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研究

2017-02-25 14:42:00吴静
花卉 2017年20期
关键词:格局尺度林业

吴静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000)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研究

吴静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000)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本文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林业生态;建设;保护;问题研究

1 我国林业生态的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2 林业生态组成及格局过程

地球上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四种,即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是陆地上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认识和揭示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稳定性、动态演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多功能协调机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与调控,需要以对生态过程、机制及其与格局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的巨系统的根本,不仅需要长期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更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不同,即在单一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只能反映该观测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定义具体的生态系统应该依赖于时空尺度及相对应的过程速率,在一个尺度上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尺度上时,往往是不合适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须遵循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模式,将以往比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与过程与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的格局与过程建立联系,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信息推绎与转换。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研究已从面向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转变到更加注重过程、格局和尺度相关性。

3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目前现状

3.1 生态林业的建设与市场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片面发展城市和地区经济而忽略了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因此我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建立其相对执行有效、内容规范的林业发展经济体系,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旧有的体制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得生态林业建设和市场发展出现断层脱节现象。

3.2 林业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现象

林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尤其是近年来各项经济建设力度的增大加剧了林业市场的竞争程度。在林业市场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许多企业以高于市场定价的收购价格组织当地群众对林区进行大规模的树木砍伐和开采,导致植被覆盖面积急剧下降。原本森林茂密的林区裸露出地面继而引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灾害性事故。

4 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发展对策

4.1 充分按照植物的自然演变规律进行林业规划

对高科技现代化技术进行充分运用,将林学、造园学、景观学、树木学、美学、仿生学、城市生态学、森林文化以及森林旅游等各类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进行规划。把绿化造林与造园造景紧密连接,把中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庞大、系统、高效益、多功能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在对地域性植物的类型、特点、结构等基础特质进行充分研究的同时,对森林中处于不同演变阶段的植物,选择不同的地区进行植物造林工作,通过人为方式加快其朝着地域性植物类型的演变,形成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及趋于稳定的多层化结构,使城市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互相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

4.2 增加绿地数量并改善绿地质量

城市的环境基础是山绿地组成的,因此,增加绿地数量并改善绿地质量是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基本宗旨。在适应自然、效仿自然、发展生态环境林业建设的主流趋势之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林业建设时,将石建筑、雕塑、喷泉、水池等视觉景观作为主要建设对象,而忽视了对于绿色植物的使用,没能将绿色植物在美化环境、改善污染方面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这种林业建设模式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反差,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及财力资源,区域内绿色数量的单一使用,很难将林业内涵充分体现出来。

5 结束语

作为我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及基础产业,林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无论是对生态环境建设还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王志伟.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5(04).

F326.2

A

1005-7897(2017)20-0187-02

2017-9-10

猜你喜欢
格局尺度林业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格局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9:02
land produces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16
宇宙的尺度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小人物的大格局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10
9
林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