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创新与人民“获得感”的增强

2017-02-25 01:59于佳许斗斗
关键词:获得感科技发展

于佳,许斗斗

(华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论科技创新与人民“获得感”的增强

于佳,许斗斗

(华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科技创新;人民“获得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人民“获得感”一词出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文中。人民“获得感”的科学内涵立足于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的理论》,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一致,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一致,与共享发展理念相一致。科技创新在实现人民“获得感”的过程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科技创新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技创新奠定了国富民强的有利基础。本文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实现人民“获得感”的作用,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2015年7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成败。”[1]科技创新早已成为各国在综合国力中赢得优势、抢占先机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其中,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绿色、开放是发展的三个重要支点;共享是发展的最终目标。2016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召开承载着13亿人民的嘱托,人民“获得感”成为本次“两会”的关键词之一。深入理解人民“获得感”的科学内涵和必要性,正确把握科技创新对人民“获得感”的增强作用,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这三个维度出发,对探究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入理解人民“获得感”的科学内涵和必要性

人民“获得感”一词出现在《建议》中:“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3]当前学术界对于人民“获得感”一词的界定尚无定论,更多的是对于这一概念内容的展开和诠释。笔者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人民“获得感”加以诠释。

(一)人民“获得感”的科学内涵

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从初级层次的需求逐渐进化到较高级层次的需求。笔者认为,人民“获得感”则是由生理需求“获得感”向自我实现“获得感”的逐渐过渡与实现。

第一,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最初始、最明显的需求种类,若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将对人的基本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正如马斯洛所说:“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他对其他的食物毫无兴趣。”现代社会,人们的生理需求“获得感”则涵盖基本需求“获得感”和公共需求“获得感”这两方面。

基本需求“获得感”是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不同时代的人对基本需求的“获得感”存在满足水平和质量的差异。当前我国,人民收入、生活水平与质量都得以提高,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步前进,对人民基本需求“获得感”的满足程度提出新的高度。公共需求“获得感”指全体社会成员对共同需求的满足,诸如医疗、教育、环境、安全、交通等。满足人民的公共需求“获得感”表现在解决或改善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第二,自我实现“获得感”是人在发展过程中最高级的需求种类。马斯洛这样描述自我实现:“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全部潜能的欲望。”在满足生理需求“获得感”后,人们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正如,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P104作为终极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的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民“获得感”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人民“获得感”也与时俱进,更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人们期待更完善的保障体系、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高的人均收入、更好的教育等切身实际的利益。因此,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更贴近民生、 体贴民意。

1 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一致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5]P104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因此,社会发展最有发言权的人便是人民群众,我们要将人民“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一面镜子,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无法满足人民“获得感”,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办事情也就失去意义。重视人民的首创精神,将实现人民“获得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一致

邓小平同志早在 1992 年的南方讲话中, 就曾概括过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目标始终贯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可达17万亿美元左右,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向更高的阶梯迈进,人民“获得感”在这一伟大目标实现的同时,正逐渐地得到满足。

3 与共享发展理念相一致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中,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是共享发展的基本内容。人人参与,即每一个人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参与者,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人人尽力,即在实践中,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人享有,即每个人都享有发展的成果,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全体人民得到更多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

二、科技创新是增强人民“获得感”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

正如前所述,人民“获得感”的满足尤为重要,科技创新在实现人民“获得感”的过程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习总书记一再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想不断壮大、强盛,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这一论断已有30余年,不仅仅是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评价,更是对科技创新的肯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加强,这与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密不可分。但我国也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经验告诉我们,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自身优势。“十三五”时期正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关键在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实现生产力的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科技创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1 科技创新满足民众基础需求的“获得感”

以人为本正是“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7]换句话说,科技创新要为了人民、科技发展要依靠人民、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更多“获得感”,真正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科技创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衣”的“获得感”:科技创新使衣着品质、种类、舒适度得到提高。新型面料的研发,使衣着不仅遮体,也具有更多功效,如耐热、防腐、吸湿、抗菌、防静电等,大大提高了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度。在北方,随着服装科技的不断创新,羽绒服告白了“大、厚、重”的时代,凸显材质轻盈、易携带等优点,百姓们切身地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食”的“获得感”:近几年,分子料理、机器人自制菜肴、脱水保鲜食品、网上送餐APP的出现,人们感受到科技创新为舌尖上带来的无限魅力和便捷。科技创新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有着积极的贡献,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监管食品安全,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食品风险因子精准检测技术、农兽药快速检测技术都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做出巨大贡献。“住”的“获得感”: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租房、买房、找房的APP掀起了新模式。去哪儿、携程、七天连锁酒店等APP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自己、性价比最高的房间,为百姓旅行或出差解决了不少麻烦事。赶集网、58同城、搜房网、新浪乐安居等信息网站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租房、买房的服务。科技创新为百姓带了的不仅仅是便利的生活条件,更多的是需求上的满足感,“获得感”的满足无形中增加了民众的幸福感指数。“行”的“获得感”:交通科技的飞速发展,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我国自主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时速380公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高铁总里程数达1.8万公里,占世界里程数的60%以上,既满足人民出行的需要,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发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终于圆了“大飞机梦”,这就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飞机将翱翔蓝天。除此之外,网上订票、地图导航、公交查询、“嘀嘀打车”都依托于网络科技的创新,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

2 科技创新满足民众公共需求的“获得感”

科技带来的创新在满足人民对衣、食、住、行等基本要求的同时,也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第一,医疗科技需求。我国成功研制出治疗癌症的阿帕替尼、西达本胺等重大新药,乙脑减毒活疫苗进入联合国采购清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三病”相关科技产出迅速提升。实施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工程,示范应用 10 余万台(套、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覆盖服务人口 9600 万人,直接受益 1161 万人。第二,教育科技需求。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设施,升级为多媒体教室,生动的图片、视频、音像展示、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把智慧之树和幸福之树植根于孩子们心中。“建设基础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第三,环境保护科技需求。近几年,雾霾、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人们最关切的民生话题,直接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绿色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和支撑。21世纪以来,比亚迪、一汽、东风、上汽等企业以不同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动汽车、新燃料汽车虽没有普及化,但已呈现出低污染,低排放的优点,减少对石油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第四,安全科技需求。科技创新对防灾减灾有重要作用。连续六次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的“天河二号”,在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显著效益。在地震、泥石流、旱灾、冰冻等自然灾害发生前进行科学的预测、监控、报警,并在灾害发生后作出正确的指挥和救援,科技创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安全需求“获得感”。科技创新带给人民的“获得感”不胜枚举,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科技创新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技创新不仅能给予民众生理需求“获得感”,也为满足民众的自我实现“获得感”创造条件。一方面,马克思指出:“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8]P282在劳动之余,科技创新给予现代人更多的时间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才能,人们有了充裕的时间,不再为生计操劳,促使人充分地发展自己;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改变,实现每个人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充分调动了人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再成为工业社会中“单向度的人”。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思想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时代,都是政治自由的时代,一位思想家曾说:“天才注定要在自由的空气下呼吸。”科技创新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同时,这种自由、民主的环境氛围更使得科技、思想、文化等繁荣发展。

(四)科技创新奠定了国富民强的有利基础

从人类发展进程看,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近500年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曾经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国家的中国,由于几次都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最终不幸沦为了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国富则民富,国强则民强。中国有13亿人,9亿劳动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失去科技创新,我们将难以实现经济强国梦,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是遥遥无期。

三、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是增强人民“获得感”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握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充分挖掘科技创新潜力,有效地激活科技创新的动力,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能力。正如《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9]坚持以理论创新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文化创新为关键,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

(一)理论创新是引领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理论创新,顾名思义是指对原有理论的突破。从实践的角度看,理论创新并不是书斋内的冥思苦想,究其源头必然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正如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通过冥思苦想得来的,都源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理论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理论创新回归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去,立足于人民的实际问题,才能确保理论创新成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创新的内涵,以更好的指导群众改造现实世界。

2 坚持打破陈规与突破习惯相统一

理论创新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理论创新对科技的促进作用会受到“过去”和“现在”两方面的制约。一是陷入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而科技的创新重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打破陈规对科技创新有巨大的启示作用。二是受到现有政策、体制的制约。理论创新具有超前性,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必然会触碰到现有的利益格局。可见,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冲破陈旧思想的牢笼,突破现有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正如,没有启蒙运动打破陈规的观念,就没有西方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高歌猛进;没有邓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就不会呈现我国科技的崭新一页。

(二)制度创新是关键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制度创新是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来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10]纵观社会历史发展,一旦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就会停滞不前。通过积极有效的制度创新,人民的创造性被激发,社会将彰显更多活力。

1 发挥制度创新的保障与约束功能

制度具有保障和约束功能,为人们的行为制定一条底线,保障人们可以做什么事,约束人们不能做什么事。人们致力于科技创新活动,期待成果所带来的收益。制度创新不仅可以保障创新者的个人利益,还能够约束侵犯他人成果的行为。避免因对科技成果进行保密,阻碍新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探究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必然会涉及产权制度的讨论。美国是当前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当前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最有效的国家。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同时,应强化法律、法规对产权的保护,明确创新者的所有权、支配权、收益权等各项权利,并对侵犯者给予惩罚。从而,减少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实践主体营造合作的创新环境。

2 发挥制度创新的激励功能

制度的激励就是指制度给予人们在一定行为中的鼓励和促进。一个好的制度,通过奖惩规定,鼓励创新者发挥自身潜能,并能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因此,应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由竞争的作用,给予科技创新自由、公开的环境。为防止市场的“失灵”效应,以及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应加强对企业、高校、科技人才政策上的支持。例如,为企业扩展更多的创新平台、增加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据英国《自然》杂志《2015中国自然指数》显示,中国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增长37%,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不难发现,近几年,我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卓越成就都离不开制度上的不断创新。

(三)文化创新是动力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来源;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撑。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大的融合性,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温·托福勒的预言“一个高技术的社会,必然也是一个高文化的社会,以此来保持整体的平衡。”[11]

文化创新引领科技创新的方向。失去文化的融入,科技就难以找到发展的领域和空间,科技本身缺少文化的“包裹”,就失去了内在的价值,只剩下外在的功能“躯体”。海尔作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从1984年创立至今仍然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海尔在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1)以观念创新为先导;(2)以战略创新为方向;(3)以组织创新为保障;(4)以技术创新为手段;(5)以市场创新为目标。这样的企业文化精神伴随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文化创新让科技更具魅力。随着手机品牌的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研发技术水平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一些具有强大企业文化的品牌“存活”下来。正如同享誉全球的苹果手机,其成功销售不仅仅是手机功能的强大,更多的是“别样思考(Think Different)”的企业文化;近几年,国内手机品牌“小米”进入每家每户,其中的“粉丝文化”是其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立足之本。让每一位员工成为粉丝,甚至让粉丝成为员工,是小米手机所特有的魅力。可见,文化的创新能够为科技带来更多的魅力价值。

综上所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对科技创新都具有很强的助推作用,不可否认,对人民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离不开科技创新。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通过创新发展理念的践行,更好地增强人民“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更好地领会人民“获得感”的内涵与重要性,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角度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人民“获得感”的满足。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3]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日报,2006-01-10(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10]约瑟夫·A·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1]托夫勒,黄明坚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On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hancement of People's Sense of Gain

YU Jia, XU Dou-dou

(College of Marxism,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ople's sense of gai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cultural innovation

The word of "People's sense of gain" appear in 18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through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develop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ggestion". People'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feeling" is based on Maslow's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namely the people "feeling" is the physiological needs "acquisition" to self-realization "feels" the gradual tran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o enhance people's sense of "get" close to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fulness, public opin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Marxist masse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essence,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Shared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e people's "acquisition" is indispensab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in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establish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on how to better play t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ople's sense of "gain", from the theory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culture innovation, these three aspects respectively expounds the effective ways to achie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2095-2708(2017)02-0010-06

2016-12-14

2016-12-27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于佳(199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C913

A

猜你喜欢
获得感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