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瑞芳
深刻领会与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扎实的基础教育推动中华文化复兴
◎ 马瑞芳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除旧布新的大会,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大会,更是一次世界瞩目的大会,表明我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警醒与自新,彰显我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步入世界政治舞台中央所体现出的无比自信。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才能让我们的人民更有信仰、国家更有力量。而这所有的一切,皆应从基础教育开启,更要在教育内容上加以承古纳新。文化复兴风头正健,教育先行首当其冲。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拥有至少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其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持久而无比强大生命力,将之与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融合,推陈出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在新时代必然的承继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中华文化的形成史,这对于当今与未来突显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近现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饱经欺凌,中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开始持怀疑或采取漠视态度。然而,经过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我们渐然发现,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依然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重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助于我们成就更大的事业,中华文化这一软实力在今后,对于引领国家民族的发展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我们文化自信的沃土。在这样土壤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一定能够牢牢地站在世界广阔舞台的中央,展示出更加自信的中国形象。为更好地增强全民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和学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已时不我待。当然,让中华文化融于生活,重返课堂,先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去挖掘和提炼,因为古人的实践与经验足够我们借鉴与参学。在学校倡导读诵经典,原汁原味地研学,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传承和熏陶,必然让师生从中受益一辈子,并自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言人、传播者和践行者。
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专门就文化发展问题召开的面向中外记者的新闻发布会,让人深深感到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空前重视。此次会议吹响文化强国的集结号,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指明方向,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也提出明确要求。这是继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再次提出对文艺工作的殷切希望,让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坚守。十九大报告对文化自信的阐述,更是学校践行文化使命、扎实搞好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指导和方向遵循。作为教育工作者,以积极的行动贯彻落实“坚定文化自信”总体要求,坚持以厚重文化育人的目标导向,突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中华文化经典与世界文化优秀作品相互交融,让师生在精神文化的沐浴和熏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之以孝,育之以善。青少年处于文化启蒙、人格养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从小接受高雅经典文化作品的熏陶,既是一种文化积累,更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为此,坚持“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传统文化基因的种子应及早进行。当然,能够寓教于乐地教习经典,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自然有助于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在树立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弘扬社会正能量,必然使年轻一代人“苟日新,日日新,”“作新民”,为中华之崛起培养出更加凝聚得力的一代新人。
在信息通讯技术发达,全球经济、文化往来频繁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为此,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首先需要强大的是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打铁必须自身硬”、“凡是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只有个人内心日益强大、国家民族群体日益强大,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自然形成。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强化文明观念,提升道德素质,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个体身上。随着雄安新区的平地崛起,作为一个新雄安人无论是固守本土谋发展,还是走出国门闯世界,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引来对个人和大中华印象的评价。于今那些不知分寸地炫富,无有节制地抢购奢侈品,都与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美德相悖,也与现代中国追求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精神大相径庭。
文化传播,人人有责。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日益开放的中国,无论身处何方,在自媒体时代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着“中国声音”和“中国印象”。所以,展现民族素养和传递中华文化,已经不是高大上和身处异国他乡人群的事情,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地发生联系。事实上,文化本来就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任何文化必将沉淀为人格。为此,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但是中华文化的受益者,更要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师生共学经典是不二选择。因为经典是人生哲学高度的凝结,经典是早熟思想的承载。但凡经典都历经时光检验,所以“学经典、用经典”可受用一生,经典常读常新。有位哲人言:“读科学类的书要读最新的,读文学类的要读最古的,经典是最摩登的。”可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华经典是文化精华中的精华,是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复兴的基石和首选。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新创造的不竭源泉,经典是创新的基础,是建设现代化大厦的雄厚根基,是不断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丰厚积淀。基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植根于中国人内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身为中国人,区别于异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着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复兴中华文化,即要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要继往开来,综合创新,使中华文明再放光彩,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教习经典,贵在直入法门。在深化课改中,导入经典课程是智慧的抉择。十九大报告给了学校诵读经典更加明确的行动方向,让我们在今后经典课程中的步伐更加坚定。对照党中央的号召和决定,如今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教学力度。从两年前的五本“蒙学经典”校本课程第一辑,到2017年新编印的五本文化经典第二辑的投入使用,学校课改要为之进一步开放时间和课堂,让经典诵读在学校每一个年级如火如荼、深入地开展下去。如果说,经典课程的开展在过去还有点疑虑和顾虑的话,于今乃至以后便可以大力开展,甚至让语文教学为之让出更多的课时,以此促进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地见成效。
当今社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事劳动等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侥幸走捷径成才捞金的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安心学习、刻苦钻研的耐心。为此,在教育教学当中,要引导和转变学生观念,让其从小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他们自立谋生的重要意义。此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然而这两种精神的培养从一开始就要立足于学校和社会,并且要及早而同步地抓起。当然,师者匠人心,“打铁必须自身硬”,老师率先垂范的教书育人的匠人精神,是正向影响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之根本,亦是影响和带动学生思想观念认识转变的前提。
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同时,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传统,是一种信仰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趋向。为此,弘扬工匠精神,就要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才可以使之成为源于历史文明又适合现代文明、源于传统教育又基于职业教育去对待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追求。故而,在学校营造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氛围,方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出工匠精神。为此,学校在今后的科学课程、技能课程中当积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创新实践活动,在校园里掀起弘扬工匠精神的高潮,让工匠精神在校园中落地生根,进而涵养特色校园文化。
基础教育切入工匠精神教育,贵在于科学课程、技能课程和校园文化中导入相关教学内容,同时创新改革课程模式,以此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的能力,提升他们自信心和责任感,这是涵育工匠精神必然要求。必要的情况下,学校可建设专业的技能训练工匠室、开设技能训练班,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精湛技艺。同时,在一些课程当中可设置工匠精神的考核点,从而使学生的工匠精神实现可评估;也可经常组织学生走进校企共建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工人对工作、对岗位的那种执着追求的坚韧精神。
传统文化复兴,基础教育赶考。唯有高度的认知,方可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十九大会议结束了,可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处处充满挑战,处处又都是机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深刻内涵,但无论前路多艰,都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听党话,照党指明的目标和方向去努力奋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圆梦适得其势,创新正当其时。
G4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7)11-0010-03
(作者: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严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