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琦
学习方式的变革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中的核心话题。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六方面的具体目标,其中课程实施的改革目标所关注的正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近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中,“学会学习”被列入六大核心素养之中,彰显了改善学习方式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究竟会走向何方?学校教育应当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这是大学的理论研究者、广大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国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强调了“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向我们明示了“个性化学习”和“关照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是21世纪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强大,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开展个性化的学与教提供了巨大的助动力。被媒体舆情奉为我国今后中高考评价“风向标”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界定了“学会学习”的基本内涵,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倡导促进学生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树立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提升学生数字化生存能力,培养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者。这向我国中小学校释放了要基于现代信息技
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强烈信号。
当然,我国的学校教育早已开始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教学方式探索,在各种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中,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硬件设施、软件资源的教学公开课更是层出不穷。但是,透过热闹非凡、令人目不暇接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课堂中,信息技术基本上只局限于扮演演示工具的角色。甚至有研究者认为,以信息技术为演示工具的教学中,真正的受益者是课件设计者自己,而非学习者。如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热点已从以Learn from IT(从信息技术中学习)为特征的经典CAI,转向以Learn with IT&Learn in IT(利用信息技术和在信息技术支撑的环境中学习)為特征的信息化教学,强调依赖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资源、便捷交流方式和认知工具,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强大的支持。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成为研究者、教师和技术开发者必须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
受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委托,从2013年开始,我们与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北京中学和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合作开展“基于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变革研究”。通过研究者、学校及技术方的合作研究,我们顺应“互联网+”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借助移动终端、网络平台提供的便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个性化教学变革。经过几年探索,教师借助网络环境和移动终端等软、硬件的支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资源与反馈,尝试在班级授课制下兼顾面向全体与关注学生个性需求。而且利用移动终端、网络平台高效便捷、全程留痕记录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元评价,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些探索为破解在传统课堂中促进个性化学习的三大瓶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的矛盾,整体把握与精准评估的矛盾,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矛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在后续的几篇文章中,来自不同学校的校长、教师将详细展示在学校和课堂中借助移动终端、网络平台开展个性化教学实践的经验和课例。透过这些实践经验和课例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在项目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等环节中,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技术正在发挥交流工具和认知工具的作用,为精准、全息、动态地把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搭建了高互动、高参与的交互平台,构建了以即时、延时、错时为特点的学习交流与互动模式,使每个学生得到尊重,获得指导,由学会变为会学、乐学。当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促进教学改革向促进课程改革跃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的作用,推动学校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的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方位整合;以及在享受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和教学带来快捷和便利的同时,如何应对由此引发的一些负面问题,比如由于网上良莠不分的海量信息和信息组织的无序性、随机性导致学习者陷入“信息迷航”和“信息超载”,甚至坠入碎片化学习的藩篱之中,还值得研究者、学校及技术方继续共同探索。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