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2017-02-25 13:42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王兴军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旧内容探究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王兴军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王兴军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过程而言,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问题探究能力,并且可以在知识不断积累与丰富的过程中,灵活有效地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此外,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有效教学的话题一直在被反复讨论,有效课堂的构建也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过程而言,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问题探究能力,并且可以在知识不断积累与丰富的过程中,灵活有效地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此外,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也是有效教学背景下教师要着重关注的一点。教师要以这些基本理念作为向导,不断进行教学方法与理念的革新,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预设目标。

一、调动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

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这是有效课堂构建的一个重要开端,也是值得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数学课程是否具备趣味性,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组织课堂的形式、选用的教学内容以及引入课堂的各种活动或者游戏类型。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地丰富课堂,多让教学形式有所创新,这样将会更加有助于轻松愉快的课堂整体氛围的打造,也能够让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更高。此外,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此来增添课程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多在教学导入阶段下功夫,在这个过程中多将趣味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更高。

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课前老师找到教学小助手,跟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因为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比其他同学要快,因此,让他们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导入效果会更好。在课上教师这样引入新课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同学们,咱们班有两个同学非常聪明,只要你说出一个数,他们就能马上说出这个数是不是能被2、3、5整除。同学们用半信半疑的眼光看着我,接着我让两个教学小助手站起来进行实验,他们果然对答如流,这时班上其他同学的好奇心立刻被强烈激发。就这样,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对于这个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这种良好的教学铺垫下,整体的知识探究气氛变得十分浓厚,学生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注意力异常集中。如何能够调动学生对于新知的探究兴趣,这是教师需要仔细思考分析的问题。教师在构建课堂时应尽可能融入新鲜的环节或者是教学引导方式,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迅速集中起来,形成新知学习的兴趣。有了这样的良好开端后,后续的教学过程展开时才会更加顺畅。

二、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

教师要能够看到新旧知识的内在关联,要善于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导入,构建新旧知识间的有效桥梁。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时更加轻松,同时,也是对于学过的内容的一种巩固与加深。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点间的关联性体现得十分明显,几乎绝大部分新课内容在学习时都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铺垫。基于知识内容的这一特征,教师很有必要加强新旧知识的关联性,可以在教学引入时以旧知识的复习为导入,还可以通过一些对于学生学过的内容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开端,给新内容的引入打下铺垫。

比如:在教学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如果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就给学生讲计算方法,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可是让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来解决的话,也就是通过“一剪一贴”把它变成一个长方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种方法教学,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不仅让学生理解与接受新课内容的障碍迅速降低,这个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从这个范例中我们看到,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非常重要,良好地融入这种教学策略会让新课内容更好地被学生理解与吸收。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调整与变化

高质量的课堂上教师应当具备灵活调整与变化教学方法的能力与意识,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接受程度,要看到学生吸收知识上的一些障碍。如果学生对于有的内容普遍很容易理解,教师可以相应加快教学节奏,节省课堂时间,将重心放在难点问题的分析上;如果学生对于有些内容理解的难度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这时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要放慢节奏,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更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化解思维上的难关。灵活地对于教学方法、课堂节奏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此外,教师还可以以编儿歌、记要点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于一些核心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这也是一个效果非常好的教学策略。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的时候,小学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学生认识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没有让学生学习90度这个概念。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工具来进行判断。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并不能熟练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这时教师灵机一动,给学生编了三句话“点对点,边压边,边重合是直角,边在内是锐角,边在外是钝角。”这样就非常直观地将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概括,学生理解记忆起来也变得十分轻松,同时,借助三角尺来演示,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判断钝角和锐角的方法。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模式,不仅及时化解了学生知识理解上的障碍,学生也更快地抓住了知识要点的实质,能够形成对于这部分内容更深刻的学习印象。

[1]牟瑛.营造充满探索的数学课堂环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8).

[2]盘德波.浅谈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基础教育研究,2010(16).

[3]王晶莹.美国探究教学模式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0(04).

[4]张大明.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J].成功(教育),2010(04).

[5]李青青.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猜你喜欢
新旧内容探究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