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供给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

2017-02-24 21:13丹,齐萍,刘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供给改革专业

马 丹,齐 萍,刘 欣

(湖北工业大学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068)

地方高校供给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

马 丹,齐 萍,刘 欣

(湖北工业大学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068)

跨越式发展后的我国高等教育,必然从规模扩张的需求扩大拉动转向内涵发展的供给改革。本研究立足于地方高校的实际,聚焦于提高教育供给质量,以人才培养供给改革为突破口,探索资源约束型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以期为新时期深化地方高校供给侧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地方高校;供给侧;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笔者所在高校作为一所资源相对不足的地方高校,以人才培养供给改革为突破口,探索“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改善人才培养供给结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供给质量,响应国家和社会对于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校推行“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从宏观上国家和省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来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类型、层次、规格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提出“创新型、复合型和实用型”三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需求的。二是,从中观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距离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已为时不远,我们要适应这种形式,为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这是一种现实的基础。同时,全球化和国际化需要更多创新人才,创新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创新和创造。学校唯有主动迎接这种变化,才能应对激烈的高等教育变革。

一、当前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以需求促发展的外延式扩张,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新常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即“三个不满意”和“三个三分之一”。所谓三个“不满意”,也就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不满意、家长和学生对高等教育不满意及高等教育者自身不满意。所谓“三个三分之一”,也就是大学生学非所用的占三分之一、大学所学知识无用的占三分之一和大学生中厌学的占三分之一。[2]这些现象实质上可归结为以下三个不相适应的矛盾。

1.地方高校单一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较为严重的“千校一面”现象,未能精准对接更难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等蓬勃发展,地方高校必须要主动求变,前瞻性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所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由于地方高校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这就无法培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无法满足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导致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地方高校资源约束与学生发展多样性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资源约束情况,内部资源优化整合能力较弱和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偏弱,这就往往导致学校提供的人才培养服务与学生日益多样性的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地方高校在教育经费投入、优质生源和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优质外部资源获取和竞争过程中往往不太乐观,难以获得重点学科、企业合作等优质资源。这种资源约束,迫使学校只能以一种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应对学生多样性需求。

3.毕业生能力与产业升级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毕业生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地方高校毕业生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尤其要看其创新创业和实践动手能力。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产业升级,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的产业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是毕业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使得难以满足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

二、供给侧“72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针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学校变单纯的扩张式需求拉动为转向寻求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供给侧改革推动。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供给侧生产要素结构、产业结构和供给主体结构的改革,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3]人才培养模式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充分把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和社会两方面的需求,从单纯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求要素投入转变为基于需求的有效精准人才培养服务供给。“721”是一种梯形多元、分类培养、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既是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又是对学生发展多样性需求的主动回应。

1.以“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培养理念为先导

“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别代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三型人才,即:对70%左右的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20%左右的学生,培养一专多能、能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对10%左右的学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721”的核心理念就是“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人人成才”。学校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供给侧改革,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供给模式,逐步形成丰富多元、可供选择的供给侧人才培养结构,调动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以精准服务湖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定位

学校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将服务湖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为学校的历史应然责任。通过“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精准定位于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优化人才输出结构,精准对接服务湖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主要依托优势学科和专业服务绿色工业和传统工业绿色化,尤其是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不断明晰人才培养定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输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以构建丰富多元,可供选择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

学校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组织领导,分工责任落实、完善过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构建了丰富多元、可供选择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强调专业志愿率、初次就业率等满足社会需求,开展专业预警和改造,有序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此外,学校依照“72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场地仪器设备建设以及课程累进制考核、教学方法改革等方式使得人才培养供给更加丰富多元。

4.以完善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依托

学校围绕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逐步完善了“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六元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全面实施校企协同育人,与企业深度融合,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和课程建设,积极推行一院一校企合作班。学校建立四学期制充分利用本科大学期间7个寒暑假进行短学期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等三大类9种活动,并将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以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保障

学校建立常态监控与动态评估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收集能够反映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关键常态数据,并基于常态监控开展本科教学动态评估。强化期初、期中和期末的“三期”常规教学检查,着力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和基地建设等专项检查与评估,定期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积极促进校内教学持续改进与响应社会问责相结合。同时,学校不断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形成校院两级督导、学生、领导干部、同行和教师自我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实施的教师教学质量360度评价。

6.以多元化的专业自主选择权为特色

学校实行的大类招生培养是按二级学科进行统一招生,学生进校后按大类统一管理,以学科大类的基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范围内实施基础性课程教学,是“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善创新”的大类培养模式。我校积极探索建立了以“尊重学生学习意愿,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核心的专业分流新机制,并制定了《大类招生培养学生专业分流实施办法》。学校以“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在修订、完善原有转专业工作制度、流程的基础上,立足自身条件,创造性地探索实施了大类招生及专业分流、主辅修融通等转专业机制,基本实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7.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为抓手

学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为目标,充分根据学生自身的定位、特质和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从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最终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稳步提高。学校特别重视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地方高校供给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高等教育是一种服务贸易特殊的三次产业。本科人才培养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提高或改善受教育者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促进教育需求者人力资本增值的非实物形态产品。[4]学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及其思路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有效的特殊形式的产品服务供给,可为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其着力点主要是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

1.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提供满足需求的人才培养服务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主要基于三点: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定位的宏观要求;二是人才培养对象学生的意愿即希望提供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供给;三是人才培养主体高校根据这种要求和意愿结合自身条件所能够提供的人才培养供给。本研究认为,本科人才培养供给就是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体的高等院校在一定时期内,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基于相对稳定并持续改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应该且能够提供并可以满足人才培养利益相关方需求的高等教育服务。

2.供给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把握几个关键影响因素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就是高校要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服务。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即指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教育需求主体显性或隐性需求的程度,它取决于教育需求主体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预期同实际所感知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对比。[5]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优质的人才培养服务必须要把握人才培养供给的四个关键影响因素。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先导。人才培养必须遵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紧密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由于人才培养的产出和评价具有一定滞后性,这就使得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一定要有科学的前瞻性,并获得师生员工普遍认同,才可能主动践行且可持续。

充足的教学资源是基础。人才培养必须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一是要增加资源投入增量,即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教学仪器设备、教学场所面积、实习实践基地、图书文献数量、教学网络覆盖率等教学硬件资源;二是,提高资源存量利用效率,通过实验平台共享、师资队伍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共建;三是要在教风学风、教师和学生精力投入、教学制度、校园文化、社会声誉、学科专业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工程平台建设、对外合作交流项目等软环境上形成良好的支撑。

宽广的教学平台是依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分工责任落实、完善过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为抓手,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平台拓展,为人才培养的改革工作搭建宽广的平台。同时,学校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抓住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两个重点,不断拓宽升级质量工程平台。同时,要准确把握学校的学科定位和行业背景,使之与教学平台的搭建与拓展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因校制宜、科学合理的教学平台建设模式。

完善的质量监控是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工作应把握常态监控与动态评估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响应社会问责相结合,实事求是、持续改进这一基本原则。应科学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注重问题导向,以常态监控为基础,以专项评估为补充,目的是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合理的体制机制是关键。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稳定性、科学性和灵活性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只有破除束缚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要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入手,理清大学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关系,在探讨学校外部治理改革的同时,从制定学校战略规划、起草学校管理章程、完善学校的决策机制等举措入手,积极推进学校的内部治理的改革,从而开拓学校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

有效的协同育人是途径。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要充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使得企业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校企双方按照“资源整合、文化融合、产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组织培养过程、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和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协同育人要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 教育部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 周应佳,车海云. 如何看待“三个不满意”和“三个三分之一” [N].光明日报,2014-04-08.

[3] 袁广林. 供给侧视野下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15~22.

[4] 刘俊学,吕明娥,王小兵.再论高等教育服务及其主要特征[J].江苏高教,2008,(6):23~25.

[5] 孙妍,陈士俊.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内涵、特征和管理[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114~118.

责任编辑:吴惠娟

G40-054

:A

2095-4654(2017)04-0149-04

2017-03-15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地方多科性大学“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省201328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供给改革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改革之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