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织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

2017-02-24 14:02李茂平
文教资料 2016年32期
关键词:构思

李茂平

摘    要: 高中生写作记叙文时,因为生活阅历较之前更多,选材自然更加丰富,所以在作文中记叙的事件往往更多。如何处理事件之间的详略,使文章的构思精巧而新颖便显得尤为重要。阅卷老师评等赋分的考场作文在构思方面若能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做到独特、新颖、匠心独运,那么文章升格获得高分将会成为现实。

关键词: 记叙文写作    考场作文    构思

高中生写作记叙文时,因为生活阅历较之前更多,选材自然会更加丰富,所以在作文中记叙的事件往往更多。如何处理事件之间的详略,使文章的构思精巧而新颖便显得尤为重要。阅卷老师评等赋分的考场作文,在构思方面若能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做到独特、新颖、匠心独运,那么文章升格获得高分将会成为现实。

下面,结合学生的考场作文,谈谈如何使记叙文构思精巧。

考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过去以为远的,现在近了;过去近的,现在变远了。

你对“远与近”有何看法?请以“远与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学生习作一:

远与近

刚进门,我便瞧见在电话机旁不停抹眼泪的姥姥的背影。

“唉,想必又是大姥爷打来电话了吧。”我暗暗想道,妈妈见我回来了,一手接过我的书包,一手小心地关上门,掩盖姥姥不断颤抖的背影。回头瞪我一眼,小声地说:“嘘,轻点,你姥姥已经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了,一直哭到现在。”

我眼神有些恍惚,记忆不由得飘向八年前暑假,那时我在烟台,那时我第一次知道我有一个大姥爷,他在我记忆中已模糊了许多。我只记得刚进他家门时,我看见一个老人巍巍颤颤地走上前来扶住了不停在流泪的姥姥。大姥爷十分高大,走起路来,脚步生风,但他的皮肤很白,虽然长得十分雄壮,但骨子里还是一个斯文的读书人。他那天穿着一身藏青的外套,扣子扣得十分整齐,最上面与袖子口的扣子即使在夏天也一个不落地扣着,下身只有一条简單又整齐的黑色长裤,与一双棕色的家居皮鞋,看上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但对我来讲,最特别的莫过于他那双眼睛,虽然他那时已经八十多了,但眼神却透亮、清澈,不由自主地就会被他的眼神所吸引。我小时候就被他的眼神所吸引,赖在他怀里一遍又一遍听他讲许多我未曾听过的故事。大姥爷眼神很好,但他却一直架着副眼镜。

我只有一次看见过他摘下眼镜——那就是在他哭的时候。

大姥爷坐在桌子上,看看这近三十多年没见的兄弟姐妹,吃着三十多年没吃到的团圆饭,泪影婆娑想张嘴说话,几次都呜咽着发不出声音,姥姥这辈有六个兄弟姐妹,大姥爷最年长,而姥姥是最小的,足足相差二十来岁,所以大姥爷十分疼爱这个最小的妹妹,他数了数指头,想了想这个原是六个人的大家庭,去世的去世,生病的生病,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够再聚一次,想到这儿,这个八十几岁的老人,竟将头埋在桌子上,像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起来,同样湿润的还有姥姥的眼眶。

三十年,改变了容颜,改变了口音,却拉长不了心与心的距离,从扬州到烟台,这看似很远的距离在一颗颗心的守护下,变得近在咫尺。

推开门,我静静凝视姥姥的身影……

学生习作二:

远与近

依稀地,走进一间空旷的房间,周围的陈设既熟悉又陌生,几缕阳光透过阳台的落地窗,洒进每一个角落,藤椅上坐着一位老人,嘴角微扬,那是如阳光一般温暖的笑容,离我很近,我却触不到,渐渐地,渐渐地意识到,他和我之间,隔了世上最远的距离,远到要用一辈子去追……

梦碎,碎成一滴滴泪珠,沾湿梦中人的眼角。

茫然地坐起,捡拾记忆的碎片,想再看一眼那已十年未见的笑容。

耐不住思念,小心地拼凑着尘封了十年的回忆,一步一步,寻找着最初的起点。

终是近了。站在一扇生了锈的铁门前,透过冰冷的栏杆望向门内那幢古朴的居民楼。轻推,却仍发出刺耳的声响,门没锁,似是已经许久无人问了。

沿着厚实的台阶,越来越近,慢慢地走着,每一级台阶上都仿佛有我幼时的痕迹。到了,面前的门内,封存着我十年的记忆。推开门,门内的一切和梦中一般,既熟悉又陌生,离我很近,又很远,远到我回忆不起点滴。

走进那个房间,一切都在,只是少了它们的主人,那张藤椅仍静静地躺在它原来的位置上,十年未曾动过。十年似是什么都可以被淡忘,偌大的房,寂寞的床,都激不起半点回忆,可悲伤又似藏在这间房间的每个角落,走几步,就能拾起几点。

走向窗边的那张办公桌,轻轻抚去上面十年的灰尘,玻璃台面下是几张老照片,那是我吗?为什么,为什么感觉离我这么远。心被刺了一下,不住地痛。

拉开抽屉,一本日记本静静地躺在里面,信手翻开那已泛黄的纸业,一行行清秀的字迹记载着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每天都有不同的事发生,但主角永远是我。

轻轻合上,拿起时,一张照片从中滑落,愣住了,颤抖着将它拾起,照片上的人有着如阳光一般温暖的笑容,翻到背面是一行小字:你,要加油哦。

眼泪再也止不住,泪光中,一切似乎又恢复成十年前的模样,一帧帧地刻在我的回忆里,一切的一切,就连尘埃,都是那样的亲近。

恍惚间,那间屋子,几缕阳光透过阳台的落地窗,洒进每一个角落,那把旧藤椅上坐着一位老人,嘴角微扬,笑盈盈地注视着我,他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是十年生死两茫茫。那最近的又是什么?是即便今生已再无法相见,你的笑容却一直活在我的记忆里,每每回忆,心底生暖……

学生习作三:

远与近

五一期间,回到那陪伴了我将近十二个寒暑的地方,我几乎认不出她。

走到小湖边,我的心头不免万千感慨:还好,还有这小湖不曾变化。湖四周已建起学校、商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愣愣地望着这些陌生的“巨人”,我不觉哑然。

依稀记得几年前,人说这里要建大楼,老房子都要被拆掉,奶奶很开心,我也很期待。不过那时计划还未最终敲定,离大厦建成还远着呢。可爷爷却在一旁丢下一句:“遭罪!”便继续埋头看报纸。我当时完全不能理解爷爷心中的想法,满满的期待,期待高楼早日建成。

本来认为那将是很遥远的事情,没想到如今我已身临其中。钢筋混凝土所建成的大楼,离我很近很近,触手可及。可我却感受不到以前那种期待的喜悦。

七绕八绕,我终于找到了当年爸爸所住的那间房子所在的位置,当然,它已经成为一家餐馆的一隅。当时那个枝上每次都会挂满与我脸差不多大的橘子的橘子树已经没有了,那个一到季节果子就会往下掉的柿子树也已没有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大院子呢?还有还有,那些过去陪伴在我身边的,我曾触手可及的一切,现在都已经离我远去。

绕过小湖,我来到一座破败的黄墙红顶的屋子前,这房子以前是电房,爷爷从不让我和哥哥走近。如今看它,已有几片砖瓦掉地,墙上的漆也有些经不住岁月沉沉,掉落在回忆之中,时间就如同一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无端给这房子抹上几笔沧桑,看上去仿佛前尘旧梦,给我带来一种无法言表的压抑感。这是故乡在离我远去的标志吗?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现在,淹没在过去所期望的高楼大厦中,我感觉自己似乎已麻木。失落,如同沙尘暴般快速渗透包圍我,使我几乎不能喘气。世事蹊跷,着意失去,无心反得。我在意过去,他却与我背道而驰,越来越远。

又走到湖边,回望刚刚走过的路,远处的高楼大厦是那样触手可及,而老屋的屋顶淹没在其中显得那样遥不可及。

这远,这近,一言难以尽。

这三篇文章的选材都跨越了悠久的时间。习作一,由眼前“电话机旁不停抹眼泪的姥姥的背影”,回忆了八年前与大姥爷在烟台相见的情景,进而展现了三十年未能共叙的兄妹亲情。原本穿越悠邈时空的文章很难在800字的篇幅内将浓浓的思念传达,但是小作者却从“我”的角度,观察奶奶背影,使文章首尾相连,将无尽的思念融入眼前那个苍老的背影、无尽的哽咽之中,远与近的内涵自然展现。

习作二,“十年生死两茫茫”“即便今生已再无法相见,你的笑容却一直活在我的记忆里”,穿越十年,老屋内的一切显得既陌生又熟悉,随着作者步伐的移动,景物逐一呈现,事件逐一回放,可是想要追逐的人明明在内心近在咫尺,现实生活中却是远在天涯。止得住的是作者的脚步,止不住的是思念的泪水,时空交错间,浓浓的亲情借助眼前老屋的重游传达得淋漓尽致。

习作三,“远处的高楼大厦是那样触手可及,而老屋的屋顶淹没在其中显得那样的遥不可及”,回首故园变迁的前后,岁月“无端给这房子抹上几笔沧桑,看上去仿佛前尘旧梦”,明明作者已站在旧居前,可是因为一切已然面目全非,所以即便空间上的距离是触手可及的,心灵与旧居的距离却早已是遥不可及。

这些选材虽然在写亲情、故乡类的文章中时常可以见到,但是作者避免了常见的平铺直叙的方式,由眼前之景着眼,带领读者一同细细品味文字间传达的深情厚谊。立足于眼前所见,移步换景,以具体的景物勾连文章,使文章的内容更加集中,结构于看似自然之中更显精巧,情感的表达亦更显得真切自然。精巧而新颖的构思往往是赢取读者青睐的最重要途径,也是作文创新的重要标志。

“天织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巧妙的构思就像天上的云锦,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出自心中。善于谋篇,长于布局,精于筹划,巧于运思,不但是一种技巧,而且是一种艺术。

参考文献:

[1]杜敏.浅谈作文构思[J].新校园旬刊,2014(10).

[2]缪爱红.化平庸为精妙——记叙文构思二法[J].文教资料,2014(14).

[3]陈朝霞.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尺刀——论中学作文教学[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5(18).

猜你喜欢
构思
模型制作在展示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妙用“点睛神笔”,巧写“生花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