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

2017-02-25 22:41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中心小学纪勇华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创设主体

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中心小学 纪勇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

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中心小学 纪勇华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文章从激发兴趣,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思考;引导互动,提高小学生主动进行课堂数学讨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学生主体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数学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就只能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完成。新课程的改革随着时代教育的改革在教育教学中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让教育工作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主动对学习进行探究,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激发兴趣,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我们教师需要注重的教学理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最好的激发就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布鲁斯提出的观点,学生对一件事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它,当学生思考感兴趣的事物时就会敏捷、灵活的去思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巧提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训练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教师要注重通过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的讲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让学生动态地学习静态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比例尺”的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预设“怎样在一张纸上画出中国的行政区划图”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入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在这种欲望下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究和研讨。

未来的文盲不是指一字不识的人,而是指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随着科技竞争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社会将淘汰的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例如,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同学们对实物图片等进行观察,引导他们用工具把三角形进行割、补、贴转化成熟悉的图形,并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对图形进行观察,最后讨论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定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思考

大量事实表明,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创设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是极其有效的。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有意识地精心创设适宜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教师想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很好地获取、对智力很好地发展、对能力轻松地培养,就必须在教学时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让他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并解决疑问,把获取知识这种外部活动慢慢转变为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堂直观操作,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动手操作。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手、脑并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技巧、技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例如,在对“环形面积的计算”知识进行讲解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索,去发现新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巧设疑问,创设一种探索情境,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智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cm的圆,把它剪下来并计算其面积,最后再剪下半径为5cm的同心圆,也计算面积,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个环形,让学生通过思考计算环形面积,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容易让学生感悟出环形计算面积公式为:S(环)=S(大圆)-S(小圆)。

三、引导互动,提高小学生主动进行课堂数学讨论

给予学生和谐互动的机会是保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保证,可以通过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和谐的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参与。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框架进行构建,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多边交流学习,能够把自己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让学生满怀热情地对数学进行学习。例如,在对“梯形”的相关知识进行讲授时,教师在讲解概念知识之后,可以提出“把概念中的‘组’字和‘四边形’去掉可以吗”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最后总结结论,让学生知道不可以去掉关键字,从而对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对问题进行探索,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通过获取知识,对学习、做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提高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1]赵小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5(08).

[2]沈亚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4).

猜你喜欢
中学生创设主体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