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2017-02-25 21:47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葛敏辉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圆规分配律矛盾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葛敏辉

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葛敏辉

数学课堂中,怎样才能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凸显数学课堂应有的扎实有效,成了新课改的焦点问题。在数学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抓住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认知冲突,在化解冲突的过程中探求新知,可以很好地体现两者的融合。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呢?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感受,谈谈一些想法。

如何激发;认知冲突;有效性

叶澜教授曾这样描述: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制造各种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寻找协调冲突的途径,以此来提升我们数学学习的有效性。那么,在数学课堂中该怎样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呢?

一、将错就错——在理解概念时激发认知冲突

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都希望借助于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概念的深刻理解,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一般而言,对于某个知识,大多数学生在上课前都会有一个原始印象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面对学生的不够成熟的想法或不够严谨的表达,教师应该以一位引导者的身份,耐心地顺着学生的想法,在他们自己的想法上设置矛盾,通过判断分析,让他们理解自己那样的理解是不够完整的,哪里还需要补充、改进,从而达到自主建立概念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对“半径”、“直径”、“圆上”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我没有把这几个概念直接呈现给他们,而是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

师:你们觉得什么是“直径”?

生:我觉得直径就是圆里的一条线段。

生(马上补充):啊,不对 ,应该是经过圆心的。

其他学生也附和道:对对对,必须经过圆心才行。

师(笑):你们确定了吗?

生:确定了!

生:不对,还没到呢!应该再画长一点。

师:你是说还没画到圆上是吗?你来帮老师画好吗?

生把它画好。

师:现在谁能来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才是“直径”?

生:只有两端都在圆上,且经过圆心的线段,我们才能把它叫作“直径”。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刚开始对“直径”的理解是狭隘片面的,这完全正常。该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原认知,从学生的基点步步为营,不断追问:这就是直径吗?学生的思维马上受到了冲击,直觉性地通过观察进行补充,并最终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了“直径”的正确概念。

二、不断试误——在掌握操作技巧时激发认知冲突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刺激——反应——联结”和“试误”为主要特色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因此,学习是一种试误的过程,教学是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某些技巧型的知识,教师可选取一些典型的具有“迷惑性”的例子,创设试误性思维情境,让学生评判,从而帮助学生尽快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吃堑长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中的画圆这一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探究圆的画法,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画,然后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不规范”例子在黑板上进行演示:①故意使圆心不稳画出一个圆。②故意手握圆规的两脚上,致使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再画一个圆。

师:我画完了,请大家给我打打分吧!

生1:老师,你的圆规怎么动来动去的?

师(故作惊讶):不会吧,我可是刚刚学你们的样子画的啊!

生1:我们可是拿得很紧的,这样圆规才不会动来动去。

师(无辜状):动来动去也没关系吧?

生(齐笑):有关系的,你的圆一点都不圆了!

师:好,那我暂时先接受你们的意见。其他方面应该都不错吧?

生2:老师,刚才我发现你画第二个圆时本来圆规的两只脚分开那么大,可到后来却差点并起来了。

师:哦,刚才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可我不知道我到底哪里不对了。

生:握的地方不对,你不能握到下面,应该拿到上面,这样才不会使圆规两只脚的距离改变。

师:那老师按照你们的意思再画一个看看。(师规范地画了一个圆)谢谢你们的建议,其实老师犯的错误很多同学也都会犯,现在你们知道在画圆时应该注意什么了吗?

从上述片段中可以看出,该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尝试中的原始状态,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亲自进行“试误”,刺激了学生的思维,并在学生的反应中不断尝试,不断完善画圆的正确姿势,帮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明白了画圆的注意点,比直接告诉他们要有效得多。

三、制造“障碍”——在强化学习内容时激发认知冲突

有些教学内容,尤其是计算教学,经常是教师直接出示法则,学生根据法则依葫芦画瓢,或者简单地安排一组题目,做完后再来总结。这样的设计,悟性高的孩子可能可以勉强过关,但对于更多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知识库里依旧为零,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而又因为缺乏一定的认知冲突,导致他们对该知识的解决难以建立一定的模型,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是很不利的。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是非”,利用其中的矛盾来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内容,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

《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

根据乘法分配律,在□里填入合适的数。

36×5+36×5=□×(□+□)

16×5+4×15=□×(□+□)

生1:老师,第一道题有两种答案。

生2:但在这两种答案中,把36看作是相同的因数比较简单。

生3:最后一道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根据我们对上一道题的理解,这道题中没有出现相同的数字。

生2:如果要使它有答案的话,必须改动其中的一个数字,比如把5改成15就可以了。

生4:其实不用改题,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把16分成4×4,那么不就有一个相同的数字了?16×5+4×15=□×(□+□)→4×4×5+4×15=□×(□+□)。

生5:还有一种方法,把15分成3×5,那也可以……

这是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以后设计的一组题目,第一道题目学生稍做变通还能马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而第二道题目,学生就遇到了思维障碍:这道题目里并没有出现相同的数字,怎么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空呢?这样的思维冲突就促使学生去寻找解决的方案:除非改变其中的一个数字才行!于是学生们都积极地往这方面思考,最终跳过了“障碍”,想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并在化解矛盾、消除障碍的过程中强化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四、创设矛盾——在知识迁移时激发认知冲突

兴趣是有效学习的良好开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的无痕。而激发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创设新旧知识矛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矛盾,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例如,教学“认识小括号”时,教师在复习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后,让学生解决“每本笔记本5元,用50元买一个20元的书包后,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这时,学生出现了两种情况:

50-20÷5 50-20÷5

=50-4 =30÷5

=46 =6

在这个矛盾情境中,学生很容易发现:两个算式一样,运算顺序却不一样,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第二种情况,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显然不符合“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第一种情况虽然符合了运算顺序,其结果却与生活实际产生了矛盾。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使算式中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呢?这时,小括号的引出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且引出得自然无痕。

又如上《分数的认识》时,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2个)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1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半个)

这个数怎么表示呢?显然,学生已有的认知无法表示出“半个苹果”,怎么办呢?这样自然就过渡到了分数的认识,也促进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由此可见,矛盾是过程的根源,过程是矛盾存在的发展形式。数学学习中,矛盾即问题,发现矛盾、感受矛盾、解决矛盾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感受到问题的存在性,还要不断生成新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思考,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最终得到持续的发展。

教学中设计一些冲突,或者说是思维障碍,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浪花,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思考情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圆规分配律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圆规画圆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圆规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