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玩转数学课堂

2017-02-25 22:41江苏省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课数学知识探究

江苏省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王 丹

让孩子们玩转数学课堂

江苏省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王 丹

在郭思乐教授的《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学生的天性是“玩”,也就是进行他们自主的、生动活泼的、创造的、思维的、解决问题、快乐无比的活动,只有这样,学习之树才能常青。

学生喜欢怎样的数学课堂呢?为此,笔者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上课认真、成绩优异的几个孩子喜欢充实和轻松愉快的数学课;中等的孩子喜欢动手又动脑的数学课,对动手摆小棒、串珠子、拨计数器等一些动手找规律的数学课印象很深;而成绩相对落后的几个孩子喜欢能听懂、好玩的数学课,印象最深的是课上的猜数游戏和小组里一起搭积木、抓黄豆的数学活动。原来每个孩子都是渴求知识的,都喜欢轻松愉快的就能学到知识的数学课,在他们觉得数学好玩的时候自然就学会了数学。

一、生动有趣的数学好玩

“数学好玩”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玩”的主体是学生,教的主体是教师。教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学的主体也是学生,学有可能转化为“玩”。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一条思路,即把“教”转化为“学”,再把学转化为“玩”。

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那么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一课时,教师和学生就玩起了“水果捉迷藏”的游戏,出示了水果家族中的7个苹果,8个梨,9个草莓,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与水果经过四个回合的较量,能将7、8、9的分与合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迁移到接下来要学习的10的分与合中,同时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在玩游戏的活动中,学生经过四人小组讨论和集体的交流评价,不断完善了对10的分与合的认识,发现了游戏中的数学奥秘,为之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的数学好玩

要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教师首先要“让位”,教师应给学生多一点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取而代之;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急于求成。

“数学是好玩的”,这种感受不仅是在学习数学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平时我们在教学时,可适时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故事情景“串联”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创设让学生玩的机会,找准玩的根基,使学生能在玩中学,在玩中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平台,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给学生多一点自主探究的喜悦。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请学生选择用毛线、硬纸条(图钉)、小棒、纸来做角,学生兴趣浓厚,有和同桌合作用毛线做角的,也有很多孩子用纸条加钉子做角的,因为这样更明显找出角的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正当他们都为自己的选择沾沾自喜时,教师要和他们比角的大小,学生很不乐意,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做角的纸条明显比他们的长,认定老师做的角一定大。为了公平,教师将做好的角固定在黑板上,请学生挑战,谁能做出比老师大的角,谁就赢了。这时孩子们都开始思考起来,还有的在小组里窃窃私语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上台挑战,学生都盼望着他能打败老师,都帮着出谋划策,看着这样的画面,教师不动声色,其实心里乐开了花。学生们集思广益,玩过了老师,找到了数学的本质。这时,老师可不服气,随即拿出一个放大镜,往黑板上的角上一放,得意地告诉学生这个角变大了,结果又被学生一盆冷水浇下去,角的大小并没有变化……一节课就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着,学生已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正是有了动手操作后的体验,才能成功攻破老师设置的一个个障碍,发现数学的本质。

三、简单易学的数学好玩

1.立足生活,发现感悟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看钟表认时间、用人民币买东西、班上学生的出勤数据整理统计、教室里的座位安排、集体活动时的排队问题等等。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学生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学生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感知“身边的数学”。

2.找准起点,顺学而导

如在《认识角》一课时进行了前测,请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并拍照上传到班级群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数学中的角,指出的大多是角的顶点,也有少数孩子指出了物体面上的角,对于这两种“角”,教师进行了整理,使其成为教学的一个有效资源,学生在课堂上再次看到自己拍的角都急于想知道答案,对于新知产生了浓厚兴趣,学起来自然轻松简单。可见,在备课前,我们更应该客观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不时地把自己换位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思考问题,猜测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这样会使自己备课更有针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操作体验,攻破难点

认识《几时几分》时,学生很容易把7:55说成是8:55,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定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这是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运用。针对这一难点,我就充分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设计了拨钟面的教学环节。通过玩拨一拨的环节,让学生在拨几时55分时,先想一想马上到几时了,先拨好几时,再往后退5分钟,学生用这个逆向思考的方法基本全能拨对。再看钟表时,遇到几时55分的就用这种逆向思考的方法,学生边玩边学,学得既轻松又扎实。所以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可以有机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那么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更灵活,更深刻。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为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留下了充满童趣的题词——“数学好玩!”学生玩转数学课堂,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再造,正是要走一条发展素养来提高学习质量的道路,也是素养出成绩的道路。“数学好玩”应该是学生们对数学课的最高评价,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梦寐以求的数学课的最高境界。老师们,让我们带领孩子们玩转数学课堂吧!

猜你喜欢
数学课数学知识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有趣的数学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