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无名的裘德》的主体解读

2017-02-24 17:23彭智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哈代

彭智琨

摘   要:本文对文学作品中“主体”的意象价值进行分析,简要阐英国文学家述托马斯.哈代的生平及其作品《无名的裘德》的文学地位,对其中的男女主人形象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该作品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哈代;《无名的裘德》;主体解读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015-01

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尤其是小说的主人公,往往具有时代共性特征,是创作者揭露现实的纽带,作者通过对文学主体的构建展示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想法以及精神状态,成为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一种意象形式,是世世代代文学家们的思想化身。

一、哈代与《无名的裘德》

1.托马斯·哈代。英国文学家托马斯.哈代在1910年被授予英国文学成就奖,这是英国文学界对一名文学家赋予的最高荣誉,哈代作为横跨两个世纪的文学家、作为小说和是个的多产作家,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出生于砖瓦匠家庭的哈代一路从建筑学徒成为文学家,其间几经心酸,正是由于他对英国社会等级的观察以及对世间冷暖的感念,使其愤笔著书《苔丝》,该部作品饱受非议之时又著《无名的裘德》,对社会的抨击使他成为舆论风口浪尖的人物,继而转做诗歌。从当代文学创作角度来看,哈代是顶住了时代的压力,在文字上寻求自由的领军人。

2.《无名的裘德》的文学地位。《无名的裘德》被称为“声讨英国社会阶级的不平等以及宗教的腐朽和刻板僵化”的“武器之书”,这是继《苔丝》之后,对英国社会县市进行时很可批判的一部作品也是引导后来的文学家们纷纷跳出“歌功颂德”的创作路线,开始反思社会和人性的启蒙。哈代通过各种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命运安排向读者展示了19世纪晚期英国的社会现实,人性的扭曲和自由的可贵,以及无法企及的幸福,这种斗争和悲哀交织的情感,直到现在,还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无名的裘德》主体形象

1.生之无门的裘德。裘德是《无名的裘德》中的男主人公,是小说无可替代的第一主体。有些读者和评论者将这部作品认为成是裘德个人的爱情故事,但是,裘德的悲剧爱情是由他的悲剧人生决定的,而他的悲剧人生,是从他出生开始就决定了的。小说的开场描述了已经十一岁的裘德,在这之前主人公的家庭和经历并不重要,反正他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十一岁开始,已经进入了成年人的社会,学习手艺并且要赚钱养活自己。尽管裘德有着非常突出的才干和知识,非常聪明,也拥有各种不同的记忆,但是基督寺很难接受他,这成为他永远的伤痛。正是因为这种需要不能被满足,导致裘德将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准则,而与淑的相爱完全违背了他的宗教准则,这成为他永恒的矛盾。裘德也曾经希望离开教堂,离开宗教,依靠自己的手工艺本事到外界生活,。但是裘德最终并没有这么去做,因为社会并不愿意接纳他,手工艺作坊不接纳他,而体力工作裘德也无法胜任,最终只能够在穷苦当中渡过自己的生命。裘德生赖社会地位低下,保守宗教道德的压力之下,他所追求的永远不是他能够得到的,生命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个可怜又可笑的旅程。

2.死之无地的淑。淑是裘德的精神伴侣,是小说中“美丽、爱、自由”的代表,受过良好教育的淑对已经过时了的宗教信仰保佑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最终选择和反抗,与裘德同居,此时的淑,是小说中完全为自己活着,完全为幸福活着的一个主体,然而,宗教压力和父权统治将淑的精神绞死在“传统道德”的刑柱上,淑最后离开裘德,回到代表着典型的父权形象的、精神枯萎的丈夫身边,逆变为一个克己奉道的传统女性。此时的淑,已经不是作者所要塑造的那个代表着自由的女主人公,而是一具已经没有灵魂的走肉。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自由葬之无低,淑甚至不能选择结束生命,只能成为一具行尸。盖尔·坎宁安(GailCunningham) 说:“几乎所有的新女性主人公最后都垮了下来,她们大多数不是发疯就是经历一个神经质的屈服阶段”。一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女性在男权世界里还是遭到了毁灭,淑最终回到丈夫理查·菲劳逊无爱的婚礼中,受他的奴役。

3.活之无义的阿拉贝纳。在《无名的裘德》中,有一个主体活的非常怡然自得,她占有了裘德的婚姻、击垮了淑的爱情,实现了自己的贪恋,这个人是裘德名义上的妻子阿拉贝纳。阿拉贝纳可以说是当时英国社会生存与压迫之下,接受自己被压迫的地位,并且成为宗教统治的“帮凶”的女性代表,她清楚地明白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处境,她利用传统的道德准则来达到她卑劣的目的,并且不惜出卖身体求生存,求发展。她虽受过教育,但言谈举止粗俗;她虽明白女性被压迫的地位,但她不尝试着改变现状,也不谋取男女平等,而是把这种观念作为对付淑赢得自己利益的一种手段。从表面上,阿拉贝纳生活的最为满意,但是,阿拉贝纳得不到裘德的爱情,与裘德的婚姻被裘德认为是“娼妓的约定”,传统宗教和社会道德所构建的契约以及契约精神,她并没有得到一分一毫。可以说,将阿拉贝纳的生活放在精神价值的层面上评价,是毫无意义的,这一主体形象,不过是另一种悲剧的代表。

三、结语

《无名的裘德》中的主体,从各个角度阐释了“悲剧”的意义,又聪哥哥角度对当时英國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抨击。文学作品中的“失败”往往是社会精神进步的导线,《无名的裘德》的主题,至今仍然可以作为警醒世人的形象,引发众多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扬.解读哈代《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命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1).

[2]张炳飞.对《无名的裘德》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2010(05).

猜你喜欢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现实的选择
哈代之家
异域视野中的乡土情怀(一)
找寻迷失的自我
徐志摩与托玛斯·哈代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ragedy of Tess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无路可逃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