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娟
[摘 要]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现出迅速上升的状态,并在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有经济改革的理论发展,是改革和实践的互动,也是和政治有着很大关系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学习、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和不断扬弃的过程。而作为改革对象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智慧,可以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改革从一开始便是通过不断进步的方式进行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的提出,更是为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目标提出了重要理论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围绕着这一改革战略研究形成的中国改革理论的不同流派,仍然没有找出可以被诸多研究人员接受的单一改革主线或是突破口。然而我国经济学家对经济改革的发展和探索仍然没有停滞,反而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本研究即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探索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2.010
对于我国而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密不可分。因此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进行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近些年来对我国经济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并且有很多研究成果为国有产权以及所有制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必要基础,而只有产权制度以及所有制制度得到了改革,才能够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起健康稳定的制度基础,保证我国的经济能够得到较好发展。[1]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改革理论和转型经济学实际上并不相同,即和常规意义上的理论是并不相同的。传统理论研究仅是指导和应用在改革實践为目的上的规范性理论,而经济改革理论是需要应用于改革和制度变迁科学解释上的实证性理论。[2]
从改革理论到转型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表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性。而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能够得到长时间的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改革理论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探索就显得极为重要。[3]在本次研究中,即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以及发展,现阐述如下。
1 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及其发展探索的特点分析
1.1 经济改革理论的实践性
虽然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实践发展和改革理论的发展并非是同步的,但是两者之间会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是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也是相互发展、促进以及影响的。
一方面理论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几乎完全来自于改革过程中的实践,也是在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答的认识以及理论性的问题,而随着实践的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地深化,目前理论研究的兴奋点也开始出现了不断转移的情况。[4][5][6]正是由于这种特点,相关问题后的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论逻辑往往会被忽视,无法得到较为深入和完善的研究。
在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理论在进行创新以及探索,会为改革的实践创造出深化空间,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较好地引导和推动改革实践的发展。[7]可以说,经济改革的理论就是经济改革实践中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经济改革中的现实力量。这是由于改革实践会导致社会利益关系出现较大调整,但其作用并不仅限于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也是社会意识以及社会理论观念层面上的革命,因此其实施的情况需要取决于人们对于改革措施是否符合自身利益而决定。[8][9][10][11]也就是说包括社会公平公正在内的一些基本价值即意识形态,是决定着人民群众是否能够支持改革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意识形态的理论发展和变化也会对社会价值观的改变造成较大影响。
1.2 改革理论的特点分析
1.2.1 改革理论和政治之间有着较紧密的联系
改革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和政治之间有着非常复杂并且密切的联系。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我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且支配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12]
基于这种特点,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同时也有着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观念的特点,并且可以作为对公众宣传以及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任何理论在我国取得突破时,并不能够仅依靠学者的研究工作完成,同时也需要得到政治权威的肯定。然而这并不表示经济理论只是政治的附庸,因为在政治上的重大变化以及举措,也需要有着理论研究的论证才可以得到最终观念上的合法性。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群众却不能够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只有让经济学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清晰完善地解释出来后才可以被真正地了解和认识。[13][14][15]并且对问题的解决更是需要通过长时间艰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够被最终设计完成。因而政治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会对政治改革理论增加一些困难。
例如经济学家在进行改革理论的研究时,若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则需要承担政治上的巨大风险,同时越是早期的改革,这种风险也就越大。通过这一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20世纪最后的25年中,我国的经济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并真正实现了平稳顺利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果。[16]而在此过程中的许多经济学家,尤其是其中的开创者和先驱者做出的理论贡献功不可没。
1.2.2 改革理论的阶段性特点
对我国经济建设改革以及体制转变的历史过程进行分析后可发现,我国经济改革实际上有着非常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最初,我国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正式决定进行对外开放以及体制改革,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研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并且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正式确定了改革的主要目标即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这3年的决定就是3个里程碑,分别标志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三个阶段,即启动改革程序并设定阶段让双轨体制形成、渐进式改革道路确认、向市场经济全面性转型。[17]而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改革理论的发展非常地复杂。按照思维逻辑的顺序,改革理论的实现需要依次性地研究,并说明进行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确定出改革的性质以及范围、确定改革目标以及改革方向,最终才能够制定出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改革战略。这些问题在时间方面,实际上是一种逐渐递进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特点,经济改革是在理论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开始的,实践的快速发展和决策的迫切需要对这些理论研究是来不及进行分层次解决的。因此我国的研究人员开始在多个线索上进行同时性的研究和展开,交错性地对其进行分析。[18][19][20][21][22]需要注意的是,改革在一方面会受到实践发展的影响以及制约,在研究的各个阶段均会出现不同的研究中心,但在另一个方面,几乎每一个研究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的争论以及探索,均会超出改革阶段,也会出现反复的特征。基于这种特点,我国改革理论难以从时间上对其划分出清晰完整的发展阶段。但对我国在20世纪最后25年的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发现,从总体上看发展情况是沿着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新认识这样一条线索进行展开,并且逐步推进的,同时这一过程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创新以及不断突破的过程,也是对市场经济重新理解并且使用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会将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划分为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制,而这三种基本特征也被称为社会主义制度属性。[23]
在经济改革的初期,我国学术界首先开始从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的方式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角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对于价值规律和计划经济以及市场关系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分析,集中性地对其进行了评价以及讨论。通过这一讨论,得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的结论。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实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将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摒弃的结论。而在对我国公有制改革理论的探索过程中,虽然并没有像商品经济以及计划经济争论得那么集中以及尖锐,但这一争论确实涵盖转型以及改革整个过程中的。在这方面的理论突破过程中,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24]首先是所有制结构方面,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是单一性的公有制经济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目前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混合型的经济,并且重新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进行了定义。其次在公有制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上,否认了我国企业的国营形式,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实际上是可以有着很多实现形式的,股份制企业也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方式。最后是将所有制经济关系的研究深入到了一些微观企业财产组织的层面上,首先将两权分离的思想提出,并引进了西方经济学研究职工关于产权分配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这一方式,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最终将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問题以及必要性进行了解决。[25]而在收入分配方面,首先将我国以往长期性存在的按劳分配形式的平均主义观念进行了摒弃和克服,并开始关注到了工作效率以及分配公平性上的问题。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性的理论思考,将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以及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充分性的肯定,并提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及按劳分配结合的方法。
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下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在我国进行经济改革的初期,即改革的启动和设定程序的阶段,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将改革合法性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对原有制度结构和经济秩序进行改变。若无法得到我国群众的认可,或是得到足够大的支持,实际上这一改革会处于无法启动的状态,甚至会被认为是非法的。[26]因此让改革有着合法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国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改革性质以及改革对象进行界定,并分析改革目标和方向,最终形成有利于改革氛围而实施的。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确定时,最初是用对价值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的方式来实施的。
例如在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以此为开端,在此后3年左右的时间内形成了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高潮,其中的重要讨论点即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价值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新时期的延续,同时也是经济改革理论探索的先声。[27][28][29]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价值规律是和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联系的范畴,一直被视为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异质类的因素。因此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作用的分析,并不仅仅是对于价值规律的理解情况,同时也会涉及经济体制问题,是坚持以及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实施改造的争论。而在对改革的对象以及改革性质的界定过程中,我国最初是提出了计划管理体制,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开始较为普遍地使用经济体制的概念。但这一提法并非是经济改革的理论成果。[30]但这种不经意间的改变,确实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智慧以及值得研究的规律性特点。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以及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并不相同,最初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原则以及制度等,同时也是社会中生产关系的重要形式,可以反映出当时我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目标有限性,因此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改革。但在当时的中国是有着非常强的改革动力的,并且也需要保护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因此在1979年又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但在此时的争论仍然较为激烈。
因而在对改革前进目标提出的过程中,需要划出明确的底线。而经济体制的提出,可对这种力量提供可以反复性争论的概念框架。同时经济体制也可反映出我国改革理论从一开始就是渐进式发展的。[31]而在此期间,很多学者均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的类型。这种观念虽然是和传统观念有着较大冲突,但是仍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支持。
在1982年年初,又一位领导人强调了需要坚持计划经济,并使用市场经济方法对其进行调节。在1984年,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的观念开始得到了诸多认可,而在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更是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同时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的观念开始得到了广泛认可,但这一观念转变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才彻底完成。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进一步地认可了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基础上的市场取向的改革理论。这一理论相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强调了市场调节、市场机制以及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经济活动需要让市场来进行引导,同时生产要素需要进一步的市场化以及商品化。这一过渡性的理论为深化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32]
而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在学术上也开始逐渐地改变。在1979年,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对市场进行利用,并且发挥出市场调节作用,并提出了国民经济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需要将市场调节、指导性计划以及指令性计划进行综合应用。
而在1984年,随着比较经济学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也有着不同体制模式,并将改革分为了三个层次。
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强调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作用均需覆盖全社会,并提出了需要建立起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
在1989年后,由于政治风波的原因导致一些研究人员对市场取向改革观点进行批判,但吴敬琏和薛暮桥等人仍然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33]
而在1991年,由于《论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出版,计划经济的追随者数量大幅降低。
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提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这标志着阻挡改革的最后一道意识屏障彻底清除。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报告正式宣布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双轨制和过渡性制度是我国经济改革前进的重要手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逐渐地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此时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到城市时,其情况会出现较大改变。为了较好地实施经济改革的过渡,诸多的手段开始得到了应用,例如双轨制和过渡性制度就是在此过程中的较好方法。而在这一阶段中,除在上文中分析过的改革目标模式的探索,也包括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34]
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改变已经成为了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的共识。虽然继续使用传统观念,并反对经济改革的言论基本上已经绝迹,但如何进行经济改革仍然有着比较大的分歧。尤其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理论准备不充分的前提下实施的,因此在改革初期需要实施渐进性的程序,而这种程序即邓小平同志说的“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方法对改革理论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并且也形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诸多流派,这些流派在我国经济改革突破口的选择上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理论。
首要是以吴敬琏为代表的协调改革派,这一流派主要是继承了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批判的无流通派和薛暮桥等强调以流通领域为改革重点的理论。这一流派主要提出了整体配套和分步实施的改革思路,并且提倡了市场、企业和宏观调控三方面改革需要配套,将经济改革的关键点设定为价格改革,并认为需要尽快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资源的经济机制。[35]
另一个流派的代表为厉以宁,其提出了以企业改革主线论的改革思路。厉以宁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并不均衡,而为了让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地发挥出效果,需要有着充分活力的市场,而改革的主要工作则是需要让企业实现股份制,并重新建立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但这两个流派均没有被我国改革实践接受。而最终被我国经济改革接受的流派是以戴园晨、刘国光和张卓元为代表的流派,他们提出了使用渐进式联合小配套的经济体制改革主张,并同时实施企业改革以及价格改革的双向协同。这一流派的改革特点就是将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合并。这一流派的理论和对策的选择非常稳健和务实,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且中央经济决策也和这一流派的经济决策一致,甚至有很多决策成为了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政策。[36]
我国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实际上就是出现了双重体制共同存在的情况,在这一类型中,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度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当改革开放全面实施之后,价格改革就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理论争论中的关键点。
由于国家长期制订出的价格计划长期性固定,因此无法反映出物品的实际价值,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价格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实施价格改革基本上是无法成功的。一方面无法找出科学合理的理论价格计算方法和充分的价格解释力,因此仅能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于矛盾特别明显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另一方面价格调整势必会涉及非常广泛的利益补償,政府的财政能力在这方面会受到巨大压力,若财政无法拿出钱,则会导致价格改革的失败。[37]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国实施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在我国曾经引起尤为激烈的讨论,和常规价格双轨制不同的是,我国在生产资料上也进行了双轨制制度,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我国的生产资料双轨制实际上是一种必然,我国在实施计划经济时仍然在乡村中存在有计划外的经济,而这些经济完全是依靠市场调节的,因此生产资料双轨制是在历史上就存在的。
但这一历史必然并不能够自动地实现,必须要依靠人的主观努力才能够成为现实。首先这种情况虽然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但这并非是依靠人的自我意识去调节和实现的;其次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提出意味着价格改革的思路也会出现转变,即从调为主转变成为了以放为主,调放结合。双轨制成为理论和明确政策主张没有国外经验和理论依据,完全是我国经济学家创造性研究的成果,即便是当时很多研究人员对价格双轨制有着不同的态度,但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我国实施价格双轨制后,我国的价格改革才能够突破财政约束的情况,最终开创了渐进式的改革局面。[38]因此国外有很多学者评价我国的价格双轨制为“天才的解决办法”和“一项有益的发明”,对我国的价格双轨制大加赞赏。
4 所有制和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念,而在现实中,也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制度基础。虽然在经济改革的逐步推行阶段,其程序是渐进性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严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将其范围规定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
因此相比其他方面的改革,所有制的改革实际上是非常落后的。但在理论研究上,我国经济学家对所有制改革仍然处于前列,并为国有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所有制改革做出了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39]在此过程中,首先是将生产力标准进行了重新的确立,并将“一大二公”的判定标准进行否认,为所有制的改革提供了充分性的基础。这一基础非常重要,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正是由于这一基础才能够将生产力标准设定成为主流意识。而即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经济学家仍然将传统国有制当成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必不可少地会导致争论。[40]而进入到21世纪后,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时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彻底将生产力标准确立为统治思想,并彻底地革除了将生产力标准当成社会主义目标的传统观念。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在进行所有制改革时,仍然是沿着两个基本方向进行发展的,一是推进了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权利分割;二是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初期,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将经济生活中由于不足出现的矛盾进行解除。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所有制结构的概念,理论上的所有制结构概念的提出即突破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只能是“又公又纯”的观念,同时也明确提出了需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这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为增量改革也提供了充分条件。
另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出现了民营经济,这一方案即能够避免私有化禁区,同时也能够为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充分性的理论依据。[41]同时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需要加大非体制内经济的发展即发展民营经济。这一方法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也坚持住了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最终将所有制改革的合法性问题彻底解决。而在企业改革方面,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慢,步子也不大。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才真正开始了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主要是着眼于如何提升企业的经济活力。而在最初,企业改革的理论仅仅是围绕于如何进行传统体制之下的企业国有国营的形式,并让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者以及商品经营者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其主要理论有四点,分别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企业是独立商品生产者理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需要强调企业独立地位以及独立自主权的企业本位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理论、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理论。[42]
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有制概念中含有的支配权、占有权、所有权以及使用权四大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再次成为了理性讨论中的热点问题,并将支配权、使用权以及占有权合并成为经营权,而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对,这一理论即两权分离理论。同时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具体实施的方法,最终成为了目前实施企业经营承包制度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在1987年中,普遍实施了经营承包制后,在上述的企业改革理论基础上,在实施股份制还是承包制上出现了争论,并且最终形成了以经营权为主导的改革以及产权两种不同改革思路以及理论演化的相关防线。[43]而在此基础上经过了诸多的探索,也在实践中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经营模式,也有诸多的经济学家对这一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公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国家掌握到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前提下转移经营权,并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而这也是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道路。而承包制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机制进行了重点改造,最终形成了政企职责分开以及经营权所有权的分离,让国家以及企业在原先的行政隶属关系上有着平等的契约交换关系。但这一情况仍有其害处,会导致企业行为在短时间内出现行为不规范等情况,负赢不负亏,最终让财政收入出现固定化等问题,因此会存在有极大的风险。虽然在短时间内仍然有着较大企业活力,但必然也会导致经济行为混乱。[44]但承包责任制在我国的推行仍有深刻的原因,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承包制会反映并且适应我国渐进式的改革约束条件,而承包制正是由于其不规范的特点,才能够显示出较大灵活性以及适应性,容易和管理体制衔接,并且操作难度较小,在我国能够取得较好的使用。
另一种方式为股份制,这种方式是厉以宁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一些中青年经济学家再次提起,并得到了极为强烈的反响,但仍然没有在我国企业中广泛实施。这主要是由于股份制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激烈争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才正式将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并明确指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在此我国过期的产权制度改革才正式地实施。
通过对其分析后可以发现,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国有企业缺乏效率造成的,但根源是公有制和国有产权制度以及市场经济之间有着较大矛盾造成的。[45]而所有制和产权制度也是社会经济体制核心以及制度基础,对传统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必定会对传统所有制关系以及产权制度进行改变,只有产权制度以及所有制的改革才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基础,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快速长久的发展。
5 经济改革理论到转型经济学的发展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掀起了一股引进和翻译现代经济学理论著作的热潮,而全新制度的经济学以及公共领域的全新经济学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发展和研究。在此过程中,我国经济学家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态度开始从批判转变为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并且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经济运行以及体制改革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成果。[46]尤其是在苏联剧变后以及东欧剧变之前,均出现了有影响的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引起了国际上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吸引了很多经济学家对其进行分析,因此形成了专门对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国家转变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的全新领域。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也开始对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也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流派,即转型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到21世纪的初期,经济转型的问题也开始得到了非常好的研究,并且也出版和发表了诸多以转型或是过渡为标题的学术问题和学术专著。[47]
转型经济学虽然和改革理论相同,均是将经济体制的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但改革理论并不相同。在区别上,其研究目的和定位均不相同。转型经济学是纯理论的研究,其目标并非直接性的指导,而是将经济改革以及制度变化的过程进行阐述。而改革理论的目的主要是改革实践,以实际应用为前提进行研究。同时两者之间的理论规范也是不同的。
通过我国25年来的经济改革可以发现,改革理论是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诞生的,其前进的每一步均是由于改革实践的深化提出了问题,常规方法已经无法解决后才开始进行深入性的研究的。另外,经济理论在发展方向上也是由于现实出现了危机之后才促成其研究的。
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过程中,理论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虽然是历史必然,但仍需要依靠现实中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理论虽然会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但理论并非是单纯直接的反映,其发展也并非完全依靠实践推动的,理论发展有着其自身规律,其创新并不能够脱离原有学术思想,同时也需要和外界思想进行交流,最终得到创新。[48]
因此经济改革观点的理论争论是非常正常并且必要的,也只有展开自由讨论,才能够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片面性和偏颇性,因此政治环境上的宽松也是尤为重要的。
6 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四点。
6.1 解释世界为目的的实证性理论研究和应用性对策研究的分化和分工
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分工和专业化能够明显提升我国经济学发展的效率以及准确程度,也可明显提升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水平。[49]但我国转型经济学主要是实施实证性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意识形态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同时转型经济学也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学的发展,将我国经济学学术水平进行提升。
6.2 理论经济学的国际化以及理论综合化
理论经济学的国际化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我国的经济改革学术研究已经开始在研究方法和书面格式上遵循国际通用的学术规范,并且开始使用这种方式,让我国的经济改革可以联合我国实际情况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更好地对我国经济改革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解决。
6.3 研究对象的本土化和理论的原创性
尽管经济学是一般可行的,但仍然有着地域特征。若其理论缺少我国特有的经验,实际上也会缺少一般性。对于我国的经济学家而言,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遇到研究对象以及研究问题的本土化,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出原创理论,让我国的经济改革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50]同时从我国角度上提出的一般性问题也能够为世界经济提供可参考资料,并产生世界级的经济学家。
6.4 转型经济学需要和转型期经济学共同发展
我国已经实施了25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经济的转型。在此过程中虽然已经得到了世界公认的研究成果,但这一转型仍然没有完成。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在转型期,在此期间的变化非常大,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也需要让转型经济学和转型期经济学共同性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參考文献:
[1]王磊,赖石成.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分析——以诺斯的制度理论透视当下中国经济改革[J].现代管理科学,2015(3):42-44.
[2]周燕.科斯定理与中国经济改革——从“产权—交易费用”的视角进行解释[J].学术研究,2015(2):76-85.
[3]王晓峰.中国与东欧及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比较——杰弗里·萨克斯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论述[J].生产力研究,2009(21):3,24-26.
[4]裴小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兼评有关“刘国光7.15讲话”的某些批评意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3):46-51.
[5]巫文强.人本导向: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提升——评常修泽教授的人本体制论[J].改革与战略,2010,26(3):1-8.
[6]Hsiao,Cheng,Shen,et al.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Domestic Bank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5(35):70-82.
[7]夏国军.中国经济改革的哲学在场性:走向新“政治经济学批判”——“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述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1):11-22.
[8]马宁,张鸽盛.用精品记录历史——“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丛书策划出版案例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2(3):82-84.
[9]Chyau Tuan,Linda F.Y.Ng,Bo Zhao.Chinas Post-economic Reform Growth: The Role of FDI and Productivity Progres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9,20(3):280-293.
[10]于金富.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在于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国经济改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1):92-96.
[11]任保平,吴振磊.中国资源环境领域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总结——《中国经济改革30年(资源环境卷)》评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4):173.
[12]辛本禄,蒲新微.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权力结构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3(3):74-77,84.
[13]Xue Jianlan.On Consumption Tax Policy-of Resource-base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China[C].//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2012:117-123.
[14]李济广.析吴敬琏彻底私有化的经济改革主张——评《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J].管理学刊,2014,27(2):14-19.
[15]武鹏.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研究 ——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03-108.
[16]杨蕙馨,徐凤增.开放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与企业组织——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杨蕙馨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08(12):3-6.
[17]Sylvie Demurger,Martin Fournier,李实,等.中国经济改革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地区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2):2-11.
[18]程斌.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问题与解决路径——基于邓小平南巡讲话20年来的经济情况[J].当代经济,2012(2):73-75.
[19]Chen M,Wang L,Chen W,et al.Does Economic Incentive Matter for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 Chinas Experience from the Essential Medicines Program[J].Pharmaco Economics,2014,32(3):245-255.
[20]朱春奎.新改革动员令——习近平“新南巡”的深刻内涵——重走小平路与中国改革[J].人民论坛,2012(24):44-45.
[21]Barber S L,Borowitz M,Bekedam H,et al.The Hospital of the Future in China: Chinas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and Trends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2014,29(3):367-378.
[22]佚名.增速放缓、成本上升、转移减速、教育滞后——中国劳动力市场未来趋势初探[J].中国新时代,2011(11):18-22.
[23]黄锟.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和共同富裕而探索——简新华教授学术经历和思想述评[J].管理学刊,2014,27(4):14-22.
[24]王晓峰.中国与印度的经济改革比较——杰弗里·萨克斯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论述[J].甘肃金融,2009(6):17-21.
[25]Zhichao Guo,Yuanhua Feng,Xiangyong Tan,et al.Short-and long-term Impact of Remarkable Economic Events on the Growth Causes of China-Germany Trade in Agri-food Products[J].Economic Modelling,2011,28(6):2359-2368.
[26]钞小静,任保平.当代西方经济学思潮与中国经济改革——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4年年会观点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2):175-176.
[27]成十.以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模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大创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5-31.
[28]黄志高.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初思考:对象、方向与依据——以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界的讨论为中心[J].吕梁学院学报,2016,6(1):90-93.
[29]李谷成,范丽霞.中国版的“海尔布鲁纳”之谜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历史使命[J].经济导刊,2007(4):86-88.
[30]郑琳佩.浅谈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2(4):7.
[31]任婵.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改革中作用的研究述评[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2):21-23.
[32]John Hassard,Jonathan Morris,Jackie Sheehan,et al.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conomic Reform and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10,23(5):500-516.
[33]季红.董辅礽与中国经济改革“首都经济学界董辅礽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J].经济导刊,2004(10):34-43.
[3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转轨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改革的下一步——“经济转轨制度安排比较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J].开发研究,2002(5):3-6.
[35]鲁利玲.寻求改革共识——2005年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05(11):25-27.
[36]Li Peter J,Davey Gareth.Culture,Reform Politic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 Review of Chinas Animal Protection Challenge[J].Society & Animals,2013,21(1):34-53.
[37]张绪珠.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评析——兼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指导作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Z1):6-7.
[38]杨来科.论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1):21-27.
[39]李炳炎.论卓炯学说的理论地位和历史使命——纪念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先驱卓炯先生百年诞辰[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49-61.
[40]叶海云.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互补性——兼议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借鉴意义[J].中国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0-43.
[41]朱玲.经济学博士谈中国经济改革——访留美经济学家田国强、尹尊声[J].金融经济:市场版,2007(9):16-17.
[42]于兹志.他为中国经济改革鼓与呼——记著名金融证券学家曹凤岐教授[J].国际人才交流,2001(12):10-13.
[43]陈甬军.海外学者近期论社会主义过渡与中国经济改革[J].经济资料译丛,2001(2):54-56.
[44]伍装.两种价值判断与改革目标选择——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J].经济经纬,2005(1):18-20.
[45]白永秀,吴振磊.中国30年经济改革与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5-12.
[46]赵人伟.从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绩与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4):1-4.
[47]王曙光.转型经济学的框架变迁与中国范式的全球价值——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J].财经研究,2009,35(5):17-29.
[48]吕炜.体制性约束、扩张性政策与政策效果异化——兼论此轮政策调控的后续影响及中国经济前景[J].财经问题研究,2011(10):3-9.
[49]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8,24(11):33-34,37.
[50]张建伟.财政立宪与中国未来经济改革与治理的法律抉择[J].经济法学家,2015(1):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