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一天,我走在去学古筝的路上,天上的云好像一个暖暖的笑,注视着我。
一进教室,李老师对我微微一笑,那笑像是有一个阴谋在其中,像是有一个诡(guǐ)计就要实行。
果然,我刚刚戴上义甲,李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过来,周围的同学也相视而笑。弄得我一头雾水,总觉得好像要大祸临头。只见李老师对我说:“昨天回家练好琴了吗?”我微微点点头。这时李老师按了按脖子,显得很疲倦。我心想:老师真辛苦,一天上八小时的课,能不累吗?我的思绪还没有飘远,李老师马上说:“好累呀,脖子都酸了。”话音未落,只见前面的同学都应和道:“李老师,你该找个帮手了哟!”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用意,哼,想引我上钩?没门!于是,我装出没事人的样子,大声叫道:“王怡乐,她最合适了。你瞧她手上磨出的茧,就知道她用心地练了多长时间了!”我为自己的急中生智感到十分满意,可没想到——“李老师,你看,任雨歌居然还没有磨出茧,是该好好锻炼一下她。”哎呦!怎么会这样?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唉!没法子了,只等那声枪响,我就倒在屠(tú)宰场了。
呵呵,李老师这位老谋深算的元帅,果然下令了:“任雨歌,你下午来帮我教一位同学吧?”此话说出口,哪有拒绝的道理?我还是谨遵指令为妙!
大显身手——“甜”
我的任务是教会王若凝《高山流水》的其中三行。我突然感到无比轻松。我挽起袖子,深吸一口气,优美的音乐从我手下流泻出来,高亢时若高山,婉转时若流水。我的手好像被赋(fù)予(yǔ)了魔力:快时如一阵风,让人只能依稀看到它的影子,却又能准确无误地弹出每一个音符;慢时,弹奏出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让听者静静地享受其中,陶醉其中……
曲终,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敬佩的目光。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这全是我为了“我的学生”下功夫得到的结果呀!
教學进行中——“苦”
王若凝兴致勃勃地弹起来。哎呀,怎么一点“高山流水”的情调都没有呢?啊呀啊呀,好了,停止吧,我不禁皱了皱眉头。“我们先来看这里,这儿有一个附点节奏,要延长,这个音符……”我滔滔不绝地说着,这儿有问题,那儿有毛病,这儿弹错了,那儿忘谱了。我的嗓子都喊哑了,也没见王若凝同学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唉,真是“苦不堪(kān)言”呀!
《高山流水》与知音
小作者能把《高山流水》这样的古筝名曲,弹出“高亢时若高山,婉转时若流水”的效果,想必也是个古筝高手吧!当初这首乐曲的创作者,春秋时期的著名琴师俞伯牙,正是面对高山时得到了灵感,并在山上即兴演奏起来。恰巧有一位樵夫——钟子期路过,他被这美妙的琴声吸引住了,连打柴都忘啦!更神奇的是他竟然能够通过俞伯牙的琴声,指出俞伯牙此时所想的正是巍峨的高山和奔腾的流水。俞伯牙听后心里乐开了花儿,把钟子期当作自己的知音。后来,钟子期去世,俞伯牙悲痛地摔了琴,说:“世界上再没有人值得我为他弹琴了!”“知音”这个词就是从这个典故中来的,现在我们用它来指最知心的朋友。(小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