏感性。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多少,与人脑两个半球的平衡开发成正比,例如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教授,他的随意画色调清新、张弛有度,在他看来,“道生物,物生道,道为物之行,物为道之成,天地之艺物之道”。这何尝不是对审美与人生关系的一种解读呢?吴冠中先生评价:“这是对科学和艺术的创造力、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最好诠释。透过形式表达本质、透过现象表达真理,在科学和艺术创造的最高境域,奥秘幽径有通途。”“如果说物理是他生活的全部快乐,那么一生真情又是他‘证道’的人生魅力。这是诗意的人生,智慧的人生。”所以,当下的教育不要顾此失彼,“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告诫确实可以成为教育行为的圭臬。朱永新教授洞察其中深蕴,早在《理想的美育》一文中就阐明了艺术之于孩子人生的重要性。所以有理由相信,美育大地必定春暖花开。
四
至今,手机上还保留着谈天同学发来的短信:“老师,我代您看到她了,正如您说的那样,她美得惊心动魄,我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是当年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维纳斯的诞生》时的“戏言”:“她就收藏在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如果你去并看到了,就代我多看一眼,还要记得打电话告诉我。”谈天之后不断发来短信:“膜拜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触摸了罗丹的《大卫》”……不难看出,他已成为美的信徒。审美人生教育将培养高品位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视作己任,虽然不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但却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为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人”。诗意化的生命,艺术化的人生,是何等美妙!
这是至情的人生。他会为自然美景而激动,为天籁之音而感动;会在旅途中停下匆匆脚步,去发现阳光普照山川的绚烂,发现朗月滋润大地的妩媚。他会自觉将生活经验和审美感知联系起来,通过审美活动,愉悦心灵,完善性情,将生命过客升格为审美主体,让内心平和、安宁。
这是至善的人生。他会珍惜千年文明精髓,对历史遗迹表达由衷的神往和尊重,而绝不会成为低俗文化的追随者,也绝不会成为“到此一游”那世界性笑话的主角。他会理解和认同多元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的不同,会由此推及生命理解,善待自己,尊重他人,成为他人的重要他人。
这是尚美的人生。他会懂得着衣打扮、居室格调与素养的协调,使日常生活跳出现实囿限,进入精神愉悦的境界,“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超越个体生命有限的存在,涵养博大的心胸、宽广的眼界,成为生命高扬、生活充实的人。
朱光潜先生用“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诠释美之于不同的人,会造就不一样的美感态度和审美情操:第一种是以牟利为目的的功利欲念,第二种是以谋生为目的的器物功用,第三种是超越了前两种的以审美为目的的人生情怀。
教育不排除也不能排除前两种,而审美人生教育则以行动超越前两种,追索第三种,帮助孩子达成感性与理性的共融,审美道德与创新共存,审美与人生的圆融统整。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美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副校长)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卢梭.爱弥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5]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北京: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朱光潜.谈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